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政務互動
 
退耕還林新政策惠及億萬農民 經濟生態效益顯著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9月12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9月12日電(記者江國成、張毅)國務院最近決定安排2000多億元資金,用於今後8年延長退耕還林補助期限,鞏固退耕還林成果,解決退耕農戶長遠生計問題。這項新政策將使中西部地區1.24億農民直接受益,對加快中西部地區生態建設,促進當地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影響深遠。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王金祥12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黨中央、國務院最近作出完善退耕還林政策的重大決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它有利於加強我國的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維護國家生態安全;有利於改善農民生産生活條件,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利於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加快中西部地區發展;有利於推進扶貧開發,更好地解決民生問題。

    退耕還林工程是我國政策性最強、投資最大、涉及面最廣、群眾參與程度最高的一項生態建設工程。工程自1999年開始試點,2002年全面啟動。實施範圍涉及25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3200多萬農戶、1.24億農民。

    全國已完成退耕還林造林1.39億畝、荒山荒地造林2.05億畝、封山育林0.2億畝,改善了中西部地區的生態環境。退耕還林以來8年間,通過大規模還林還草,工程區森林覆蓋率平均提高2個百分點以上,其中,內蒙古提高近4個百分點,陜西延安提高約25個百分點。水土流失和風沙危害明顯減輕。

    退耕還林不僅改善了當地農民的生存條件,也讓老百姓看到了致富的希望。革命老區延安在退耕490余萬畝後,加快開發蘋果、紅棗等優勢農産品,並通過新修農田、發展節水灌溉等措施,使全市糧食總産量從以前正常年份的6億公斤左右提高到2005年的近7.5億公斤,農民人均純收入由1998年的1356元增加到2005年的近2200元。

    雖然退耕還林工程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是鞏固退耕還林成果、解決退耕農戶長遠生計問題的任務依然十分艱巨。工程區生態環境雖有局部改善,但仍十分脆弱,穩定性還比較差;退耕還林工程營造的林木大多還處在未成林或幼林階段,短期內難有經濟效益;退耕農戶大多還缺乏增收的門路,解決長遠生計問題的長效機制尚未建立。

    隨著退耕還林補助政策陸續到期,如果停止錢糧補助,部分退耕農戶的生活會受到很大影響,一些農戶將重新返貧,退耕還林成果很難鞏固。

    對此,黨中央、國務院作出了完善退耕還林政策的決定。這既是鞏固生態建設成果、解決退耕農戶當前生活困難和長遠生計的重要決策,也是加強“三農”工作、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大政策。

    在今後一定期限內,國家將繼續給予退耕農戶適當補助,改善退耕地區基本生産生活條件,統籌實施退耕還林政策和中央支農惠農資金,推進退耕還林地區的農業結構調整、改善基礎設施,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退耕還林新政策對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加快中西部地區的發展意義重大。退耕還林是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大工程,國家新增資金中絕大部分將投入到中西部地區,這將有利於中西部地區鞏固生態建設成果,改善環境、增加投資、擴大消費,促進經濟的持續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

    退耕還林新政策還有利於推進扶貧開發,更好地解決民生問題。退耕還林的補助惠及1.24億人口,大部分人口集中在山區、貧困地區和民族地區,收入與全國平均水平還有較大差距。退耕還林新政策將幫助他們增收致富、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8年來,中央財政已累計投入資金1300多億元,平均每個退耕農戶獲得補助3500元,成為農民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據統計,退耕還林補助總體上約佔退耕農民人均純收入的10%,西部地區400多個縣高於20%。

 
 
 相關鏈結
· 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王金祥就完善退耕還林政策答問
· 全國退耕還林工作會議在長沙召開 賈治邦出席
· 我國完成退耕還林3.64億畝 農戶將繼續享受補助
· 新華快評:鞏固退耕還林成果 完善惠民濟民政策
· 國務院關於完善退耕還林政策的通知
· 寧夏經過退耕還林和退牧還草 生態惡化局面扭轉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