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讀懂地鐵調價背後的價改邏輯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11-28 17:02 來源: 人民日報
【字體: 打印本頁

    無論價格是漲是落,該有的監管,該公開的信息,該跟進的制度,哪一條都不能少

    經歷“七年之癢”後,北京地鐵票價要告別兩元時代了。

    不只公交價格,自價格改革加快步伐以來,油價、水價、電價等涉及公眾生活的諸多方面,總要不時“調一調”。甚至有人斷言,“一開聽證會就會漲價”。於是,反感和質疑的聲音,撲面而來,好像價格改革就是漲價的另一個馬甲。

    價格改革並不意味著一定漲價。國內成品油的價格變動就是明證。11月14日,國家發改委再次下發通知,下調汽油和柴油價格。至此,國內油價已經實現了“八連跌”。

    價格改革有利於維護供給端和需求側的合法權益,讓生産者和服務提供者的競爭更充分,增強社會資本投資興業的動力,提供更多的産品和服務供消費者選擇,最終惠民生。

    價格調整之後,受益者所得足以補償受損者的所失,從而讓整個社會的收益都能不斷增大,最終實現整體層面的“共贏”。以北京地鐵此次調價為例,上浮的收入可以刺激公交運營企業提高運營積極性,進而改善運營環境、服務水平,提升公共交通吸引力。北京地鐵也承諾,到2017年,實現5環內步行1公里就能找到地鐵站,更好地滿足公眾的出行需求。

    事實上,公眾對於價格調整越來越抱理解的態度,很多時候不再一調即罵了。比如,今年以來醫保目錄內700多種低價藥價格上調,反應平穩。公眾理解,如果不上調,低價藥將絕跡。而高鐵定價之初被詬病太貴,但現在賣得很好,説明高質量的服務能獲得廣泛認可。

    如果不調價,從長期發展的角度看,低價運營所仰仗的,是政府財政源源不斷的補貼。可是蛋糕就那麼大,資源就這麼多,財政都用來補公交了,其他公共服務怎麼辦?“靠公吃飯”帶來的低效率和浪費問題,又該如何解決?

    當然,作為公共産品,城市公交的定價要考慮公益性問題。在價格調整的過程中,不能忽視對特殊群體權益的保護。孩子乘車免票身高提高至1.3米,盲殘人士等特定人群免票,還有專門為通勤族定制的階梯折扣優惠……這些規定説明北京這次調價並非一刀切。

    不過,無論價格是漲是落,該有的監管,該公開的信息,該跟進的制度規範,哪一條都不能少。相關企業有責任也有義務把經營情況、財政狀況,完整及時地公開。還得增強公眾的知情權,擴大輿論監督範圍,充分發揮行業監管和政府規範的作用。至少我們要知道,每個月多掏的那些錢,是不是真的用在“刀刃”上了?

責任編輯: 傅義洲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