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政務互動>> 建言議政
 
四川省省長張中偉:努力建設旅遊經濟強省的思考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10月09日   來源:人民日報

通過發展帶動性強的産業促進全面發展

    主要觀點

    大力發展帶動性強的産業,對於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旅遊業綜合性強、關聯度高、帶動面廣。促進旅遊業的發展,有利於擴大內需、調整産業結構,有利於增加就業、拓寬群眾增收渠道,有利於弘揚優秀文化、促進社會進步,有利於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和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對於四川省而言,著眼全局、結合實際進行科學謀劃,圍繞關鍵環節強化措施、抓好落實,在實踐探索中積累經驗、提升認識,是培育壯大旅遊業、促進旅遊資源大省向旅遊經濟強省轉變的必然選擇。

    在把握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基礎上,大力發展基礎較好、帶動性強的産業,對於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四川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立足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確定了建設旅遊經濟強省的目標,並制定了一系列推動旅遊業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促使旅遊業成長為頗具活力的重要支柱産業,其帶動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作用初步顯現。

    科學謀劃促發展

    著眼全局謀劃旅遊業發展。著眼于擴大內需、調整産業結構,將發展旅遊業作為加快服務業發展的推動器和調整産業結構的聯動器,促進餐飲、酒店、運輸、商貿、娛樂等相關行業的發展;著眼于擴大就業、增收富民,通過發展旅遊業,為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勞動力提供就業崗位,拓寬群眾增收渠道;著眼于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將開發老少邊窮地區豐富的旅遊資源作為改變其落後面貌的切入點和突破口;著眼于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圍繞建設長江上遊生態屏障的目標,把發展旅遊業與實施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退牧還草等生態工程結合起來,大力發展生態旅遊,以生態旅遊的效益支撐生態環境建設,以生態環境建設的成效推動生態旅遊的發展;著眼于弘揚優秀文化、促進社會進步,通過發展旅遊業,充分展示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有效傳承積澱深厚的歷史文化,大力弘揚光輝燦爛的革命文化。

    結合實際謀劃旅遊業發展。從發展階段看,四川省目前正處於從工業化初期向中期過渡的階段。在這一階段,隨著城鄉居民收入的穩步增長,旅遊開始進入大眾消費時代。生態環境、交通設施和人民生活的改善,為旅遊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從資源稟賦看,四川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在國內外市場上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需要把發展旅遊業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位置,促使其儘快成長為充滿活力的支柱産業。

    根據産業特點謀劃旅遊業發展。把握旅遊業的本質特徵,遵循旅遊業的發展規律,是加快旅遊業發展的基本要求。根據旅遊業綜合性強、關聯度高、帶動面廣的特點,四川省把發展旅遊業與擴大內需、增加就業、解決“三農”問題、推進老少邊窮地區脫貧致富、保護生態環境、擴大對外開放相結合,促進旅遊業與相關産業協調發展;根據旅遊業競爭性強、市場化程度高的特點,將培育市場主體作為工作重點,積極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合理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旅遊開發。

    圍繞關鍵抓落實

    在培育壯大旅遊産業的過程中,四川省注意圍繞關鍵環節,強化措施,抓好落實,努力促進旅遊資源大省向旅遊經濟強省轉變。

    實施“兩大戰略”。為了加快旅遊業發展,四川省積極實施政府主導型發展戰略和旅遊精品發展戰略。實施政府主導型發展戰略,突出抓了三個重點: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形成黨政全力推動、部門密切配合、上下整體聯動的旅遊工作格局;二是開好旅遊發展大會,完善基礎設施,改善生態環境,增強城市功能,提升服務水平;三是抓好旅遊發展規劃編制,制定全省各市州、重點縣的旅遊發展規劃和五大精品旅遊區(峨眉山國際旅遊區、大九寨國際旅遊區、臥龍中華大熊貓生態旅遊區、都江堰—青城山生態文化旅遊區和三星堆古跡遺址文化旅遊區)的建設方案,注重維護規劃的嚴肅性,堅持先規劃、後建設。實施旅遊精品發展戰略,就是以“五大世界遺産”為支撐,精心打造五大精品旅遊區。

    抓住“兩條主線”。一條主線是大力發展生態旅遊。以世界自然遺産、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和地質公園為載體,初步形成以森林觀光、避暑、度假、科研和環境保護為主要內容的生態旅遊發展格局。尤其是發展以“農家樂”為品牌的鄉村旅遊,開闢增加農民收入、推進新農村建設的新途徑。另一條主線是突出發展文化旅遊。以世界文化遺産、歷史文化名城、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博物館、紀念館為重點,推出以三星堆、金沙遺址、都江堰為代表的古蜀文化旅遊,以武侯祠、劍門關、閬中古城為代表的三國文化旅遊,以藏羌文化、康巴文化、彝族文化、摩梭文化為代表的民族文化旅遊。此外,積極發展紅色旅遊,著力打造“偉人故里”、“長征豐碑”、“川陜蘇區”三大紅色旅遊品牌。

    營造“兩個環境”。在硬環境建設方面,圍繞旅遊發展的重點區域,在路網規劃、項目建設、資金安排上對旅遊項目實行傾斜。設立旅遊交通專項資金,建立以成都為中心、由通達全省各主要旅遊城市和旅遊景區的高等級公路和鐵路網絡構成的旅遊交通網絡,改善旅遊資源富集的民族地區“蜀道難”的狀況。在軟環境建設方面,加強旅遊法制建設,制定《四川省旅遊管理條例》、《四川省旅遊服務質量管理條例》等法規;完善政策措施,出臺《關於加快培育支柱産業,建設旅遊經濟強省的決定》等一系列文件,制定旅遊交通安全、線路設計、景區景點、購物場所、宗教場所和賓館餐廳等方面的管理辦法;整治旅遊市場,開展旅遊綜合執法,建立旅遊市場綜合治理長效機制。

    開拓“兩個市場”。把市場開拓擺在旅遊工作的重要位置,以旅遊整體形象宣傳為重點,以主要客源市場開發為突破口,努力開拓境外、省外兩個市場。一是大力開發境外旅遊市場。出臺《關於加快入境旅遊發展的意見》,深度開發港澳臺市場,全面提升東南亞市場,鞏固穩定日韓市場,大力開拓歐美市場;利用泛珠三角(9+2)區域合作的契機,加強川港、川澳旅遊合作;加大赴海外的宣傳促銷,與國際知名旅遊集團簽署互送客源的協議。二是積極拓展省外旅遊市場。按照“穩定周邊市場、強化沿海市場、突出三大龍頭市場(北京、上海、廣州)”的開發思路,與周邊省市區共建無障礙旅遊區,與國內主要客源地簽署互送客源協議。

    總結經驗上臺階

    培育壯大旅遊業的過程,是在實踐中不斷深化認識、在深化認識中不斷創新、在創新中不斷發展的過程。經過實踐探索,四川省積累了推動旅遊業發展壯大的初步經驗。

    更新觀念,提高認識。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以遊客滿意為目標,以提高旅遊的公眾參與度為基礎,以推進旅遊人才資源向人才資本轉變為關鍵,針對不同遊客的需要開發旅遊産品,努力創造充滿人文關懷的旅遊環境。樹立發展精品旅遊的理念,按照國際標準打造旅遊精品,努力做到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水平管理、高質量服務。樹立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將實現旅遊資源的有效保護和永續利用作為促進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逐步建立起生態型、環保型旅遊産業,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環境效益的有機統一。

    加強領導,統籌協調。適應旅遊業綜合性強、關聯度高的特點,建立強有力的旅遊工作組織協調機構,加強地區、行業、部門之間的配合與協作,形成全社會共同發展旅遊業的局面。把完善旅遊政策法規作為推動旅遊發展的重要保障,把實際工作中好的經驗和做法上升為政策措施,把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上升為地方性法規,建立比較完善的旅遊政策法規體系,充分發揮其規範、引導和推動旅遊業發展的作用。

    創新體制,完善機制。著力培育旅遊市場主體,鼓勵大企業、大集團投資旅遊業,參與國有旅遊企業改組改造,形成內外資並進、國有和民營並舉、市場配置旅遊資源的新機制。創新旅遊市場宣傳促銷方式,形成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各方聯合、市場化運作的宣傳促銷工作格局,提高四川旅遊的知名度。創新旅遊投融資體制,以項目為載體,以資産為紐帶,組建旅遊投資開發公司,形成投資主體多元化、融資渠道多樣化、運作方式市場化的新體制。創新旅遊發展模式,遵循旅遊業發展規律,探索具有當地特色、適應市場需求的旅遊發展模式。

    整體推進,重點突破。整體推進,就是使旅遊發展規劃與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相銜接,與環境保護、城市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相協調,把旅遊業的發展與經濟結構調整、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相結合,與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退牧還草等生態工程相結合,與弘揚革命文化、傳承民族文化、保護歷史文化相結合,形成旅遊業與其他産業良性互動、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態勢。重點突破,就是集中力量規劃建設五大精品旅遊區,建成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旅遊目的地,以之帶動全省旅遊業快速發展。

 
 
 相關鏈結
· 長三角整合旅遊資源 開始形成"黃金旅遊經濟圈"
· 中外專家表示文化遺産保護與旅遊經濟應和諧發展
· 江西紅色旅遊經濟持續升溫旅遊綜合收入達62億元
· 山東省旅遊發展大會召開 努力建設旅遊經濟強省
· 節日期間各地旅遊經濟熱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