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專題專欄
 
代表委員建議:我國應儘快建立生態安全評價制度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3月12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3月12日電(記者顧瑞珍、董峻、熊言豪)“我國環境形勢從總體上看不容樂觀。”陳萬志委員説,長期以來過度的資源利用和環境開發建設,造成我國生態與環境質量下降,不合理的經濟結構和功能佈局使生態環境面臨壓力,特別是在生態破壞趨勢尚未得到根本遏制、環境質量有所下降的情況下,生態安全問題日益突出。

    致公黨中央為此提出提案,目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正是我國工業化和城市化加速發展的階段,必然會帶來資源、能源需求量的增長,從而造成環境負荷加重,給有限的環境資源帶來更大的壓力。這些,都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我國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水平的提高。

    國際上對環境的評價做了大量的工作和實地分析,我國的某些城市和區域也啟動了關於生態安全的評價研究和修復工作。在生態安全評價方面,某些專業領域已經開展了定量研究,但是在生態環境質量和生態安全以及與國家整體發展的動態關聯性方面,還缺乏系統的定量性分析研究。

    為此,致公黨中央建議,國家應建立與國際接軌的、科學合理的生態安全評價制度:

    ——以一個部門為主導,組織相關行業管理部門、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的環保、林業、氣象、水利、規劃等方面的專家進行聯合調研,從而建立生態安全綜合評價的指標體系,確定評價標準體系,篩選出適合的評價方法。

    ——儘快搭建信息資源共享平臺,建設信息中心,為科學決策和生態評價研究提供基礎。積極促進相關部門之間實現信息資源共享,加強相互之間的信息交流和信息溝通。

    ——建立全方位、動態的生態安全監測機制,定期開展評價分析,建立國家生態安全的預警系統,及時掌握國家生態安全的現狀和變化趨勢,對不安全趨勢發出預警報告,提出相應的改正、修復措施建議。

    ——在資金投入上政府應當重點予以保障,切實加強生態安全評價工作相關的信息、科研、監控、隊伍等基礎能力建設。同時,建議將生態安全評價制度列入相關研究計劃。(完)

 
 
 相關鏈結
· 代表委員建言:國家應出臺政策鼓勵通用航空發展
· 代表委員呼籲儘快遏制農村環境日益惡化現象
· 代表委員解讀“十一五”規劃:紮實推進和諧社會建設
· “兩會”代表委員點評商業賄賂六大“滋生地”
· “兩會”代表委員關注失地農民建言徵地制度改革
· 代表委員關注行政成本控制 “招待費”等成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