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政務互動>> 建言議政
 
SCI,難道真的已經成為阻礙科技發展的雞肋?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10月24日   來源:光明日報

    曾幾何時,SCI作為科技評價體系中一項與國際評價體制接軌的量化標準,備受讚譽。然而,現在這個曾經的“創舉”受到的非議似乎越來越多,質疑、反對甚至要求取消的聲音不絕於耳。SCI,難道真的已經成為阻礙科技發展的雞肋?

    SCI是由美國一家科技情報機構創立的文獻檢索系統,著重收錄有較大影響力的美國本土基礎研究核心期刊,後來發展到收錄世界各國核心英文期刊。上世紀80年代,南京大學首先引入SCI論文數作為校內科研産出評價體系中的重要標準之一,後來被國內各高校和科技界廣泛採用。

    追溯SCI論文數成為科研考核量化標準的歷史,我們不難看出,從某種程度上講,SCI“逼迫”著中國科學家向國際核心學術期刊投稿,把自己的科研成果放到國際科學大展臺上,接受全世界科學家的評判。正如一位科學家所説:“這是中國科學家走向國際的必由之路。”應該説,SCI論文數和引用次數作為科技産出成果評價的一個量化標準,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國科技界與世界同行的交流,對提高我國科學技術水平起到了積極作用,對推動中國科學技術,特別是基礎科學與國際接軌至關重要。

    有人把“美國科學家也不是都知道SCI”作為中國也必須取消SCI的理由,這是脫離了背景。SCI是美國人研發的,著重收錄的是美國和歐洲的核心期刊。對大多數美國科學家來説,只要他們在這些期刊上發表了文章,自然就會被SCI收錄,所以這個標準對他們來説意義不大;而面對這些國際英文期刊,中國科學家刊發科研論文的難度可想而知,中國的學術期刊能被認可為國際核心期刊並被SCI收錄的比例很小。因此,假如中國學者能像美國學者一樣“人人都有SCI”,那時不用反對,SCI論文數自然會退出科技評價體制的歷史舞臺。

    但我們也不能不面對這樣一個尷尬的事實:在單純追求數量的指揮棒下,不少單位將SCI由“標準之一”變成“唯一標準”,“重獎”的鼓勵使充滿趣味的科學探索變成了“機械化應試”,甚至催生了“損質保量”、“一稿多投”等學術不良現象。

    其實,像其他標準一樣,SCI也有自身的局限性。首先,SCI更側重反映核心期刊的文章收錄情況,並不能完全、準確地反映文章的質量。簡單地説,某雜誌被SCI收錄,刊登在該雜誌上的文章就全被收錄到SCI中,但雜誌中的文章水平可能參差不齊。其次,SCI側重於反映一些共性和前沿性的基礎科學研究領域,對生態環境保護、地理等一些地域特色較強的科研成果關注不夠。這些研究的中國特色很強,雖然對我國發展意義重大,但在國際上不具備廣泛性,屬於“偏門”、“冷門”,很難在國際核心期刊上發表。因此,用SCI論文數來評價這些科研領域的成果産出和價值是不合適的。

    應該説,到目前為止,SCI還是科技評價體系中重要的量化標準之一,但在不同的領域應該表示為不同的權重,應該通過“同行評議”等方法不斷完善科技評價體系。換個角度來看,在科技界並不存在一個完美的評價體系,只有不斷完善,不斷調整,才能建立適應現實情況的科技評價體系。通過多年的實踐,SCI在現實的科技評價活動中不斷暴露出一些問題,這其實是正常現象。問題是:SCI是不是到了該一棒子打死的地步?如果沒有了SCI,現在是不是有了更好的評價標準?熱議SCI這件事的積極意義在於:對於科研管理部門來説,是為科研管理工作提了個醒——科研評價是一件複雜的管理工作,要有“標準”,但不能“唯標準既是”(標準是量化的表格,但科學不是填空題,不能用“大一統”的方式來對待);而對科研工作者來説,既然走上科學之路,就要堅守科學的誠信道德,踏踏實實做學問,不要只顧追求短期的個人利益,發表論文數是表現的一個方面,而對於你真實的科研能力,同行在心目中是有標準的。

    眾説紛紜SCI已持續有些時日了。其實,人們對SCI的詬病不過是要求改革,或者説完善現行科技評價體制的情緒宣泄。也許平息這場曠日持久爭論的最好方法,就是儘快完善和調整科技評價體制,使之與時俱進。科技部近年來對於改進科研評價工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相信通過一系列改革措施,畸形的SCI現象會得到改觀。(齊 芳)

 
 
 相關鏈結
· “十五”我國國際科技論文數量與專利申請量大增
· 湖北副省長:高校人才評價標準切莫唯“論文”論
· 解讀上海財大碩士學位與發表論文脫鉤規定的出臺
· 各方討論:拿碩士學位必鬚髮表論文嗎
· 2004年度我國國際科技論文數量保持世界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