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在“六穩”中做好“五個擴大”

2018-10-09 07:42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在“六穩”中做好“五個擴大”
——訪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

“要按照中央提出的‘六穩’要求,在擴大企業生産經營‘舒適度’、擴大就業再就業、擴大國內需求、擴大改革開放、擴大國際多元化市場空間上出真招實招,積極應對經濟運行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日前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專訪時説。

寧吉喆表示,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高度融合,在外部不確定性因素增加、貿易保護主義加劇的情況下,中國經濟肯定不能獨善其身,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不會改變。

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經濟同比增長6.8%,持續穩定在6.7%至6.9%區間;前8個月,城鎮新增就業人數近1000萬,已接近全年新增城鎮就業1100萬人的目標,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穩定在5%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分別增長2%和4%,保持在溫和上漲區間;經常項目保持順差,外匯儲備穩定在3萬億美元以上,國際收支處於基本平衡狀態。

“從經濟增長看,隨著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步伐加快,內需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將進一步加大。特別是通過挖掘居民消費潛力、發揮有效投資的關鍵性作用,是可以將外部不確定性帶來的影響降低至可控範圍之內的。”寧吉喆説。

得益於“雙創”系列政策支撐和放管服、商事制度改革等推進,我國就業整體狀況處於近年來的較好時期。不過,寧吉喆同時表示,出口關稅的增加,會導致有些企業訂單數量減少,繼而影響其用工,這意味著一些就業群體將面臨再就業的選擇。

價格方面,國際大宗商品的價格波動歷來會影響宏觀經濟的運行,由外部需求變化導致的供求關係波動,也會部分傳導到相關商品及服務的價格上。對此,寧吉喆表示,近年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化,有效推進了供求關係的基本平衡,“中國有世界上最齊全的産業體系,同時,服務業的供給能力也在不斷提升,因經貿摩擦帶來的個別商品的價格波動,很難引發全局性的物價上漲”。

國際收支方面,寧吉喆表示,從總體看,當前我國經常項目下的國際收支仍略有盈餘,資本項目下吸引投資也高於對外直接投資,我國在客觀上有條件、主觀上有能力促進國際收支的基本平衡。

對於如何進一步促進我國經濟平穩增長,寧吉喆表示,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高質量發展要求,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強調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六穩”中,切實做好“五個擴大”。

擴大企業生産經營“舒適度”。經貿摩擦給一些企業帶來了困難,要出臺綜合性措施,有效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更大程度地減稅降費,切實幫助企業降成本減負擔。

擴大就業再就業。陸續出臺針對經貿摩擦、鼓勵就業的綜合性政策,多方合力降低企業的用工成本、強化失業風險應對,進一步加強對相關人群及企業的保障。總體看,當前我國應對就業衝擊有空間、轉崗再就業有機會、資金支持充足有能力。

擴大國內需求。面對外來的影響,更要辦好我們自己的事情,從體制機制上出臺鼓勵居民消費的政策措施,進一步鼓勵有效投資,促進區域及城鄉協調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通過一系列政策組合拳,不斷挖掘內需潛力。

擴大改革開放。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加快推進財稅、金融、國企改革,做好投資、價格等領域及石油石化等重點行業改革。堅定不移擴大開放、吸引外資,不僅要引進資金,還要引進先進技術、管理經驗、營商渠道、人才等。進一步完善出口退稅、信貸等措施。

擴大國際多元化市場空間。結合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加強與歐盟、日本、俄羅斯、東盟、非洲、拉美等國家和地區的互利合作。

針對當前投資、消費等經濟指標有所波動,寧吉喆表示,這些波動總體仍在合理區間內,但在穩中有變的形勢下,應更加重視這些波動,防止波動現象轉化為下行態勢。

“需要指出的是,當前中國經濟穩中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生産要素的綜合比較優勢仍將長期存在,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來積累的綜合國力及應對風險的經驗,使中國經濟有條件有能力有信心應對前進中的困難和挑戰,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是可以實現的。”寧吉喆説。(記者 顧陽)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雷麗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