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公民同招”“民辦搖號”能否緩解校外培訓熱?

2019-07-21 09:05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上海7月21日電 題:“公民同招”“民辦搖號”能否緩解校外培訓熱?

新華社記者 吳振東、俞菀、潘旭

“民辦義務教育學校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實行電腦隨機錄取”……近日中央出臺的相關規定釋放了重要信號。幼升小、小升初的培訓班還要不要上?“搖號”會不會帶來新的不公平?記者在上海、杭州等地進行了走訪調查。

家長考慮退班,培訓機構淡定

近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印發,明確提出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實行電腦隨機錄取。

多位受訪者認為,意見出臺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釋放了強烈信號:民辦學校“牛娃”扎堆的現象將得到緩解,為了擇校進民辦而讓孩子瘋狂培訓的“雞血”家長也會適當減少。

“我身邊的很多家長,聽説民辦要搖號了,本來打算暑假讓孩子去學奧數的,都推掉了。”杭州西湖區的學生家長陸女士説。“民辦搖號了,全家都跟著輕鬆,孩子確實太累了。”上海家長費先生説,已經給兒子退掉了報的幼升小培訓課程,僅保留了游泳和繪畫課,“以後即使再報班,心態也會不一樣。”

然而,意見實施細則畢竟還沒落地,培訓班外接送孩子的隊伍排起長龍仍較為普遍。記者暑期走訪了上海、杭州的多家培訓機構,他們的態度均十分淡定,甚至給出了“潑冷水”的觀點:好的民辦學校會加大提前招生力度;學校只會拿出部分名額搖號,個別“名校”甚至不參與搖號;還有“轉學插班説”,稱只要學習夠拔尖,就有搖號外的入學機會等。

在上海某知名培訓機構,記者正巧趕上一場“家長講座”。一位“資深名師”告訴家長,千萬不要有“搖號進名校”的僥倖心理。“好學校都有不好的班級,‘搖’進去後就會有分班考,平時也要看成績,你家孩子拖了學校後腿,還是會把你趕出來,不然辦學質量怎麼保證……”

“搖號”入學不應是最終答案

受訪家長和教育界人士表示,意見讓公眾看到了教育改革的決心,但還要在抓落實上下功夫,否則家長很容易被校外培訓機構“洗腦”“帶節奏”。

受訪家長普遍存在幾個擔心:第一,民辦學校會不會提前加大自主招生力度,反倒催生更多“佔坑班”,培訓機構出現所謂的“排位考”?第二,“搖號”入學如何確保公平?第三,如果轄區內公辦學校教學質量較差,而民辦學校“搖號”又沒搖上,面臨調劑,孩子豈不是沒有退路?

“優質資源有限,這是現實。中考擇優錄取的政策還擺在那裏,所以之前的很多政策可能治標不治本。升學競爭壓力大的本質沒變,孩子該學的總是要學。”杭州學生李明心的媽媽説。

意見發佈後,針對學生家長們的疑慮,上海市教委和浙江省教育廳均表示,將認真研究制定相關實施細則,完善義務教育階段招生制度。同時,縮小校際發展差距,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繼續深化中考改革,通過招考“指揮棒”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搖號入學,不是改革的最終答案。”上海市閔行區馬橋復旦萬科實驗中學校長王治華説,規範民辦學校招生,操作上要防止“假同招”“假搖號”等變通行為,防止民辦學校變相提前招生、變相考試入學、變相收集簡歷等,要讓“一邊喊減負,一邊先佔坑”的現象徹底成為過去。

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吳遵民説,對優質民辦學校管理者來説,電腦隨機錄取後,如何應對生源變化、如何穩定教師隊伍,都是必須面對的現實課題。“新政策如果能促進公辦、民辦學校各歸其位,幫助每所學校樹立內涵發展意識,那義務教育的整體質量就一定會提高。”

民辦學校或將迎來發展分水嶺

相關政策顯示,我國義務教育階段的民辦學校,是為了滿足多元化的教育需求而生,是公辦學校的有益補充。然而,不少民辦學校在過度依賴生源競爭中逐漸“變了味”。一些“國有民辦”,既佔了國有資源的優勢,又享受民辦的收費機制,違背了義務教育階段優質資源均衡發展的初衷。

專家認為,隨著意見發佈及後續各地落實細則的出臺,民辦教育或將迎來發展的分水嶺。

“意見著眼于教育公平和進一步提升基礎教育整體的質量。表面上看,對民辦學校的招生做了各種限制,但歸根結底是希望民辦學校不以‘掐尖’為目的,辦出特色,補位公辦教育資源所不及之處,回歸育人本質。”王治華説。

有受訪校長認為,一部分教學質量過硬、教育特色鮮明的民辦學校在今後依然可以順利發展,但原本一些除了“雞血”外別無特色的民辦學校,在失去“掐尖”資本後或將面臨較大壓力。

上海市楊浦區開魯新村第二小學校長徐晶等受訪專家認為,如果意見中的相關規定執行到位,將斬斷校外培訓機構與個別民辦學校間的灰色利益鏈,進一步緩解升學焦慮,讓家長少一些“功利心”和隨大流的“不得已”,為孩子選擇更合適的教育。當然,從長遠來看,只有讓百姓家門口的好學校越來越多,讓評價學生的“尺子”更加多元,才是理想的圖景。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劉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