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深化改革帶來怎樣的教育圖景

2017-09-27 09:17 來源: 光明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2020年教育基礎性制度體系將建立
深化改革帶來怎樣的教育圖景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到2020年,教育基礎性制度體系基本建立,形成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有利於科學發展的教育體制機制,人民群眾關心的教育熱點難點問題進一步緩解,政府依法宏觀管理、學校依法自主辦學、社會有序參與、各方合力推進的格局更加完善,為發展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作為新時期黨中央、國務院推進教育綜合改革的又一綱領性文件。《意見》有何亮點?它為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指明了什麼方向?又將為教育現代化提供何種支撐?

著眼長效機制構建

“立柱架梁”進入“內部裝修”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從教育體制入手進行了一系列改革。《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關於農村基礎教育管理體制改革若干問題的意見》《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先後出臺。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一批標誌性、引領性的改革舉措取得明顯成效,教育公共服務水平和教育治理能力不斷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體系進一步完善,我國教育總體發展水平進入世界中上行列。

“與此前多次改革相比,《意見》在堅持改革主體框架的基礎上,針對當前教育現實問題,從體制機制層面提出了施工路線圖和時間表,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和解決辦法,在改革的力度、廣度、深度上又有了新的突破”,湖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方向榮表示。

在充分借鑒和吸收已有改革試點經驗的基礎上,《意見》提出,堅持紮根中國與融通中外相結合,堅持目標導向與問題導向相結合,堅持放管服相結合,堅持頂層設計與基層探索相結合,從系統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等方面改革,具有全面性和系統性的特點。“著眼長效機制的構建,集中推進、全面深入”,方向榮認為,這標誌著我國教育綜合改革進入由“立柱架梁”進入“內部裝修”的新階段。

構建大中小幼一體化德育體系

培養適應時代要求的關鍵能力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近年來,我國大中小學德育工作強化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的根基,德育途徑、方法也更加多樣化,德育機制在創新、德育保障在增強、德育管理在改進。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田慧生表示,目前德育工作仍相對薄弱,還存在不同年齡段德育銜接不暢、實效性不大等問題。

《意見》指出,要健全立德樹人系統化落實機制。強調要構建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的大中小幼一體化德育體系。針對不同年齡段學生,科學定位德育目標,合理設計德育內容、途徑、方法,使德育層層深入、有機銜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於心、外化于行。在方向榮看來,這些改革舉措,抓住了教育的根本性、長遠性、全局性問題,科學回答了“立什麼德”“樹什麼人”等根本問題。

“關鍵能力是學生發展的核心素養,是決定一個人能否成才成功的重要因素”,田慧生表示,目前,過於注重分數、單純追求升學率的應試教育模式沒有根本改變,忽視學生關鍵能力培養,已經不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要求,更不符合人力資源強國建設的需要。

《意見》提出,要注重培養支撐終身發展、適應時代要求的關鍵能力。在培養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過程中,強化學生關鍵能力培養,即培養認知能力,培養合作能力,培養創新能力,培養職業能力。引導學生適應社會需求,積極動手實踐和解決實際問題。

改進教學方式、學習方式,改革評價方式

建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新型教學關係

10多年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在許多發達地區已傳播開來,成效顯著。注重以學生為本,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課程改革最顯著的特徵。

“但是從整體上看,重知識、輕能力,重傳授、輕思考,重理論、輕實踐的傳統教育教學方式在學校教育中仍佔主流”,田慧生坦言。為從根本上解決上述問題,《意見》強調要建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新型教學關係。改進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變革教學組織形式,創新教學手段,改革學生評價方式。同時提出要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課外負擔。

針對基礎教育過於強調應試導向,學生實踐能力整體偏弱;職業教育長期缺乏有效的校企合作、産教融合,培養的學生社會適應力不強、認同度不高;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方式相對單一,創新創業能力整體不強等問題,《意見》要求,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嚴格按照課程標準開展教學,合理設計學生作業內容與時間,提高作業的有效性;堅持學中做、做中學,推動形成具有職業教育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要求高校把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建立健全學科專業動態調整機制,完善課程體系,完善學分制,實施靈活的學習制度,鼓勵教師創新教學方法。

“《意見》的問題意識強烈,對當前教育領域的重點問題和難題逐一進行了回應”,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副會長馬樹超表示,《意見》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突出工作重點,體現了鮮明的問題導向,還提出了一些針對性較強的解決方案。

《意見》明確提出,鼓勵多種形式辦園,有效推進解決入園難、入園貴問題;實施消除大班額計劃;切實改變農村和貧困地區教育薄弱面貌;完善入學制度,統籌設計小學入學、小升初、高中招生辦法;研究制定高等學校分類設置標準,制定分類管理辦法,促進高等學校科學定位、差異化發展,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

避免關門辦學、單打獨鬥

構建內外聯動、協同推進、合力育人體制機制

健全加強師德建設長效機制,切實提高教師待遇,完善中小學教師績效工資制度,落實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健全教育投入機制,完善財政投入機制,保證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國內生産總值比例一般不低於4%,確保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和按在校學生人數平均的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減;建立健全教育評價制度,建立貫通大中小幼的教育質量監測評估制度,健全第三方評價機制。

有關創新教師管理制度、健全教育宏觀管理體制等一系列關係到師生切身感受的政策內容也一一寫進了《意見》之中。

“教育事業涉及人、財、物等各要素,涉及家庭、學校、社會各場域,貫穿公民從幼兒到老年、從職前到職後等方方面面,綜合性、關聯性非常強。”江西省教育廳政策法規處處長巫志剛表示,《意見》注重構建內外聯動、協同推進、合力育人的體制機制,避免了關門辦學、單打獨鬥等現象出現。(記者 陳鵬)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劉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