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政務互動>> 建言議政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 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3月09日   來源:人民日報

  科學發展觀是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從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出發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是與時俱進的重大理論創新,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指針。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動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必須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切實做到用科學發展觀統一思想,用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用科學發展觀檢驗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效。

  一、深刻認識和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精神實質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首要的在於教育引導廣大幹部群眾不斷深化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把思想高度統一到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上來,統一到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上來。要充分認識科學發展觀的重大理論和實踐意義,充分認識科學發展觀是我們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充分認識科學發展觀是指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從而對發展的意義、發展的目的、發展的內涵、發展的規律和發展的方式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不斷增強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用科學發展觀指導經濟社會發展,必須堅持把發展作為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牢牢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不斷增強危機意識、機遇意識、創新意識,增強加快發展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努力促進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必須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調整優化經濟結構,在發展得更好上下功夫、抓落實、見成效、上水平,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發展路子。必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大力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依靠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提高市場競爭力,努力建設創新型國家。必須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必須不失時機地推進改革,切實加大改革力度,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努力在一些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實現改革的新突破,並注意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增強改革政策的協調性。必須以人為本,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為人民群眾謀利益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解決好群眾關心、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了“十一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奮鬥目標和主要任務,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正在審查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作了全面具體部署。這些目標任務充分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的願望。要全面理解,深刻把握,更加自覺地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努力實現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正確領導下,山東省各級黨委、政府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團結帶領廣大人民群眾,解放思想,幹事創業,經濟社會發展保持了良好的勢頭。2005年全省生産總值增長15.2%。在經濟社會較快較好發展的同時,山東經濟社會發展中也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經濟的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産業層次和素質偏低,自主創新能力不強;體制性障礙依然存在,市場化程度不夠高;城鄉和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生態環境比較脆弱;社會建設和管理滯後,存在一些不穩定因素;城鄉部分群眾生産生活還比較困難,就業再就業壓力較大。我們要居安思危,始終保持清醒頭腦,既看到成績、更看到差距和不足,既看到有利條件、又看到不利因素,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更加紮實的工作作風,把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落到實處。

  二、自覺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指導實踐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要結合本地實際,理清發展思路,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增強發展後勁,切實把經濟社會發展轉到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軌道上來。

  著眼科學發展,創新發展思路。科學制定奮鬥目標和工作思路,是推進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的重要前提。根據中央要求和省八次黨代會精神,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山東省委于2003年6月召開工作會議,明確提出了“一二三四五六”的發展目標和工作思路。“一個總目標”,就是建設“大而強、富而美”的社會主義新山東。“兩個提前”,就是力爭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前基本實現現代化。“三個階段任務”,就是分三步實現發展目標。“四大戰略”,就是大力實施科教興魯、經濟國際化、城市化和可持續發展戰略。“五項工作方針”,就是堅持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堅持用市場經濟的手段抓經濟工作,堅持用創新的精神培植發展新優勢;抓住觀念更新、機制轉換、結構調整等關鍵環節;突出發展外經外貿、高新技術、民營經濟;努力促進農民增收、就業增加、財政增長;加強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諧社會建設。“六個方面變化”,就是實現經濟運行質量有新的提高,發展後勁有新的增強,城鄉建設有新的進展,投資環境有新的改善,群眾收入有新的增長,機關作風有新的改進。根據新起點、新階段提出的新要求,去年召開的山東省八屆十一次全委會議和全省經濟工作會議進一步提出,更加注重速度和結構、質量、效益、後勁相統一,更加注重節能降耗和減少污染,更加注重依靠科技進步和體制創新,努力推動由經濟大省向經濟強省轉變,由經濟增長方式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由抓好經濟發展向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轉變。

  加強“三農”工作,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生産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重大歷史任務。山東作為農業大省,有基礎、有條件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方面步子更大一些,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發生根本性變化。我們按照胡錦濤總書記“兩個趨向”的重要論斷,堅持統籌城鄉發展,認真貫徹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堅定不移地落實中央一系列支農惠農政策,堅定不移地穩定糧食生産,堅定不移地調整農業結構,堅定不移地統籌城鄉就業,堅定不移地加大對農業和農村的投入,分類指導,因地制宜,積極穩妥,推動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由抓好農村經濟向城鄉統籌、工農聯動、城鄉聯動轉變。

  優化經濟結構,培植“三個亮點”。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優化,要把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作為根本措施。從山東實際出發,主要是抓好外經外貿、高新技術和民營經濟“三個亮點”。大力實施經濟國際化戰略和“走出去”戰略,努力提高利用外資的水平和質量,加快外貿增長方式轉變,全方位高水平擴大對外開放。突出抓好傳統産業改造、高新技術企業發展、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建設,提高高新技術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力發展民營經濟,放開進入領域,加大扶持力度,鼓勵做大做強做好。

  統籌區域發展,實施“三個突破”。統籌區域協調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是發揮區域優勢、增強整體合力的現實需要。從山東東中西發展不平衡考慮,實施了“突出發揮青島龍頭帶動作用,東部突破煙臺,中部突破濟南,西部突破菏澤”的區域發展戰略,帶動全省聯動協作、整體推進、競相發展。鼓勵青島站在新起點、瞄準大目標、實現新發展。支持煙臺加快改革開放步伐,進一步發揮優勢,形成新的強有力的增長點。充分發揮濟南作為省會中心城市的優勢,加快城市規劃建設,大力發展省會經濟和總部經濟,全面提升省會形象,省城面貌發生重大變化,濟南城市圈正逐步形成。把加快菏澤發展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大對口幫扶力度,實施“百個項目進菏澤”、“農村勞動力西輸東接”,增強其經濟社會發展活力。堅持促強扶弱帶中間,加快全省縣域經濟發展。

  強化自主創新,建設創新型省份。自主創新能力是推進産業結構調整、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在指導經濟發展中,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科學技術發展的戰略基點,實施高新技術帶動、大企業名牌帶動、自主知識産權帶動戰略,著力提高原始創新能力、集成創新能力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創造社會輿論環境、體制機制環境、政策人才環境,努力建設創新型省份。著力培植一批支柱産業、一批大型企業集團、一批知名品牌,積極推進膠東半島製造業基地建設,做大做強汽車、船舶、食品、紡織服裝、石油化工、家電、電子信息七大産業鏈,建設製造業強省。

  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節能降耗、節約資源既是緩解資源供求矛盾的重大舉措,也是從源頭上減少污染、改善生態環境的重要途徑。強化環境保護意識,堅持把資源利用、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情況作為考核分析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做到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可持續發展。積極開展循環經濟試點,鼓勵企業循環式生産,推動産業循環式組合,建立企業、行業、社會“點、線、面”相結合的循環經濟體系,逐步形成節約型的生産方式和消費方式。

  注重發展實效,促進“三個增加”。推動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增加財政收入、增加就業崗位、增加農民收入,作為維護和發展群眾利益、使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的重要舉措。強調善於理財、聚財、用財,大力培植財源,實現財政收入的快速增長。

  加快推進改革,完善體制保障。深化改革是實現科學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消除體制機制性障礙的必由之路。山東省遵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積極推進關鍵環節和重要領域的改革,為經濟社會發展增添新的活力。按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要求,大力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加快省屬企業股份制改造,建立和完善國有資本有進有退、合理流動的機制,國企改制面達89.6%以上,國有中小企業改制基本完成,國有大企業投資主體多元化步伐加快,國有經濟控制力進一步增強。把發展服務業作為推動改革發展的重要環節來抓,進一步完善體制機制,努力在發展金融保險證券業、現代物流業、科技教育衛生事業、餐飲服務旅遊業、文化産業、信息和社會仲介服務業上實現新突破。加快政府管理體制改革,減少和規範行政審批,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提高行政效率,建設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同時,在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領域市場化改革、財稅體制改革、價格體制改革、農村配套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新的進展。

  建設平安山東,構建和諧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既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保障。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要求,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積極推進物質基礎、平安山東、民主法制、社會事業、民心工程、文明山東、生態環境、黨的先進性“八大建設”,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堅持從群眾最關心、最現實、最直接的問題入手,努力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重點幫助群眾解決生活、就醫、住房、子女上學等方面的實際問題,著力解決土地徵用、城鎮房屋拆遷、企業重組改制和破産中損害群眾利益及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抓好“三條保障線”的銜接,加強社會保險和社會救助工作,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認真做好群眾信訪工作,建立健全群體性、突發性事件的應急處置機制,切實抓好安全生産,維護社會穩定。

  三、切實提高貫徹科學發展觀的能力和水平

  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必須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加強和改進對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領導,提高貫徹科學發展觀的能力、駕馭全局的能力、處理利益關係的能力和務實創新的能力。

  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提供堅強保證。紮實開展保持共産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堅持突出學習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這個主題,突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這個要求,突出取得實效這個關鍵,努力實現黨員精神面貌有新變化、黨組織狀況有新變化、各項工作有新變化,建立健全長效機制,真正成為群眾滿意工程。抓好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選好配強各級領導班子,推進幹部交流和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形成正確的用人導向,激勵各級幹部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弘揚求真務實精神,大興求真務實之風,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努力從源頭上遏制腐敗行為的發生。

  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提供重要條件。牢牢把握正確輿論導向,大力宣傳科學發展觀,總結推廣先進經驗和典型,營造健康向上的輿論環境,進一步形成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的濃厚氛圍。倍加顧全大局,倍加珍視團結,倍加維護穩定,加強領導班子內部、幾套班子之間、新老幹部之間、上下級之間的團結協調,營造團結奮進的工作環境,形成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強大合力。加快推進各項改革,營造高效協調的體制環境,激發發展活力,提高工作效率。完善市場監管體系和社會信用體系,營造誠信法治的市場環境。建立健全新形勢下人民內部矛盾處理機制、社會治安防控機制、安全生産保障機制、維護社會穩定責任機制,營造穩定和諧的社會環境,確保社會穩定。

  建立完善“三個體系”,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提供制度保障。從2003年開始,山東省委致力於建立決策目標、執行責任、考核監督“三個體系”,把目標績效管理引入經濟社會發展,用制度機制激發各級幹部的積極性,確保各項工作的推進和落實。一是建立決策目標體系。決策目標充分體現以人為本,注重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健全領導、專家和群眾相結合的重大問題決策機制,保證各項決策和工作部署更好地體現群眾意志。二是建立執行責任體系。注重統籌兼顧、配套聯動,層層分解科學發展的目標任務,形成主體清晰、責任明確的執行體系。三是建立考核監督體系。加強對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的經常性考察,注重考核的制度化、規範化。在考核工作中,不僅看規模數量,更看質量效益;不僅看産出增加,更看消耗降低;不僅看當前發展,更看長遠後勁;不僅看城鄉變化,也看生態環境改善;不僅看經濟社會發展指標,還看社會穩定狀況;不僅看物質文明建設,還看精神文明建設;不僅看改革發展穩定,還看黨的建設和領導班子建設。

  “十一五”時期是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關鍵時期。實現“十一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最根本的是要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深入貫徹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胡錦濤總書記視察山東時的重要講話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著力在促進又快又好發展上下功夫,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實現新發展,努力建設“大而強、富而美”的社會主義新山東。(張高麗)

 
 
 相關鏈結
· 解讀國務院關於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決定
· 必須建立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綜合評價體系
· 胡錦濤考察豫贛鄂 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發展全局
· 曾培炎論述理解《建議》基本思路落實科學發展觀
· 落實科學發展觀 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取得新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