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中國製造業全面開放惠全球

2018-05-01 08:09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更開放 更強大 程碩 作(新華社發)


圖為智慧機器人在進行舞蹈表演。新華社記者 李 博 攝


近日,第十七屆青島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在青島國際會展中心正式拉開帷幕,百餘汽車品牌攜千餘款車型集中亮相。新華社記者 李紫恒 攝


圖為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為國外公司生産的石油鑽井平臺在碼頭上組裝測試。李明放攝(新華社發)

“製造業是我國開放最早的領域,也是市場競爭最充分的領域。目前我國製造業已基本開放,下一步擴大開放的方向很明確,就是要實現全面開放。”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日前就制定新的外商投資負面清單及製造業開放問題答記者問時如是説。對此,相關人士指出,中國全面開放製造業,表明了我們反對貿易投資保護主義、支持經濟全球化廣泛深入發展的鮮明態度。製造業全面開放不僅有利於企業提升國際競爭力、夯實中國製造業的基礎,同時也將為外商提供更多更好的投資機會,給世界各國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促進全球經濟包容性增長。

為外企提供良好回報

“40年來,中國發生了巨大變化,成為世界製造業生産和出口大國、製造業領域利用外資大國和境外投資大國,逐步融入國際産業分工體系,對全球經濟增長作出了重要貢獻。2017年,中國貨物進出口總額達到4.1萬億美元,是1978年的783倍;製造業領域實際利用外資達335億美元,對外直接投資累計1201億美元,中外互惠合作的範圍、層次和方式不斷拓展,中國製造業全面開放的格局已經形成並不斷深化。”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近日表示。

作為外商投資的重點領域,近年來製造業的外商投資準入限制不斷縮減,如新修訂的《外商投資産業指導目錄(2017年)》大幅壓減了對外商投資的準入限制,在製造業31個大類、179個中類和609個小類中,完全對外資開放的已有22個大類、167個中類和585個小類,分別佔71%、93.3%和96.1%。

持續的擴大開放為外資進入中國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根據工信部數據,2017年中國製造業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4986家,同比增長24.3%。與此同時,中國企業海外投資近年來也呈現強勁增長態勢,製造業佔海外投資比重三分之一以上,覆蓋紡織、食品、機械、汽車、電子等眾多領域,為合作雙方帶來豐厚回報。

規模擴大的同時,質量也在提升。近年來,外商投資的重點從加工製造逐步拓展到計算機、集成電路、智慧製造等高新技術領域,在中國設立區域總部、研發中心的跨國公司近2000家。2017年,高技術製造業實際使用外資665.9億元,同比增長11.3%;其中,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計算機及辦公設備製造業、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錶製造業同比分別增長7.9%、71.1%和28%。在進入“全球産業20強”的中國工程機械製造商中,徐工、中聯重科、三一、柳工等企業幾乎都在歐洲建立了研發機構。

苗圩指出,開放的中國製造業受益於國外資本、技術和人才的投入,也持續為外資企業提供了良好回報。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最近發佈的《2017年中國商業環境調查》稱,95%的受訪公司在中國持續保持盈利,且三分之一的公司表示其在華業務比在其他市場的業務盈利高。

與此同時,中國製造企業海外投資也給當地帶去資金、技術和産品,解決了當地的就業、發展和稅收。截至2017年底,僅中國企業在境外經貿合作區累計投資就達到307億美元,上繳東道國稅費24.2億美元,為當地創造就業崗位25.8萬個。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報告顯示,中國企業在美國俄亥俄州直接雇傭了超過14萬名美國人,不僅為當地貢獻了寶貴的稅收和就業機會,也有助於維護和提升當地公共設施建設。對此,《華爾街日報》認為,中國投資正在重振美國“鐵銹地帶”。

多行業取消股比限制

“我們將在製造業已基本開放的基礎上,進一步落實汽車、船舶、飛機等行業開放要求,放寬外資股比限制特別是汽車行業外資股比限制,並加強同國際經貿規則對接,為外商提供更多更好的投資機會。”苗圩説。

國家發改委介紹,今年上半年將出臺的新的外商投資負面清單將把製造業開放作為一項重點。比如,汽車行業將分類型實行過渡期開放,2018年取消專用車、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車外資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同時取消合資企業不超過兩家的限制。通過5年過渡期,汽車行業將全部取消限制。

對於中國逐步取消汽車行業的外資股比限制,德國杜伊斯堡-埃森大學教授杜登霍夫直言,“我認為這一步十分正確,且很必要。”他表示,此舉將促進中國本土車企加大對技術研發的投入,從而提高競爭力。而對外國企業而言,這項政策將會打消他們對技術流失的顧慮,吸引更多的外企在中國投資設廠。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近日報道,限制措施的放鬆反映了中國對年輕而快速增長的汽車製造業的自信,以及在國家推動發展電動汽車的情況下,讓汽車行業更加靈活的願望。德國《世界報》網站報道稱,此舉為德國以及美國、日本和韓國的汽車廠商帶來新機遇。

各大汽車廠商對此也普遍持歡迎態度。德國寶馬汽車表示,“我們認為更自由、更富彈性的商業環境,將有利於中國企業、在華外企以及中國經濟。寶馬汽車將繼續與本地合作夥伴追求共同利益與雙贏的解決方法。”美國福特汽車表示,公司對取消限制措施感到備受鼓舞,期待獲得更多細節。日本日産汽車稱,將關注相關發展並做出相應規劃。

除了汽車行業,發改委介紹,船舶行業2018年將取消外資股比限制,包括設計、製造、修理各環節。飛機製造行業2018年將取消外資股比限制,包括幹線飛機、支線飛機、通用飛機、直升機、無人機、浮空器等各類型。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中國在製造業方面已基本實現了全方位的對外開放,少數還保留限制的行業,如汽車、船舶及飛機等行業,也處在漸進開放的過程中。這些行業,特別是汽車、船舶行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在産業規模上已經位居世界前列,在品牌、技術等方面雖與一些跨國企業還存在差距,但也已經具備與其競爭的能力。在新一輪改革開放的進程中,為了能夠進一步激發中國企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強化企業的市場競爭意識,推動相關行業實現更好的發展,中國有必要也有條件推動製造業全面開放。”商務部研究院區域經濟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張建平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説。

互利共贏是根本原則

進一步擴大開放領域的同時,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嚴鵬程日前指出,我們將採取更大力度的措施改善外商投資環境:一是加快營造公平競爭環境,二是著力提高投資便利化水平,三是不斷加強法治化環境建設。

具體來看,在資質許可、政府採購、標準制定、“中國製造2025”政策、科技計劃項目、企業上市、註冊登記等方面,給予內外資企業同等待遇。全面落實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負面清單之外簡化管理程序。對接國際標準,在開辦企業、辦理施工許可、跨境貿易等方面大幅縮減時間。加大知識産權執法力度,保護外商投資各類合法權益。加快制定外資基礎性法律,以法律形式確定投資保護、投資促進、公平競爭、投資管理等基本制度。

張建平認為,在全面開放、營商環境不斷優化的背景下,市場競爭將會更加激烈。在此過程中,企業若想站穩腳跟並擴大市場份額,就必須加強創新、培育自己的品牌,這將有助於企業提升國際競爭力,進一步夯實中國製造業的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伴隨著中國製造業的崛起,一些人擔心,中國製造業發展中存在的産能過剩等結構性問題外溢,將會對其他國家産業發展帶來較大衝擊;也有一些人擔心,中國政府推出“中國製造2025”,僅僅有利於本土企業發展,將會對其他國家企業設置不公平競爭障礙。對此,苗圩直言,這些疑慮是沒必要的。“無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互利共贏、開放合作都是中國製造業發展過程中堅持的根本原則。”苗圩説。

以“中國製造2025”為例,近期美國政府在301調查報告中指責“中國製造2025”,認為中方在其中設定了市場份額和政府支持措施,構成不公平競爭。對此,商務部就明確指出,這沒有事實依據,是對“中國製造2025”的曲解。中國秉承開放發展、合作共贏的理念,提出“中國製造2025”,這是公開透明的,目的是為推動中國製造業升級提供戰略指引和信息指導。“中國製造2025”也是開放、非歧視的,相關政策措施適用於中國境內所有企業,中資企業、外資企業都可以參加,當然也包括美資企業。事實上,已有多家包括美國公司在內的國外企業和機構參與了C919飛機等“中國製造2025”項目的實施。

“隨著中國製造業全面開放、由大到強,中國將為世界各國帶來更多實實在在的好處:中國製造業將能更好地滿足全球市場對高品質、高附加值産品的需求,為全球消費者提供滿意度、美譽度更高的産品。同時,中國製造業企業‘走出去’將進一步幫助各國擴大就業、貢獻稅收、改善生態環境,推動東道國經濟社會發展,實現互利共贏,促進全球經濟包容性增長。”張建平説。(記者 邱海峰)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姜晨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