EN
https://www.gov.cn/

新型城鎮化建設系列報道之八:以“金融創新”助推綠色城鄉統籌發展

2016-05-27 10:45 來源: 發展改革委網站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國家發展改革委按: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重要批示和國務院深入推進城鎮化建設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及時總結交流各地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實踐和探索經驗,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促進城鄉要素高效配置,我委近日召開城鄉要素高效配置交流座談會,11個地區和單位介紹了各自的探索和經驗。鄭新立、胡存智等專家參會並對這些地區的探索和經驗做了點評。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貫穿我國“十三五”時期的發展主線,新型城鎮化可以促進勞動力、土地、資本和創新要素高效配置,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平臺。新型城鎮化是消費需求的“倍增器”,是投資需求的“加速器”,也是促進創新創業、深化改革的綜合平臺。當前,要把推進新型城鎮化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用好新型城鎮化這個重要抓手,更好發揮新型城鎮化對補短板、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培育新動能的積極作用。

各地的探索和實踐,對帶動和引領新型城鎮化健康發展,具有借鑒意義。我們希望通過媒體推出這些案例,供大家更好地交流和研討。

新型城鎮化建設系列報道之八:

以“金融創新”助推綠色城鄉統籌發展

臨潼國家旅遊休閒度假區位於西安市東北,臨潼區西南,以華清池、兵馬俑為畔,與驪山景區為鄰,區域面積27.33平方公里,2010年4月啟動建設,由西安曲江新區主導開發,以建設“國際一流旅遊目的地”和創建“全國綠色城鄉統籌重大示範工程”為目標,是西安國際化大都市建設的重要板塊,也是開元城市發展(西安)基金以“投貸結合”方式進行的第一個區域開發投資項目。經過六年發展,臨潼國家度假區從一個相對落後的城市郊區迅速轉變為生態環境優美、基礎設施完善、産業氛圍濃厚、城鄉統籌一體化發展的城市新區,實現了文化旅遊産業帶動城鄉統籌發展,城鄉統籌促進文化旅遊産業互融、互動發展的新格局。

一、發揮“市場+政府”作用,依託開元城市發展基金,創新多種投融資方式,為區域開發建設提供資金保障

2009年10月,西安曲江新區與國家開發銀行全資子公司—國開金融有限責任公司共同發起成立了中國首個城市發展基金—開元城市發展(西安)基金(以下簡稱“開元基金”),首期募集資金30億元。重點投資于西安和關中-天水經濟區的城市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

臨潼國家度假區成為開元基金以“投貸結合”方式進行的第一個區域開發投資項目。2010年12月,曲江管委會與開元基金合作成立了西安開元臨潼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開元基金作為股東向項目累計投資10億元,從市場層面介入臨潼國家度假區的城市配套、區域規劃和産業發展。此後,項目又從國家開發銀行申請了45億元城鄉統籌專項貸款。

開元基金的設立以及55億元專項投貸資金落地臨潼,一方面為臨潼國家度假區“綠色城鄉統籌全國重大示範工程”建設提供了強大的“主導資金”,另一方面,也給予了臨潼國家度假區一個長期的信用憑證,商業銀行貸款和金融機構資金在隨後的幾年陸續進入。六年來,臨潼國家度假區通過與各類金融機構合作,通過信託、票據、貸款、股權等多種融資方式,累計獲得了超100億元的融資資金,並吸引了社會資本和專業團隊參與相關的投資和管理,提高了資源整合效用,極大促進了區域的開發建設和城鄉統籌發展。

2015年,臨潼國家度假區調整融資結構,研究政策導向,積極與省市財政、國家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基金公司、證券公司等單位對接溝通,完成國開行棚戶區(城中村)改造項目和農發行城鎮化項目共計48億元貸款審批,與興業銀行合作成立15億元城鄉統籌發展基金,獲批國家第一批專項債券基金1.2億元,獲批全國水生態文明建設中央財政資金4000萬元,為促進項目建設和推動區域長遠發展提供了堅實資金保障。

二、以城鄉統籌專項資金為主導,實施“興文、強旅、築綠、富民”,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推動區域發展

(一)依託區域資源,超前規劃、項目帶動、招商合作,實現文商旅等産業的協同發展

一是做好規劃。依託區域豐富的歷史、人文、生態等資源,臨潼國家度假區秉承“規劃先行”的理念,由澳大利亞PTW設計公司完成整體概念規劃,總體規劃由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和西安市規劃設計院共同編制完成,為度假區高起點、高標準建設繪就了宏偉的藍圖。六年來,臨潼國家度假區完成39公里一二級路網建設並通車,起步區10平方公里內同步完成了雨污水、給水、燃氣、通信、電力等綜合管網的敷設工作,配套綠化面積達73萬平方米,極大的轉變了區域的生態、發展、生活和投資環境。

二是項目帶動。同時,踐行“重大項目經營帶動”和“國際品牌引進”雙重戰略,芷陽廣場、鳳凰池生態谷、大唐華清城、鸚鵡寺公園、賈平凹文化藝術館、北大光華管理學院西安分院、悅椿溫泉酒店、西恩奧特萊斯、驪山新家園、芷陽新苑等一大批重點文化旅遊、民生工程和公共配套項目相繼建成,拉開了國際一流旅遊目的地的序幕,也為當地新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

三是主動招商。臨潼國家度假區在“西安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的大背景下,明確定位、主動出擊,以項目招商、品牌招商、産業招商為主要手段,引進了新加坡悅榕集團、日本亞童夢集團、北大光華管理學院、杭州綠城集團、華誼兄弟、上海綠地集團、首鋼集團、北大醫療集團、西安高科集團等一大批國內外知名企業團體,深度開展了産業合作,走出了一條“産城融合”的發展之路。

(二)以人為本,改善民生,做好新居民安置、培訓、就業等工作,彰顯綠色城鄉統籌示範效應

六年來,臨潼國家度假區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按照“民胞物與,將心比心,造福一方,授人以漁”的總體思路,形成了“業有所就、技有所授、醫有所保、老有所養、居為所有、富為所創”的綠色城鄉統籌完整發展體系,堅持文化和旅遊、生態和産業、城鎮和城市的協調、均衡、全面發展。

一是做好新居民安置。以“陽光徵遷,真情安置”為出發點,在安置區環境建設上充分考慮本地文化、生活等元素,內房裝修採取了高於西安市區安置房的標準,建安費和綜合配套費用達到3500元/平方米以上,累計建設驪山新家園、芷陽新苑、秀嶺新居三大新居民社區共計60多萬平方米,分批回遷新居民1933戶,分配房屋3789套,並集中為“農轉居”的新居民全額繳納醫保、農保等社會保險,社區服務中心、醫院、幼兒園、中小學、超市、文化廣場等公共服務和生活配套一應俱全,全方位滿足新居民入駐安置區的生活需求。

二是做好新居民培訓就業。臨潼國家度假區專門成立就業培訓中心,以綠色生態産業、旅遊服務業為主要載體,通過“免費就業技能培訓+免費職業技能鑒定考試+免費推薦就業”的培訓模式,開展了大規模的保潔、保安、園藝、服務員、電工等技能培訓工作,轉變新居民思路,縮短城鄉差距,促進新居民生産和生活方式的轉變。截至2015年底,分期、分專業的新居民技能培訓8000多人次,組織入區企業專項招聘40多場,解決當地就業人數2600余人,回遷的新居民人均年收入已基本達到建設初期2.6萬元的既定目標。

回顧六年的歷程,“創新”和“協調”成為發展的關鍵詞,臨潼國家度假區在體制機制、規劃設計、金融合作、品牌引進、項目建設、産業發展和城鄉統籌等方面的創新協調發展,實現了區域的綠色生態、文化旅遊與城鄉統籌融合發展,也實現了安民富民和區域經濟社會的跨越式發展,成為陜西省、西安市新型城鎮化的先行示範區,先後得到國家多個部委及省市有關部門的高度認可,也得到國內及省市主流媒體的廣泛關注和長期報道。(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國家旅遊休閒度假區)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張倩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