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打造“數字時代”中國經濟新氣象

2018-04-24 16:31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4月24日電 題:打造“數字時代”中國經濟新氣象

新華社記者張辛欣

此間舉行的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發佈報告顯示,2017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27.2萬億元,同比增長20.3%,佔GDP的比重達到32.9%。

不斷涌動的創新、深度的融合和龐大的體量讓我國加速邁入“數字時代”。如何用好“數字”機遇再塑競爭優勢,如何培育更持久的動能?工信部有關負責人和業內人士對此進行解讀。

瞄準前沿創新 釋放巨大潛力

科技的每“一小步”都將帶來市場拓展和産業發展的“一大步”。在信息快速流通轉化的“數字時代”,前沿創新的重要性、緊迫性遠大於過去任何階段,技術迭代速度也越來越快。

以人工智慧為例,在走進大眾視野的近五年,從技術、性能到應用發展速度遠超過去幾十年總和。機場、酒店迎賓系統可自動識別嘉賓身份,閘機前“刷臉”就能進入會場……在峰會現場,基於人工智慧的“黑科技”引起關注。該項技術和服務的提供商,依圖科技創始人朱瓏説,僅過去兩年,人臉識別性能提升就超過千倍,不少學術專家多年研究成果也在快速變化中被顛覆。“不斷根據需求調試研發新技術,是科技企業要攻克的難題之一。”他説。

工信部副部長陳肇雄説,全球數據爆發增長、海量集聚的當下,完備的數據基礎、巨大的數據資源和應用市場讓我國具備創新優勢。

當前,全部採用安全可靠CPU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連續4次位列全球超算500強首位,量子點電視等創新加速涌現,我國在基於數字技術的人工智慧、高性能計算等領域國際領先。

數字是機遇,同樣是挑戰。工業基礎存在短板、創新體系不健全等問題仍使前沿技術攻克面臨難點。“這是一場關於綜合實力和發展潛力的角逐。迫切需要打通基礎研究和技術創新銜接的綠色通道,用前沿創新帶動技術群體突破,釋放‘數字’潛力。”陳肇雄説。

聚焦存量變革 撬動藍海市場

如果説前沿技術是瞄準未來機遇,那麼應用滲透融合則旨在聚焦存量變革,撬動藍海市場。當前,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數字經濟正打破傳統的生産關係和供需公式,衍生出更加共享、普惠、開放的生態,于傳統産業和社會生活中締造新空間。

整合消費數據進行分析研發,在“雙11”等商業節點為企業提供“爆款”設計,甚至參與下一季流行樣式開發……在服裝業,大數據服務公司逐漸興起,開闢新商機。

以服裝品牌韓都衣舍為例,不僅用數據“柔化”供應鏈,更通過孵化、合作以及生態運營等方式,為諸多品牌提供設計、倉儲、物流等數據服務。“數字解決了製造精度和效率問題,助推産業邁向智慧和高端。”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陳大鵬説,大企業成為平臺,中小企業平臺化的産業生態正在顯現。

産業之外,數字同樣深刻改變著生活方式,締造出巨大的市場和社會價值。一餐外賣,不僅讓吃飯體驗更加便捷美好,其背後的數字科技也帶動了智慧配送、智慧餐廳等多種産業生態。美團點評CEO王興在峰會上説,美團在實踐中深切感受到將生活服務與實體經濟融合帶來的發展機會。這不僅是美團的機會,也是互聯網的新機遇。

“信息技術正從助力經濟發展的輔助工具向引領經濟發展的核心引擎轉變。對數據的‘盤活’和‘賦能’,必將為産業生活帶來‘點石成金’的效應。”中科院院士梅宏説。

用“數字工匠”精神築牢競爭優勢

做好數字化創新、用好數據服務、締造數據生態,需要秉承專注、嚴謹、開放的態度。專家、業內人士呼籲培育“數字工匠”精神,築牢競爭優勢。

首先,數字化創新要“沉下來”。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馬化騰説,在互聯網與各垂直領域深度融合的當下,尤須沉下心做創新,打磨每個細節的改進,讓數字“賦能”各行各業,而不是熱衷概念炒作。

其次,數據服務要貼心、放心。一方面,要利用新技術對傳統産業進行全方位、全鏈條的改造,另一方面,要構建完整的數據治理體系,完善法律法規,讓數據服務更安全、更深化。

最終,還需締造共享開放的數據生態。數據互聯互通是價值的根基所在,加快數據開放共享,提高應用效率和使用價值,構建融通發展生態是題中應有之義。

工信部總工程師張峰説,我國將推進公共數據開放和基礎數據資源跨部門、跨區域共享,優先推動信用、交通、醫療等領域數據開放。此外,工信部也在統籌大數據産業集聚區和國家新型工業化大數據産業示範基地建設,形成多層次梯隊化的創新主體和合理産業佈局,構建開放共享的産業生態。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姜晨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