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高職擴招100萬人,也是改變就業供給端結構

2019-03-09 03:14 來源: 新京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一邊是很多人就業難,一邊是高技能人才短缺——結構性失業問題需要來場“供給側”改革。

今年全國“兩會”上,職業教育與技能人才培養,成了備受關注的議題。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提到,要改革完善高職院校考試招生辦法,鼓勵更多應屆高中畢業生和退役軍人、下崗職工、農民工等報考,今年大規模擴招100萬人。在3月7日的記者會上,財政部部長劉昆也表示,今年擬安排就業補助資金539億元,同比增長14.9%;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計劃專項資金237億元,同比增長26.6%。

高職擴招不稀奇,但擴招100萬人,顯然超出了很多人意料——其擴張規模之大,實屬罕見。有數據為證:近幾年來,我國普通專科招生人數確實是與“年”俱增,2016年是343.21萬,2017年是350.74萬,2018年為368.83萬,但只能説是“漸增”。2019年直接擴招100萬人,堪稱“猛增”。

正因如此,業界解讀時直接用上了“前所未有”字眼,還有專家稱,這預示著職業教育的一場“大變革”,高職院校行將迎來暖春。

乍看起來,很多高職院校已連續多年陷入“生源危機”,這會反向掣肘擴招100萬人目標的實現。但擴招100萬人,顯然是將“招生”跟“穩就業”目標打通考量。正如教育學者姜大源所説,高職生源要從穩就業出發,從實體經濟發展急需的技能人才出發,而非簡單從應屆生源考慮。在他看來,農民工2.87億、退役軍人0.57億、殘疾人0.85億,這些人都需要掌握一技之長,穩定就業。

從政策口徑看,高職院校擴招的“箭頭”,對準的也不只是高中畢業生。“鼓勵更多退役軍人、下崗職工、農民工等報考高職”,指向性很明顯:高職生源要穩固“基本盤”,還要挖掘增量;高職院校定位也會改變,在為應屆學生提供學歷教育外,還將為更廣泛的社會群體提供就業導向的教育服務。而職教質量提升專項資金同比增長26.6%,則為大幅擴招提供了資金支持。

無論是高職擴招100萬人,還是職教質量提升專項資金增加,都是應時順勢的政策舉動。本質上,這是政策層面針對“結構性失業”的靶向發力。

一邊是很多人就業難,一邊是高技能人才短缺——時下,“結構性失業”的問題正日益突出。人社部2018年的數據就顯示,我國技能勞動者超過1.65億人,佔就業人員總量的21.3%,但其中高技能人才只有4791萬人,僅佔就業人員總量的6.2%。

全國政協委員楊成長日前的説法,則對當下的結構性失業作了“補充説明”:我國當前正面臨特有的“白領過剩”問題,“從當前經濟發展階段來看,實際上我們更需要技工、熟練工人和工程師,但這部分人群佔比卻比較少”。

這就需要以“供給端”的優化彌補人才供需的結構性失衡。在這裡面,擴大高技能人才的供給規模不可或缺。而以産教融合為特點、職業技能獲取為直接目的、具有“技能+學歷+就業”套讀模式的職教,也理應用職業教育為更多人“加持”,包括為低技能勞動力“充電”,以對接市場對高技能人才的現實需求。

所以説,高職擴招100萬人,不單是著眼于高考生源各錄取層次的平衡,更是穩就業“棋盤”裏的重要落子。只有將含高職在內的職業教育充分激活,由其輸出更多高技能人才,這既能在未來解決“結構性失業”,同時也是結構性增加就業供給,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足夠的人力資源支撐。(仲鳴)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吳嘯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