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熱點專題
 
兩會新華時評:堅決制止部門和單位鋪張浪費行為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3月07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3月7日電(記者王炤坤、朱薇)溫家寶總理3月5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一些地方、部門和單位存在嚴重鋪張浪費問題,講排場,比闊氣,花錢大手大腳,奢侈之風盛行,群眾反映強烈。他要求,堵塞管理漏洞,努力降低行政成本,建設節約型政府。

    目前,政府和公務行為的鋪張浪費,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不顧實際需要,大建豪華辦公大樓和樓堂館所,大興“形象工程”,濫佔城鄉土地,甚至舉債建設,形成很大的財政包袱。二是公務消費、公務接待奢侈之風盛行。公務接待不按標準,動輒“燕鮑翅”天價盛宴,出手之闊綽,甚至令外商都吃驚。三是政府採購浪費現象嚴重。政府採購行為中出現的一味追求高檔、重進口輕國內等問題,使政府採購並未實現節約、高效的目的。

    政府和公務行為中的鋪張浪費、奢侈之風,危害甚大。在經濟上,耗費了大量公共財政資金,浪費了社會稀缺資源,致使社會事業投入捉襟見肘;在政治上,損害了幹群關係,腐蝕了幹部作風,影響了政府形象,使奢侈之風蔓延,敗壞了社會風氣。如此鋪張浪費只會讓百姓難以承受,導致百姓不滿。

    政府和公務行為中的鋪張浪費、奢侈之風,根本原因是缺乏制度約束和監督機制。由於無約束或軟約束,使鋪張浪費形成的資金缺口,總能通過財政或其它渠道補上;公務費用是掌握權力的“內部人”行為,一些政府部門總是設法拒絕接受監督,逃避審計、稽查。

    制止鋪張浪費,建設節約型政府,要以完善制度做保障,以執行制度為關鍵。目前,我國公務消費、公務接待雖然有一定制度,但政務成本核算的理念仍顯薄弱。應當在辦公場所、汽車配備、辦公設施、會務接待等方面制定嚴格詳細的標準。加快公務保障的社會化進程,改革和完善政府採購制度,強化政務成本核算,向社會公開公務消費情況,厲行“陽光采購”,接受社會監督。此外,應當將政務成本和公務消費制度執行的情況,列入政府部門負責人和公務員的廉政考核,實行一票否決。

    “一米一粟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恒念物力惟艱。”有了制度的規範和制約,節約型政府才有保障。

 
 
 相關鏈結
· 代表委員審議討論政府工作報告、計劃和預算報告
· 海外媒體關注中國兩會及溫家寶總理政府工作報告
· 兩會特寫:當政府工作報告惠民政策傳到千里之外
· 穩、好、活—從政府工作報告看中國經濟發展趨向
· 香港和澳門多家報紙積極評價溫家寶政府工作報告
· 代表委員議政府工作報告推進教育公平"行勝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