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城鎮化,激發經濟發展潛力

2019-05-13 07:42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從第一座冬暖式蔬菜大棚落戶,到成為“買全國、賣全國”的蔬菜集散地,再到三産融合發展、城鄉一體百姓富足……山東省壽光市書寫出農業産業化和縣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密碼”,“長出”了全國有名的“壽光模式”。圖為壽光市現代農業高新技術集成示範區工作人員帶領觀眾參觀新型農業智慧大棚。新華社記者 李紫恒 攝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和新型城鎮化戰略協調推進,中國城鄉融合發展不斷提速。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發佈《關於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的意見》,指出到2035年,中國城鎮化將進入成熟期。專家指出,中國最大的發展潛力和後勁在鄉村,推動城鄉融合發展能夠帶動經濟社會持續發展,激發中國經濟增長潛力。

農村消費成擴大內需亮點

今年一季度,農村消費快速增長。根據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今年一季度,農民人均消費支出達到3525元,同比增長6.8%,增速快於城鎮居民2.7個百分點;鄉村消費品零售額達到14388億元,同比增長9.2%,增速超過城鎮1個百分點,農村市場已經成為擴大內需的新亮點。

鄉村消費成為拉動中國經濟增長不可小覷的力量。前段時間,國家發改委公佈的今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指出,年內推動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目標取得決定性進展,實現常住人口和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均提高1個百分點以上。目前,我國進城務工人員超過2.8億人,隨著城鎮化的持續推進,他們的消費潛力不斷釋放的同時,也給未來中國經濟發展提供了空間。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張曉山指出,中國有近14億人的大市場,大市場裏面有很大一塊現在正在激活、還遠遠沒有達到發揮它潛力的市場,就是農村這塊市場。“未來我們大約會有一億或兩億人,要從鄉村這個空間轉移到城鎮這個空間,會為我們國家的投資消費帶來巨大的增長支撐。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鄉村振興和區域協調發展的有力支撐。”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葉興慶説。

新産業、新業態打造新農村

在城鄉産業協同發展的過程中,農村也面臨著種種實際困難。國家發改委規劃司副司長周南指出,當前中國鄉村産業相對薄弱、城鄉之間的産業發展差距較大。“未來的鄉村經濟應該是以現代農業為基礎,以一二三産融合發展以及鄉村文化旅遊等為補充的多元化經濟。”周南説。

促進農村産業發展,關鍵要打造新産業、新業態。意見指出,要構建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體系,依託“互聯網+”和“雙創”推動農業生産經營模式轉變,健全鄉村旅遊、休閒農業、民宿經濟、農耕文化體驗、健康養老等新業態培育機制,完善農村電子商務支持政策,實現城鄉生産與消費多層次對接。

實現城鄉的産業融合發展還要注意因地制宜。周南指出,不是所有的鄉村每一寸土地上都適合做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根據不同情況,意見提出了五種新農村建設藍圖:一是把特色小鎮作為城鄉要素融合的重要載體,打造集聚特色産業的創新創業生態圈;二是把農業園區作為重要的平臺,優化提升各類農業園區;三是完善小城鎮連接城鄉的功能,讓它承接一定的産業和公共服務;四是探索美麗鄉村的特色化差異化發展方式,盤活用好鄉村的資源資産;五是創建一批城鄉融合典型項目。

城鄉融合關鍵要靠城帶鄉

城鄉融合發展是破解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關鍵抓手,是國家現代化的重要標誌,也是拓展發展空間的一個強勁動力。國家發改委發展戰略和規劃司司長陳亞軍表示,我國最大的發展潛力和後勁在鄉村,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和鄉村振興、促進鄉村資源要素與全國大市場相對接,能夠釋放出可觀的改革紅利,也能夠帶動經濟社會持續發展。

當前,中國處在城鎮化較快發展階段的中後期,農民進城還是大趨勢,但也到了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階段。陳亞軍指出,要順應城鎮化大趨勢,樹立城鄉一盤棋理念,突出以工促農、以城帶鄉,構建促進城鄉規劃佈局、要素配置、産業發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生態保護等相互融合和協同發展的體制機制。

工商資本入鄉發展是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鄉村的一個重要舉措,也是城鄉融合發展的一個重要內容。“工商資本下鄉帶去的不僅僅是錢,更重要的是帶去了先進理念、先進技術、先進管理模式以及人才。”周南表示,鼓勵和引導工商資本入鄉發展一方面要優化鄉村基層營商環境,強化政策支持、穩定政策預期,引導好、服務好、保護好工商資本下鄉的積極性,另一方面還要設立必要的防火墻,不能富了老闆、丟了老鄉,守住耕地紅線和生態紅線,守住農民權益不受損的底線。(記者 孔德晨)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劉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