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政務互動>> 政策解讀
 
稅務總局負責人就當前稅收五大熱點作出詳細解答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1月17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月17日電(記者陳二厚、何雨欣)近幾年來稅收收入增幅為何遠超GDP增幅?物業稅何時開徵?內外資企業所得稅何時統一?增值稅轉型改革如何推進?涉稅違法行為如何遏制?1月17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國家稅務總局負責人就這些熱點問題作了詳細解答。

  四大因素使稅收增幅超GDP增幅

  2005年,稅收增長20%,而GDP增長9.8%左右。對此,稅務總局局長謝旭人表示,主要有4個因素:

  一是兩者的統計口徑不同,稅收是按照現價計算徵收的,而現在公佈的GDP增長率是按照不變價或者叫可比價核算的。據有關部門預測,2005年按照可比價統計的GDP增長是9.8%左右,如果考慮價格因素,GDP現價增幅預計在13%至14%之間,與稅收增幅的差距大大縮小。

  二是GDP的結構與稅收結構存在差異。稅收主要來源於第二産業和第三産業。去年前11個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照可比價計算增長16.4%,如果考慮工業品出廠價格因素,折算為全國的工業現價增加值,應該是19%左右。相應的,去年國內增值稅增長19.8%,基本同步。去年營業稅增量當中幾乎一半來自於房地産業以及建築安裝業,而去年房地産業投資增長是22.2%,來自房地産業和建築安裝業的營業稅分別增長18.2%、21.5%,大體上與稅基對應。企業所得稅採取當年預繳、次年四月底前匯算清繳的徵管辦法。2005年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增長35%,既得益於企業本身實現利潤保持比較快的增長,也得益於2004年企業實現利潤增長38.1%,在2005年一季度匯算清繳收入較多。

  三是外貿進出口對經濟增長的作用與對稅收增長的作用影響不一樣。GDP核算是外貿進出口凈值,也就是説進口是做減項的,出口是做增項的,所以進口數量越多,對於GDP減去的數字就越多。但是,在稅收上,只要發生進口了,就會有稅收收入,而出口退稅不從稅收收入中扣除,是財政單獨作退稅處理,對於總體稅收沒有影響。

  四是進一步加大了稅收徵管和稅務稽查的力度,保證了收入增長。 

  目前尚不具備開徵物業稅條件

  對於各界炒得沸沸颺颺的物業稅究竟何時開徵,稅務總局副局長王力表示,稅務總局正會同有關部門,對房地産改革和推進物業稅進行研究。

  從對不動産徵稅的現狀看,在房地産的擁有和使用環節,對外資單位、外籍個人和內資單位、中國公民分別只徵收城市房地産稅、房産稅和土地使用稅。而且徵收的範圍也限于城市、縣城、建制鎮和工礦區。我國對外資單位和外資個人徵收的城市房地産稅和對於內資企業和中國公民徵收的房産稅,是按照房産的原值扣除一定比例之後的余值或者是租金的收入作為計稅依據的,而城鎮土地使用稅是按照土地的面積和適用的稅額來徵收的。除此以外,在房地産開發建設環節,還徵收一些其他的稅費,這樣就存在內外稅制不統一,房和地分設稅種,計稅依據不合理,以及稅基還比較窄,對房地産徵收的稅費比較多等問題。

  王力説,開徵物業稅一是有利於各類企業公平競爭;二是有利於解決房和地分別徵稅帶來的稅制不規範的問題;三是按評估值來徵稅,能夠比較客觀地反映房地産的價值和納稅人的承受能力,也有利於解決現行房地産稅收制度存在的計稅依據不合理的問題;四是有利於正確處理稅和費的關係,促進房地産市場的健康發展。但目前開徵物業稅需要解決的政策、技術和徵管問題還很多。稅務總局正在部分地區開展房地産模擬評稅的試點工作,為物業稅的開徵積累經驗。

  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合併將按法定程序進行

  1994年稅制改革以後,我國的內資和外資企業分別實行兩套不同的企業所得稅制,雖然法定的稅率是相同的,但由於外資企業的稅收優惠多於內資企業,所以實際稅負外資比內資企業低。

  在17日的發佈會上,王力表示,外資企業實際稅負偏低對於我國引進外國資本、技術和人才起到了相當大的推動作用,也促進了外資企業的發展。但是,長期實行的內外兩套企業所得稅制並存的格局是不符合國際慣例的,也對我國市場經濟發展帶來了影響,需要予以統一和規範。目前稅務總局正在按照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要求,廣泛徵求各方面的意見,會同有關部門對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制的合併改革進行積極的研究和論證。

  基本思路是:將現行內、外資分別適用的兩套所得稅法合併為統一的企業所得稅法,建立適用於內外資企業的統一規範透明的企業所得稅制度,為各類企業創造平等競爭的稅收環境,提高利用外資的水平,優化國民經濟的結構,推動産業升級和技術進步。至於合併改革的進程,王力明確表示,將按照法定的程序進行。

  增值稅轉型改革已使東北地區4萬多戶企業受益

  王力透露,據初步統計,正在東北地區推行的增值稅轉型試點,已使4萬多戶企業享受了擴大增值稅抵扣範圍政策,累計辦理抵扣退稅40多億元。對於促進企業技術改造、調整産業結構和産品結構,增強企業的競爭能力,發揮了重要作用。

  從2004年下半年開始,國家在東北地區的部分行業率先進行了增值稅轉型改革的試點,也就是擴大增值稅抵扣的範圍,允許企業從當年7月1日以後購入機器設備所含的增值稅款,在繳納增值稅的時候予以扣除。這是黨中央、國務院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

  王力表示,為保證試點的順利推進,稅務機關認真審核認定應該享受優惠政策的企業名單,及時審核認證企業申報的設備抵扣發票。下一步,稅務總局除繼續做好在東北地區實行增值稅轉型改革試點工作,還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完善在全國範圍內推行的方案。

  去年全國共查補稅款360多億元 重拳遏制涉稅犯罪

  稅務總局副局長崔俊慧透露,去年全國共查補稅款360多億元。保持了對涉稅犯罪的高壓態勢。

  他介紹,稅務部門對企業進行檢查是通過嚴格的選案來確定的,一是通過金稅工程所獲得的信息,進行整合對比,發現疑點一般就要納入稅收檢查。另外,群眾舉報也是選案的一個重要來源。去年全國共立案查處涉稅違法案件48.55萬起,查補稅款245億元。另外,去年重點對鋼鐵、水泥、煤炭、摩托車、廢舊物資收購、農副産品收購、房地産等七個行業和個人所得稅、生産企業免抵退稅等22.22萬戶企業進行了檢查,查補稅款100多億元。同時,選擇了一部分案件多發、稅收秩序比較混亂的地區進行了專項整治。

  儘管涉稅違法行為得到了遏制,但由於利益的驅動,打擊涉稅違法形勢還比較嚴峻。崔俊慧表示,當前涉稅案件除了團夥作案這些普通的特點以外,主要有四個特點:一是大案要案時有發生;二是案件多發、稅收秩序混亂的地區仍然存在;三是涉稅違法行為有向西部蔓延的趨勢;四是弄虛作假、虛開發票、虛列成本、作假賬仍然是涉稅違法犯罪的主要手段。

  據了解,今年稅務機關將採取五項措施:一是重點對房地産及建築業、娛樂業、金融保險業、郵電通信業、煤炭生産及運銷企業、廢舊物資經營企業、涉外企業,以及某些職業的個人所得稅納稅人進行專項檢查。對於涉及全國的某些重點企業,由稅務總局直接組織檢查。二是繼續組織對一些稅收秩序比較混亂的地區進行整治。三是利用金稅工程所獲得的信息,通過分析評估,發現問題及時檢查。四是和公安部門密切配合,對製造假發票、虛開發票等違法犯罪行為進行專項整治。五是依法加大對涉稅案件的處罰力度和追繳稅款的力度。(完)

 
 
 相關鏈結
· 國家稅務總局:我國加速建立健全稅收信用體系
· 稅務總局:落實各項稅收政策 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 2005年全國稅收收入超過3萬億元 比上年增長20%
· 稅務總局提出建立個人收入檔案制度加強個稅徵管
· 稅務總局:稅收執法責任制提升稅收管理質量
· 全國省級稅務機關全面或試點推行稅收執法責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