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雙在我國生産的耐克鞋,我們只掙1個多美元。可是,一經擁有知識産權和品牌的耐克公司出售,就值100多美元。外國企業用我們廉價的勞動力和資源,污染著我們的環境,賺取著大額的利潤。何止是一雙耐克鞋?這樣的故事每天都在我們的國土上上演著。
當我們慢慢從“經濟持續保持7%以上增長速度”的奇跡中甦醒過來後,突然發現,“捷徑”並不一定是最好的路,靠不計後果地犧牲資源、環境和出賣廉價勞動力不是長久之計,一次次陣痛後,我們必須為自己選擇一條充滿生機的發展之路,科技和創新成了關注的焦點。
一位自始至終參與《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制訂過程的專家説,當初關於是否主張“自主創新”的討論是個痛苦的過程,他常有心力憔悴的感覺,甚至幾次想要退出。但讓他欣慰的是,“走自主創新道路,建設創新型國家”最終成為絕大多數起草人的共識,被寫進綱要,成為新的國家戰略。
為翻兩番寫份保證書
不久前,國家統計局局長李德水對外公佈:第一次經濟普查結果顯示,2004年中國的GDP總量比已經公佈的數字上調2.3萬億。儘管正如李德水所説“山還是那座山,梁還是那道梁”,只不過我們摸清了家底,並不會給國家經濟社會帶來什麼變化,但是國內的大小媒體還是一片歡慶之聲,因為數字至少説明中國GDP總量世界排名又上升一位,列第六。
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為全世界矚目,可是到目前為止,我們的GDP在世界國民生産總值中也僅佔4%。同時,我們卻消耗著大量的能源,以2003年為例,我們消耗的原油佔世界7.4%,原煤佔31%,鋼材佔27%,水泥佔40%。我們並不是能源富足的國家,甚至有些資源十分匱乏,遠遠低於世界人均擁有量,如果要繼續保持經濟的高速增長,又不改變單位GDP的能耗量,我們的能源終將枯竭,難以為繼。
除高能耗外,改革開放20多年經濟高速發展建立在引進外資、提供優惠、出賣廉價勞動力等條件之上,這使中國已經成為世界製造業的大工廠,但卻不是世界製造業的強國。一份來自汽車製造行業的統計數據表明,做同樣一份工作,國際資本僅付中國工人相當於美國工人1/29、德國工人1/45的工資。誰也不會否認,這種靠廉價的人口資源和優惠政策,吸引外資建立的經濟模式,永遠只能處在經濟鏈條的最末端。
正像中國科協主席周光召院士在一次關於“自主創新”的論壇上所説,這種低級的發展方式産生了很多新的問題,比如加劇了低價競爭和貿易爭端,造成世界能源價格、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另一方面,前一階段的高速增長還在一定程度上犧牲著我們的環境,儘管現在努力治理,但污染以後再治理的代價太大。在他看來“按照目前這條路走下去是有限度的”。在短時間內要想實現經濟增長方式從要素增長向創新增長的轉變,只能依靠科技創新,提升整個國家的自主創新能力,走創新型國家的道路。
半個多世紀以來,世界上眾多國家都在各自不同的起點上努力尋求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道路。從國家形態來看,可劃分為三種形態:第一種是資源消耗型的國家,主要靠自身豐富的自然資源增加國民財富;第二種是依賴型國家,依附外國資本、市場和技術來發展;第三種是創新型國家,把科技創新作為基本戰略,大幅度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贏得日益強大的競爭優勢,目前全球共有20個左右創新型國家,如美國、芬蘭、日本、韓國等。創新型國傢具有一些共同特徵:創新能力綜合指數明顯高於其他國家,科學技術貢獻率佔70%以上,這些國家獲得的專利數,佔世界總量的97%。
規劃戰略研究科技發展總體戰略研究專題組副組長、科技部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元説,通過大量的分析研究,他們認為,從現在開始到2020年,我國如果沒有科技貢獻率的大幅度提高和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轉變,將難以實現翻兩番的目標。因此,我國只能走跨越式的,以科技創新作為基本戰略,大幅度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創新型國家”的道路。
為國家安全提供真保障
關鍵技術永遠是買不來的,尤其是關係國家安全的技術。在國際經濟、科技、國防等各個方面激烈競爭的今天,不把持續創新當作國家發展的基本戰略,競爭要敗下陣來,國家安全也會缺乏保障。
目睹“神六”發射的人會注意到,在火箭頂端有一個類似避雷針的逃逸塔,它要在火箭發射有意外發生時確保航天員的生命安全,這是整個火箭中公認的最能體現自主創新的部分。
因為直接關係航天員的生命,載人航天論證之初,逃逸系統就同時提上日程,“只要載人就必須有這個系統”。由於技術難度高,起初考慮對外引進。國際上只有美俄有技術,美國對我們全面封鎖,對能夠用於各種戰略導彈發射系統的固體動力火箭技術更甚。逃逸塔被列入對俄引進的項目。1993年,專家赴俄羅斯調研。俄方讓他們粗略地看了逃逸塔的外形後,提出了2500萬美元的天價,同時補充,“只提供産品,不提供技術。你要什麼樣的,我們給你做一個,但設計技術、設計軟體保密。”這讓中國人感受到了對方“人無我有”的傲氣。
“如果這樣,我們就無法掌握技術,每次發射還要找人家去買,永遠甩不開他,這步技術吃不透,下一步也沒法往前走”顯然,在航天四院院長周為民看來,這不僅僅是多少錢的事。
不願受制於人的中國航天人決定自主開發,自行設計,經過幾年艱難的攻關,終於親手為我們的航天員築起了“生命之塔”。
單靠引進終究難以長足發展,這在我國很多行業都被證實。
中國科學院院士郝柏林長期從事計算機研究,但卻為中國的計算機技術自主創新的缺乏擔憂,他認為,經過50多年的發展,我國在計算技術方面確實有了巨大進步,但是同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反而比50多年前增大。
我國20世紀50年代研製出第一台大型電子計算機時,比美國只差十幾年,與日本、前蘇聯差距更小。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各地先後引進了3英寸、6英寸、8英寸、12英寸的硅單晶生産線。但在研究、開發和生産的若干關鍵環節上卻出現了不易在短期內彌補的空缺,以至造成戰略上的潛在危險。“從自力更生、步步緊跟到‘借雞下蛋’、全面引進,風風雨雨50多年。唯獨缺少誕生在這片土地上的創新貢獻。”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九三學社主席韓啟德説,現在我國60%以上的裝備要依賴進口來滿足,高科技含量的關鍵裝備基本上全部依賴進口。模倣難以實現後來居上,而且不利國家安全。我們必須要從跟蹤模倣為主向自主創新轉變,讓整個國家在創新型國家的體系下安全穩步發展。
創新型國家建立已具備條件
有記者問全國政協副主席、兩院院士王選:“你在從事激光照排研製過程中最大的苦惱是什麼?”這位“中國激光照排之父”回答:“最大的苦惱是大多數人不相信中國的系統能超過外國産品,不相信淘汰鉛字的歷史變革能由中國人獨立完成。”
“其實在高新技術領域,趕超外國産品的機會是很多的。”王選如是感慨。
1981年,日本東芝公司報價2000萬美元,願為中國某大報社提供整套照排系統,當即被中宣部否定。根據調查,一套照排系統報價應在70萬人民幣左右,大報社的雙機系統加上眾多的PC終端,總價格也應控制在200萬人民幣左右……到了2003年,方正日文出版系統以國外競爭對手1/8的價格進入日本大報社《日刊體育》,現用於該報承擔的100多種日文報紙的編排出版,其優越的性能使用戶十分滿意。這一樣板的成功吸引了一些日本縣報(相當於中國的省報)也採用中國的方正系統。
王元和王選院士持有相同的觀點。他説,目前,我國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基礎和能力,創新能力居發展中國家前列。我國雖然處在人均GDP1000美元的時期,但是科技創新的綜合指標已經相當於人均GDP5000-6000美元國家的水平,是世界少數幾個有可能通過科技創新,實現快速發展的大國之一。
我國具有豐富的科技人力資源,科技人力資源總量已達3200萬餘人,研發人員總數達105萬人等,分別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這是走創新型發展道路的最大優勢。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我國已經建立了大多數國家不具備的比較完整的學科佈局,這是走創新型國家發展道路的重要基礎。我國具備了一定的自主創新能力,生物、納米、航天等重要領域研究開發能力已經躋身世界先進行列。另外,我國具有獨特的傳統文化優勢,為我國未來科學技術發展提供了多樣化的路徑選擇。(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