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輿論高度關注中國兩會
盛讚中國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發揮的積極作用和取得的重大成就
期待兩會給世界傳遞新的信心與希望
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和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即將召開,國際輿論對中國兩會給予高度關注,盛讚中國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發揮的積極作用和取得的重大成就,期待兩會給世界傳遞新的信心與希望。
“在過去的2009年,世界經歷了嚴重的金融危機。中國與其他國家一樣在此次危機中面臨巨大考驗與挑戰。但中國很快走出困境,實現了經濟復蘇。這對實現世界經濟的整體好轉具有重要意義。”敘利亞著名學者、自由撰稿人阿裏·巴德萬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所説的這番話,不僅表達了外國學者對中國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發揮的重要作用的肯定,也道出了國際輿論高度關注今年中國兩會的原因。
泰國地方行政管理委員會委員沃拉武對本報記者表示,金融風暴席捲全球,各經濟體都經歷了經濟“寒冬”,中國積極應對,保證了經濟逆勢增長,實現了V型反轉,成為全球最早實現復蘇的國家,令世界矚目。即將召開的兩會將為中國制定明確的經濟發展方向,傳遞新的信心與希望,讓世界期待。
巴德萬認為中國的成功得益於中國現行的符合中國國情的政治體制。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政治協商制度在經歷了長期的實踐後,不斷發展,不斷完善。兩會在中國實現政治穩定、經濟發展、社會和諧、文化復興的過程中功不可沒,是中國人民政治智慧的結晶。
巴基斯坦《每日郵報》總編輯馬克東·巴伯曾經對中國兩會有過直接感受。他説,兩會召開時,在北京與出租車司機、記者和普通民眾交談,你能感覺到,他們非常關心兩會話題,我想這是因為會上討論的事情與他們的生活緊密相關。兩會不僅是與會代表對國家發展和社會民生的大討論,它更為普通民眾表達看法,參與中國的政策制定提供了機會。從他們的表情裏可以看得出,他們對中國這樣一種民主機制是認同和滿意的。對於一個國家和社會而言,只有為公眾提供表達看法的機會,才能不斷進步,中國的發展進步是中國領導人和中國公眾共同努力的結果。兩會不僅是討論國家發展政策的平臺,同時也是傾聽普通公眾訴求的重要渠道,希望通過今年的兩會,中國取得更大的成就。
國際輿論還紛紛從不同角度對今年的兩會予以預測和解讀。印度尼赫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教授康達帕裏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兩會無疑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中國是印度的鄰國,也是印度發展的一個參照體。雖然經歷了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中國與印度的經濟仍保持較快增長,在全球範圍內為抵禦國際金融危機發揮了重要作用。兩會恰好是在全球有望逐漸走出危機之際召開的,中國的經濟發展以及中國提出的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自然也是印度經濟界人士最為關心的。
泰國《世界日報》3月2日用半版對中國兩會進行報道。頭條文章重點關注即將提交兩會討論的政府工作報告,認為中國今年將在加強文化建設、全面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的同時,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泰國《每日新聞》2日在經濟版報道了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狀況,特別關注中國增加對農業和農村的投入、提高農産品價格問題。
美國《紐約時報》3月1日的報道説,投資者將梳理年度政府工作報告,關注中國在經濟恢復穩定後是否有新舉措。美聯社在3月1日的一則報道中説,今年中國召開的兩會正值其實力不斷增長之時。預計中國政府將進一步加大教育、養老和醫療保險的投入,繼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加拿大渥太華中國學會理事哈丁高度評價中國消除貧困的努力。哈丁説,中國領導人每年春節都到農村看望農民,關心他們的生活和農村發展。事實説明,中國正在加強對農村的投入,盡力減少農村貧困。消除農村貧困將是中國對世界的重大貢獻。哈丁説,世界上的確沒有一個國家像中國發展得這樣快,也沒有哪個國家像中國這樣迅速走出衰退。中國走出衰退的法寶是在注重出口的同時,更加努力地開拓國內消費市場,擴大內需。(記者李文政、溫憲、管克江、牟宗琮、孫廣勇、廖政軍、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