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解讀(一)

把簡政放權進行到底

政府“權力減法”和“責任加法”,換來的是“市場乘法”

 

  2014年9月11日,李克強總理考察天津濱海新區行政審批局。看到簡政放權後一枚公章取代過去109枚公章的權限,他拿起一枚作廢公章説,這章做得多結實啊,不知曾經束縛了多少人!在他的見證下,109枚公章被永久封存。總理特別叮囑,這些公章一旦封存絕不能再打開,要讓它們徹底成為歷史。

    截至7月28日,本屆政府已召開100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播發100篇新聞通稿。你知道“簡政放權”這4個字在新聞通稿中出現了多少次?

    65次!

    這100次會議中,40多項議題與簡政放權直接相關。

    説簡政放權是本屆政府的“先手棋”、“當頭炮”,不僅是形象比喻,更有實實在在的數據支持。

    梳理過往這100次常務會,簡政放權毫無疑問是其中最具有標誌性的議題——本屆政府2013年、2014年、2015年的首次常務會,分別都把簡政放權作為“當頭炮”。

    召開常務會議的國務院第一會議室,兩年多來見證了國務院這項龐大的“權力減法”事業。

    李克強總理大力推進的改革,自壯士斷腕的簡政放權始,也義無反顧要把簡政放權進行到底。

    ■ 不要貪戀手裏那點小小的權力,阻礙政府工作的大目標,那樣做得不償失

    2014年9月11日,李克強總理現場見證了1枚公章取代109枚公章的過程。廢棄的109枚公章“被貼上封條永久封存”。這一幕發生在天津濱海新區,這裡成立了全國首個“行政審批局”,將分散在18個不同單位的216項審批職責歸併到一個部門。

    當時李克強拿起一枚作廢的銅質公章感慨:“這章做得多結實啊,不知曾經束縛了多少人!”

    在其後不久的一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上,總理重提這件事。“大家想一想,在這項改革之前,老百姓要辦一個企業,需要跑多少門檻,蓋多少個‘戳子’!這樣創業者怎麼能有創業熱情?”他説,“我們要把民之所望作為施政所向,要以百姓之心為心。中國人是想幹事的,又有聰明才智,但束縛手腳的條條框框實在太多了!”

    自本屆政府成立之初,李克強總理便“鐵下心”毅然決然要打破這些條條框框。

    他就任國務院總理後首次中外記者會上的一番話,至今常被人引用:“不是説政府有錯位的問題嗎?那就把錯裝在政府身上的手換成市場的手。這是削權,是自我革命,會很痛,甚至有割腕的感覺,但這是發展的需要,是人民的願望。我們要有壯士斷腕的決心。”

    總理確實“言出必行,説到做到”。

    上任之初他承諾,本屆政府要將國務院各部門的1700多項行政審批事項砍去三分之一。結果5年的目標,只用了2年時間就已完成。

    兩年多來,國務院相繼取消和下放了800多項行政審批事項,並公佈取消了211項職業資格。

    國務院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一位負責人曾在2014年11月接受媒體採訪時稱,本屆政府成立以來,李克強總理及其他國務院領導同志對簡政放權的親筆批示達150多件,平均每4天就有一件。

    為保證這套龐大“權力減法”不折不扣向前推進,2014年6~7月,國務院組織了一次規模空前的督查,對27個部門和16個省份的政策落實情況進行督查,19個督查項目中“簡政放權”位列第一。

    在“有意見説意見,客套話免説”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多次以直接了當的説話風格,表達過他對這項改革的堅定決心。

    在去年一次常務會上,他語重心長對參會者説:“我們必須要充分依靠市場力量,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來激發社會創造的潛力。希望我們的一些同志,不要貪戀手裏那點小小的權力,阻礙政府工作的大目標,那樣做得不償失。”

  2015年3月20日,李克強總理在國家工商總局企業註冊局註冊指導處考察,著重了解商事制度改革最難啃的“硬骨頭”是哪塊?負責人直言,是將工商、稅務、質檢的“三證三號”合併為“一證一號”。總理隨後對相關部門提出硬要求:“三證合一、單一號碼”改革年內務必實現。

    ■ 審批過程完全可以加快,否則政府就跟不上時代步伐,更稱不上是現代政府

    有關簡政放權改革,中外媒體都十分關注2014年開年的首次國務院常務會議。

    那次會議決定,公開國務院各部門全部行政審批事項清單,除公開的事項外,各部門不得擅自新設行政審批事項,逐步向審批事項“負面清單”管理邁進,並在不久的將來實現審批清單之外事項,均由市場主體依法自行決定。

    “這次是真的對自己‘動刀’了。”一位自始至終參與審批制度改革的官員表示,“這是以前沒有過的。這個清單公開,就意味著以後取消和下放都是在這個框架內進行,你別給我邊減邊增了,也別給我拆解或者合併同類項了,社會上都在盯著呢!”

    這是李克強更在意的“權力減法”——讓權力只能在法定框架內運行。

    他很清楚有些地方將下放的行政審批事項轉為仲介服務,搞“變相審批”或“有償服務”。“有些仲介機構戴著政府的帽子,拿著市場的鞭子,收著企業的票子!”他在2015年4月21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痛斥這種行為。

    讓總理十分反感的還有非行政許可審批這個“灰色地帶”。“對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該取消的就要取消,該轉化就要合理轉化。政府做事一定要光明正大,決不能再搞‘模糊邊界’、再玩‘模糊權力’!”李克強在一次常務會上鄭重宣告。

    從清理規範與行政審批相關的仲介服務,到取消非行政許可審批類別,這意味李克強總理言出必行,也意味著簡政放權正在走向“深水區”。

    事實上,相比于“取消、下放”,如何讓保留下來的行政審批事項規範運行,同樣是李克強唸唸不忘的環節。

    2014年11月5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削減前置審批,推行投資項目網上核準;2015年1月7日的常務會議,確定規範和改進行政審批的措施。

    “簡政放權改革就是要給政府削權,把不該有的審批事項堅決取消、下放到位;同時,對於那些確實需要保留的審批事項,還要規範流程,構建一個‘行政權力的法治化系統’。”在2015年開年的首次常務會議上,李克強這樣説道,“審批過程完全可以加快,否則政府就跟不上時代步伐,更稱不上是現代政府。”

    ■ 中國歷史上若干次重大改革,其主線都是“刪繁就簡”

    2015年4月1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總理第一次詳細解釋了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引發各界廣泛熱議的“大道至簡,有權不可任性”。

    他闡述道,《論語·雍也》裏有一句話:“居敬而行簡”。“‘居敬’,就是我們作為公務人員,首先要在內心敬畏人民。‘行簡’,朱子(朱熹)後來解釋了,就是不要用太繁多的東西去擾民。”總理説,“這與我們簡政放權的理念非常吻合。”

    李克強進一步解釋説,這句話後面還有一句:“居簡而行簡,無乃大簡乎?”“這就是説,太‘簡’了也不行,就過於簡慢、怠慢,就沒有法度了。”

    總理因此強調:簡政放權的同時,還要“放”“管”“服”結合,三者不可偏廢,必須把握好其中的平衡。

    事實上,此前李克強已經多次在常務會議上強調,政府管理要由事前審批更多轉為事中事後監管,實行“寬進嚴管”,優化服務。

    他曾在常務會上講起一些發達國家關於食品安全監管的先進經驗,並進而要求有關部門,要建立健全經營異常名錄製度,對嚴重違法企業建立“黑名單”制度,下一步要將違規企業“踢”出市場。

    在不久前的一次常務會上,他引用《韓非子》中的古語闡釋這一理念:“不簡政放權,就無法調動市場的創造力;但如果監管和優化服務沒有跟上,就沒有公平的市場環境,同樣難以激發社會的創造力。所謂‘不明察,不能燭私’。”

    與這一思路相伴的,是出臺了一系列相關的改革舉措。
    2014年6月4日,國務院出臺《關於促進市場公平競爭維護市場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見》,明確了27條具體改革措施,並頒布了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

    2014年7月2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草案)》。

    2015年7月2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推廣隨機抽查機制。

    2015年年中的一次常務會議上,專門部署運用大數據優化政府服務和事中事後監管。一個月後,總理再次在常務會議上強調,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這三者“三位一體”,不可分割。

    這就是國務院第一會議室進行的政府“權力減法”和“責任加法”,換來的是“市場乘法”,激活了全社會的創造潛力。自2014年以來,國內平均每天就有1萬戶新註冊企業誕生。

    “權力減法”遠沒有結束。不久前的一次常務會上,李克強重提“大道至簡”。他説,中國歷史上,但凡一個時代的政治比較“簡”,讓老百姓休養生息,多被後世稱為“盛世”。而中國歷史上的若干次重大改革,其主線都是“刪繁就簡”。

    李克強總理強調,簡政放權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今年4月,國務院推進職能轉變協調小組正式成立,由國務院領導親自挂帥。此間觀察人士稱,相對容易改的差不多都改了,剩下要改的“比割肉還疼”。簡政放權要啃硬骨頭了!

(韓嘉)

回顧解讀(一)

把簡政放權進行到底

回顧解讀(二)

開啟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