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政務互動>> 權威訪談
 
中央財大劉桓:兩稅合併不會影響外商投資積極性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11月13日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長期以來,我國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和《外商投資企業和國外企業所得稅法》兩套稅制,對外資實行優惠政策。近年來,“兩稅合併”的呼聲不斷高漲,為各方普遍關注。就這一問題,記者獨家專訪中央財經大學稅務學院副院長劉桓教授。

    “兩稅合併”時機成熟

    問:您認為目前“兩稅合併”的時機是否成熟,為什麼?

    答:我認為“兩稅合併”的時機早已成熟。加入世貿組織後,中國的稅收應與國際接軌,所謂接軌一方面指按照國際標準來擬定,另外就是內外資企業所得稅應當統一。如果內外資企業所得稅不統一,就會形成對內資企業的“稅收歧視”,這很不公平。目前外資企業50萬家左右,內資企業約3300萬家,內資企業的稅一般都比較重。因而,進行稅改勢在必行。

    目前是我國稅收和財政增長比較快的一個時期,稅收增長速度將超過25%,去年稅收3萬億元,今年有望達到3.8萬億元。這樣的大背景為“兩稅合併”提供了絕佳的時機。

    此外,經過多年的研磨,我們已經尋找到了一套可行的解決“兩稅合併”過程中矛盾和問題的辦法。

    不會引發大規模撤資

    問:大家好像將爭論的焦點集中在了對外資的影響方面。您認為“兩稅合併”會對中國吸引外資造成怎樣的影響?

    答:目前“兩稅合併”遲遲無法出臺的最大障礙是,一些涉外企業和相關部門擔心“兩稅合併”會影響外商在中國投資的積極性,甚至會引發外商撤資另作他投。如果在實施過程中注意保護外資企業的正當權益,我認為外商大規模撤資的情況不會發生。

    在20年前,我們對外資進入中國的原因進行調查。他們一是看重中國廉價的勞動力和原材料,二是看到中國提供的各種優惠政策。進入本世紀,我們再次就此進行調查,第一位的因素是中國成熟的市場環境,第二位是勞動力和原材料方面的價格優勢,第三位是政府辦事效率提高,第四是基礎設施完善,第五是中國龐大而富有潛力的市場;而此時,優惠政策已經降為第六第七位的因素了。

    由此可見,外資已經不會把稅收優惠看得那麼重要。

    促進外資調整投資結構

    問:“兩稅合併”會對外資企業産生多大影響?在稅收政策調整過程中如何保護外資企業的正當權益?

    答:“兩稅合併”後企業整體稅負將下降。目前內資企業稅負為33%,外資企業在經濟特區的稅負為15%,在沿海開放城市為24%,外資企業多數集中在這些沿海地區和開放城市。在內地的外資企業主要分佈在高新技術開發區,如果本身是高新技術企業也享受15%的稅負。

    “兩稅合併”後,統一稅法中規定的稅負可能是25%左右。受影響比較大的是身處經濟特區的非高新技術外資企業,稅負由15%提高到了25%,這類企業大約有10萬家,佔在華外資企業的1/4左右。

    事實上,我們已經找到了行之有效的方法保護外資企業的正當權益。“兩稅合併”將會為外企提供一個過渡期,過渡期可能在5年以上。如果外企在過渡期之後仍想享受稅收優惠,應及時地調整在華的投資結構和生産結構。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我國目前正在向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發展模式努力,這是“兩稅合併”的大背景,稅收是促進企業轉型的一個非常有利的催化劑。

    符合産業政策仍有優惠

    問:您認為“兩稅合併”會對中國的産業結構和外資結構産生怎樣的影響?外資應當怎樣適應這一重大的稅收政策調整?

    答: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稅收已成為政府干預經濟的主要手段、調整産業結構的重要杠桿。政府公佈産業政策,明確了某行業高稅,另外行業低稅。那麼企業出於降低外部成本的考慮,自然會撤出高稅領域投向低稅領域。

    目前我國在稅收方面是普惠制,主要以身份來確認——只要是外資企業就低稅負,而同樣區域同樣類型的內資企業卻高稅負。這種“稅收歧視”不符合現代國家經濟調整的基本要求。“兩稅合併”是向稅收特惠制發展,不看身份而是看重企業的生産經營行為,比如那些高能耗高污染的企業,不分內外資,政府將一律對其高稅,提高成本門檻,將一部分資金擠出,進而推動産業結構的變化。

    “兩稅合併”並非簡單的稅法統一,而是意味著我國在政策方面的重大調整。外資企業不能僅僅盯在15%到25%這樣簡單的數據變化上。如果企業的經營行為更為符合國家的産業政策,那麼仍可享受15%乃至更低的稅收優惠,目前相關的辦法正在醞釀之中。外資企業關注稅改,應將目光投向中國産業政策的調整上。

    根據目前透露出來的信息,內外資所得稅統一後的稅法對先進的技術企業和先進的創業行為會有比現在更大的優惠力度。我認為,外商今後在中國優先發展的領域內投資,所獲得的稅收優惠將絕對不在今天之下。

    “兩稅合併”也會對我國引進外資的結構産生影響。由於政策導向十分明顯,可以預見,能夠為我們帶來新技術、先進觀念的外資,那些投向高新技術領域的外資將會在引資結構中增加比例;由於對外資稅收普惠制的取消,那些高能耗、高污染領域內活動的外資在中國的生存空間將變小。

    有利對外資稅收徵管

    問:目前有數據估計,我國“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賬面統計數字中有相當部分實際上是回流的假外資,您認為“兩稅合併”會對抑制假外資有怎樣的作用?

    答:內外資企業在稅負方面不平等,會誘使一些內資企業變成假外資來逃稅。這種優惠不取消,就會有人想方設法攫取不該得的利益。“兩稅合併”後,“假外資”將無法再打著外資的旗號來逃避稅收,因而“兩稅合併”有利於我國對外資企業的稅收徵管,對凈化稅務環境將有很大的積極意義。

    當然“兩稅合併”也是有一定風險的。首先,如果對中國的政策不能充分理解的話,一部分準備進入中國的外資會持觀望態度。但是真正高端的企業不會如此,他們更看重的是投資環境,這一點上中國更具吸引力,外資觀望也不會是長期的。

    其次,“兩稅合併”後,由於企業整體稅負會降低,政府稅收可能會暫時減少,增長趨勢會暫時放緩,粗略計算,大約一年減少幾百億元。如果財政支出運籌得當的話,對我國整體財政不會造成太大影響。(殷新宇)

 
 
 相關鏈結
· 內資企業所得稅允許扣除計稅工資標準調到1600元
· 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於調整企業所得稅工資支出稅前扣除政策的通知
· 企業所得稅新納稅申報表7月全國統一使用
· 深圳:外企減免稅期間也要申報企業所得稅
· 2005年我國企業所得稅收入額首次突破4000億元
· 關於規範匯總合併繳納企業所得稅範圍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