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鄭州1月20日電(記者單純剛)“農村教育和城市教育有天壤之別,普通中學和重點中學是‘兩個世界’。”河南省人大代表、北大附中河南分校董事長李光宇説,集中優質教育資源辦重點中學、窗口學校,擇校之風愈演愈烈,將城鄉二元結構背景下教育公平性的失衡更加強烈地凸現了出來。
李光宇透露,教育資源配置不公平致使優秀教師不斷從農村流向城鎮,中小城鎮流向城市,市縣流向省會城市,邊遠落後地區流向經濟文化發達地區。於是,教育資源配置日漸形成“富裕集聚效應”。教育資源和成果主要被城市的個別強勢階層所佔有,導致大量低收入家庭的子女尤其是農村子弟在義務教育階段接受不到良好的教育。
“目前收取高昂的擇校費已經成了阻擋農村貧困家庭子女入學的一個重要原因,農村的學生進不了好學校,不能接受高質量的教育,甚至有些貧困家庭的子女還可能因此輟學,而這對於整個地區的發展來説會有多大影響是不言而喻的。”李光宇認為。
河南省政協委員朱誠身説,目前我國萬人中大學生的比例還是很低的,在農村和基層,人才可以用奇缺來形容,關鍵是農村要不斷增強對人才的吸引力,普及和加強農村基礎教育,改善辦學條件,提高工資待遇,這樣就可以安置大批師範畢業生就業,為其面向基層、面向農村就業提供廣闊的平臺。
河南省政協委員、洛陽市五中副校長丁麗華説,大部分鄉村學校都是二十幾個人擠在一間十幾平方米的宿舍裏,有很多學校沒有實驗室,有的地方甚至連老師做演示實驗的條件都沒有。除了硬體,農村教師隊伍存在整體素質偏低、優秀教師外流現象嚴重等問題。“前一段我到孟津縣某鎮的一所初中調研,校長説,他們學校已經有十幾年沒有進過本科生了。鄉村學校待遇低和教學條件差是造成教師流失的主要原因。在農村學校裏,一個有中教一級職稱的老師每月才拿到八九百塊錢,但城市老師的工資是他們的兩到三倍,甚至更多。”
丁麗華認為,改變城鄉間教育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政府進一步加大對農村基礎教育的投入,合理配置教育資源。要加大對農村教師的培訓力度,制定優惠政策吸引更多的教師到偏遠的農村任教。
河南省政協委員、鄭州輕工業學院黨委書記、校長張亞偉認為,過去政府的投入不能滿足農村義務教育的需求,教育支出在農民負擔中佔有相當的比例,存在著農民子女因貧困無法接受教育的現象,這不但帶來了教育不公的問題,還拉大了城鄉差距,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的不利因素。
張亞偉説,近年來,中央和河南省進一步加大對農村義務教育的投入力度,改變“義務教育不義務”“農民教育農民辦”的情況,在減輕農民負擔的同時,增加了農村孩子受教育的機會,這必將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和諧健康地發展。
河南省人大代表馬玉霞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從今年開始,我國將用兩年時間在農村全面免除義務教育階段所有的學雜費。河南省今年將安排14.5億元資助農村貧困家庭子女上學,使更多的甚至全部農村貧困家庭子女享受到‘兩免一補’政策,這對成千上萬渴望讀書的農村娃娃來説無疑是個福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