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政務互動>> 建言議政
 
國研中心夏斌:應採取對策解決全球經濟失衡問題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11月23日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美國靠借資金維持經濟增長

    讓發展中國家承擔責任欠妥

    美國應該調整政策負起責任

    亞洲加快貨幣合作穩定經濟

    當前,全球經濟失衡的基本現象是:全球儲蓄供大於求。作為世界第一大國的美國,已由過去的資本凈輸出國變為資本凈輸入國,源源不斷地向發展中國家和石油輸出國借入資本,以維持貿易和經濟的增長。在這過程中,引發了美國與中國、與其他國家的貿易、匯率的多種爭端。

    對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分析,美國學術界有截然相反的兩種解釋。一種觀點認為是因為美國儲蓄率持續下降,經常項目長期惡化,是美國自身的原因;另一種觀點更多的是體現美國官方學者的觀點,認為全球國際資本流動格局發生了變化,是由於發展中國家為了應對全球危機,出口導向型的經濟增長積累了過多的美元儲備,支持或者導致了美國鉅額赤字的形成,是非美國因素造成的。言外之意,全球經濟失衡,主要是發展中國家因素造成的。

    我認為,美國靠借發展中國家資金維持其經濟增長,一些發展中國家不管出於什麼目的,持有較多的美元儲備又投資美國市場,這種現象不是原因是結果。可以説,目前全球經濟失衡狀態能繼續維持,正是靠著美國的資本借入額和發展中國家的資本借出額的基本恒等(暫舍石油美元因素)。因此全球經濟失衡中誰為因,誰為果的因果之爭,如同雞生蛋和蛋生雞的關係,簡單從現象看,難以分辨。

    但是退一步講,在當今世界各國經濟實力明顯不平等的情況下,在美國一國GDP佔全球GDP三分之一的情況下,解決此不平衡,要求弱勢方的發展中國家冒著金融動蕩、社會不穩定的風險,單方面加快放棄各種金融自由化限制和匯率限制,同時美國通過貿易保護主義政策以減少發展中國家出口,減少美元儲備,似乎不太公平。第一,發展中國家積蓄較多的美元儲備,是前十年頻頻爆發的金融危機買來的教訓,為此一些國家已付出了沉痛的代價,是當前不健全的國際貨幣體系下金融弱國的不得已行為。即使要改變這種狀況,也應容許有一個逐步的過程,並且必須保持改革中的國家其經濟政治社會的基本穩定。否則,金融危機頻繁爆發,只有加快全球南北間的矛盾,使世界經濟的發展更加動蕩、更加不穩定。第二,如果要求短時間內以出口為導向的發展中國家和石油輸出國迅速減少出口,減少持有美元,加大進口速度,加大本國投資,可以設想,美國經濟根本不可能維持目前相對較低的利率和較高的增長率,美國的失業問題、社會矛盾將更加尖銳。一句話,對美國也是不利的。

    綜上所述,為了從根本上解決全球經濟失衡,維持世界經濟的穩定增長,我國應採取相應對策。

    呼籲持有較多美元儲備的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國家,要加快國內結構調整與改革,發展內需;根據各國狀況,盡可能加快金融自由化進程,發展雙邊、多邊貿易合作。特別是亞洲各國的雙邊、多邊貿易合作和貨幣合作(重點是中、日、韓)。

    督促美國作為第一大國對解決全球經濟失衡負起大國責任。在當今世界,只有大國的作為才能對推動解決全球失衡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美國首先應加快自身政策調整,適當讓渡一些利益,以緩解世界經濟矛盾。美國政府的美元政策,不能一味追求美國一國經濟政策目標,要有大國姿態,要負起世界大國責任,負起世界主要貨幣發行國的責任,盡可能考慮和追求全球經濟的穩定發展。

    在目前以美元為主的國際貨幣體系下,倡議亞洲各國在加快貨幣合作中,盡可能減少美元匯率過度波動對亞洲各國經濟穩定增長的負面影響。

    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大國,又是一個發展較快、世人關注的國家,毫無疑問有責任維持和推動世界經濟的穩定增長。因此,一方面在自身發展中要加快改革,包括逐步推進匯率形成機制的市場化改革。另一方面,在遵守世貿組織等相關國際組織規則的同時,要主動與世界各國緊密合作,建立戰略互信,在迎接世界經濟格局變化中的各種新挑戰中,積極參與,共謀方略,前瞻性地維護中國的發展利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 夏  斌)

 
 
 相關鏈結
· 國研中心夏斌:調整出口導向戰略 平衡國際收支
· 國研中心金融所夏斌:改制重在完善公司治理結構
· 人民銀行行長呼籲各國共同解決全球經濟失衡問題
· 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談全球經濟和貿易面臨的挑戰
· 科技部部長徐冠華出席世界經濟論壇中國企業分會
·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答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