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凝聚生態文明建設公約數——守護我們的藍天綠水

2018-07-05 07:09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發佈,對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做出了系統部署。生態文明,一頭連著國家的整體發展,一頭連著百姓的美好生活,怎樣才能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武裝頭腦,形成生態文明的廣泛共識?如何才能握指成拳、形成合力,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我們今起推出系列評論,與讀者一起探討如何守護我們的藍天綠水。

——編 者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立足現實,深刻回答了為什麼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什麼樣的生態文明、怎樣建設生態文明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

近日,中央環保督察的“回頭看”引人矚目。督察組用不到兩年時間,對全國31個省區市實現了全覆蓋。整改報告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話語:“對環保主體責任認識不到位”“生態環保意識淡薄”。這説明,思想認識仍是一個普遍問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首先要在思想層面真正解開扣子。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解開思想的扣子,才能邁開改革的步子。如果缺少深刻認識,在實際工作中就會不自覺地把環境保護往後排,即便制度設計再嚴密,也難以激發生態文明建設的內生動力。正因此,《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把“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放在首要位置,就是要解決思想認識問題,切實增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責任感、使命感。

放眼當今中國,既有經濟發展的亮眼成績,也有“會呼吸的痛”帶來的焦慮、“母親河的呼喊”引發的擔憂。如何認識生態文明?怎樣處理環保與發展之間的關係?這是各級領導幹部的現實困惑,更是身處這個發展階段的時代之問。過去五年多來,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推動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習近平總書記以深邃的歷史視野、寬廣的世界眼光,深刻回答了為什麼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什麼樣的生態文明、怎樣建設生態文明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系統形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有著豐富的內涵。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要高度重視和正確處理生態文明建設問題。今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明確提出堅持好六項重要原則。無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還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無論是“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還是“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無論是“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還是“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都具有重大的理論和實踐創新意義,為新時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指明了方向。

現實中,少數人還存在把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割裂開來的片面認識,視之為非此即彼的單項選擇,則難免會畸輕畸重、顧此失彼。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生態興則文明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等重要論斷,緊緊抓住了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內在關聯,讓二者相互促進、相得益彰,走出一條兼顧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新路。“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産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産力”,不是不要發展,而是要環境友好型的高質量發展。在此基礎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則從人與自然關係的高度,回應了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説服人;理論一旦掌握群眾,就會變成物質力量。現實中,一些偷排偷放問題屢禁不止,一些地方在整改上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如何確保環境保護令行禁止?這就需要“堅持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讓制度成為剛性約束和不可觸碰的高壓線。生態環境是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公共産品,如何最大限度地凝聚起環保合力?這就需要“堅持建設美麗中國全民行動”,把建設美麗中國化為全民自覺行動。從認識論、方法論到價值論,從方向、目標到動力,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提供了思想遵循和行動指南。

“理論在一個國家實現的程度,總是決定於理論滿足這個國家的需要的程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順應了時代潮流,也回應了每一個人的美好生活需要。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不斷提升對生態文明建設的規律性認識,就能凝聚起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為美麗中國建設注入不竭精神動力,讓中華大地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李拯)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