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三地“共建共享”填補公共服務鴻溝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8-28 15:13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天津8月28日電(記者徐岳、方問禹)京津冀三地26所職業院校和22家企業日前達成共識,將通過交流合作縮小區域間職業教育差距,共同培育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這是三地近期在公共服務領域“共建共享”,逐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努力的一部分。

    近期,為逐步實現三地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京津冀積極探索醫療、教育、公交等民生領域的合作,為産業轉移、相互投資和人員往來提供更多的便利。

    多年來,公共服務水平的巨大差距改變了三地資源要素的自然流向。其中,人才流動的困境最為嚴峻。北京擁有良好的經濟人文環境、教育、醫療環境和生活環境,對天津、河北地區的人才産生了強大吸引力,引發虹吸效應,導致天津與河北的高端人才不斷流失。

    “不解決京津冀之間的公共服務落差,北京往外疏解人口的問題就很難推動;不把公共服務搞好,即便企業搬過去了,員工也不願意去。”天津市發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許穎悟坦言。

    記者從河北省衛計委了解到,近段時間,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理念的指引下,有效利用北京優質醫療資源,提升河北醫療服務能力的工作不斷推進。例如,河北省兒童醫院加入北京兒童醫院集團,由集團專家到河北省兒童醫院,與北京兒童醫院共同設立院間“綠色通道”。同時,兩地開展跨區域科研任務,輻射帶動全省兒科專業提升技術水平和管理能力。

    衛生部門還透露,在醫療保險、養老保險領域,京津正研究實行醫療保險異地結算,職工養老保險互聯,居民養老保險互通,逐步形成京津公共服務的協同管理機制。

    此外,京津冀跨區域醫療合作、新農合醫藥費異地結算工作也取得實質性進展,相關試點工作即將開展。

    在教育領域,職業教育也有望成為協同發展的“先行軍”。記者從教育部門獲悉,三地將共同研究現代職業教育對接産業轉移問題,目標是共享三地職業教育成果。“河北在産業承接過程中,缺乏相關領域的技術人才,我們可通過合作辦學、定向培養的方式提供幫助。”天津中德職業技術學院院長張興會説。

    京津兩地正加快推進“一卡通”互聯互通,乘客可持卡在公交巴士、地鐵、輕軌、出租車,以及京津城際列車進出站刷卡支付。目前,“中鐵銀通卡”已經在京津城際鐵路上應用,乘客可在北京南、武清、天津與塘沽四站刷卡乘坐京津城際列車。

責任編輯: 宋岩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