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完善專項債管理 強化穩經濟成效

2021-12-17 12:20 來源: 光明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加強和完善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管理,有利於進一步提升積極財政政策效能,對帶動擴大有效投資,妥善應對內外部衝擊和經濟下行壓力具有重要意義。”12月16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財政部副部長許宏才就完善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管理問題作了具體介紹。

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人大批准安排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的額度是3.65萬億元。截至12月15日,新增專項債券發行3.42萬億元,佔已下達額度的97%。從資金投向看,全部用於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重點領域,對帶動擴大有效投資、保持經濟平穩運行發揮了重要作用。

支持專項債拉動投資強化制度保障

“近年來,新增專項債券額度穩步增加,已經成為落實積極財政政策的重要抓手,是政府拉動投資最直接、最有效的政策工具之一。”財政部預算司負責人宋其超表示。

為發揮專項債券對投資的拉動作用,近年來,財政部開展了工作量拉動投資、支持市場化融資帶動投資、用作項目資本金撬動投資等多項工作。宋其超介紹,當前,用作資本金的領域從最初的4個擴展到目前的10個,今年以來各地有超過1700億元專項債券資金用作項目資本金。此外,通過強化管理,做到精準投資,明確規定專項債券不得用於經常性支出,不得用於發放企業和個人補貼,不得用於置換存量債務等,確保專項債券用於投資項目,發揮帶動效應。

專項債融資收益能否平衡,直接關係到保障項目還款能力和防範債務風險。

“為確保專項債券項目融資和收益平衡,在選擇項目時,要明確專項債券必須用於有收益的公益性項目建設,在項目實施方案中詳細分析項目融資收益平衡情況。”宋其超指出,在安排發行時,要加大信息披露力度,強化市場約束,在後續監管時動態跟蹤監測專項債券項目的融資收益平衡情況。

同時,部分專項債券資金在使用中也存在資金閒置、使用效率低、投向不合規等問題。對此,許宏才表示,財政部近年來持續強化專項債券的“借、用、管、還”全流程管理,促進了資金安全、規範、高效使用,通過加強投向管理、強化日常監督、建立處罰機制,形成一條主體明確、層層負責、有效追責的責任傳導鏈條,為地方合規使用專項債券資金提供制度保障。

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近期,財政部已向各地提前下達了2022年新增專項債務限額1.46萬億元。2022年專項債券支持的重點方向,將聚焦經濟社會發展的短板領域,重點支持經濟社會效益明顯、帶動效應強的重大項目和國家重點戰略項目,積極發揮專項債券對重大規劃和戰略的支撐作用。

防範化解債務風險堅決不留後患

“開前門、堵後門”,防範化解債務風險是打贏“三大攻堅戰”的重要一環。近年來,多部門會同發力,已初步建立防範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制度體系。

許宏才從數據分析,從衡量全國政府債務水平的負債率指標看,政府債務餘額與GDP之比即負債率是45.8%,低於國際通行的60%警戒線;從衡量地方政府債務水平的債務率指標來看,2020年年末地方政府債務率是93.6%,低於國際上通行的100%到120%的標準。

“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趨勢不會改變,也為我們防範風險和實施宏觀調控創造了很好的條件。”許宏才説,防範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取得積極成效,債務相關指標的水平總體不高,但是局部地區的風險不容忽視,如隱性債務問題,要積極採取措施防範和化解,堅決不留後患。

對於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問題,財政部制定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一是完善常態化監測機制,加強部門間信息共享和協同監管,形成監管合力;二是堅決遏制隱性債務增量,嚴堵違法違規舉債融資的“後門”,著力加強風險源頭管控;三是穩妥化解隱性債務存量,堅持中央不救助原則,建立市場化、法治化的債務違約處置機制,依法實現債務人、債權人合理分擔風險;四是推動平臺公司市場化轉型,規範融資平臺公司融資管理,嚴禁新設融資平臺公司,嚴禁融資平臺公司融資與地方政府信用挂鉤,剝離融資平臺公司政府融資職能;五是健全監督問責機制,推動出臺終身問責、倒查責任制度辦法,堅決查處問責違法違規行為。

當前,上海市、廣東省等經濟體量大、財政實力強的地區已率先開展全域無隱性債務試點工作,實現隱性債務清零,為全國其他地區全面化解隱性債務提供有益探索。(記者 魯元珍)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于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