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熱點專題
 
代表委員議政錄:“網絡問政”應常態化、制度化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03月11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3月11日電(記者何宗渝、程士華、郭遠明)從溫家寶總理接受中國政府網和新華網的聯合專訪,與廣大網友在線交流,到地方領導開博客聽取民意;從廣東省領導邀網民“灌水”“拍磚”,到“網絡問政”被寫入安徽省政府工作報告,“網絡問政”進入了人們的生活。

    “一方面是領導幹部、政府部門通過網絡了解民生、聽取民意,另一方面是群眾更直接地向領導幹部、有關部門表達自己的訴求,‘網絡問政’適應了雙方的需求,其逐漸興起在情理之中。”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王天凱説。

    近年來逐漸興起的“網絡問政”,無疑是一種集納民智、政府與群眾雙向互動的有效方式。

    “網絡拓寬了民意傳達渠道,便於群眾監督政府,也有利於政府了解民生、民意,改進工作。”全國人大代表、安徽銅陵市委書記姚玉舟説,網絡民意表達是社會公眾意見的重要表達方式。“從一定程度上説,直面網民就是直面群眾,‘網絡問政’就是問政於民。”

    頗具人氣的江西文明網上,有個“民生博客”專欄,有60多位區縣領導幹部的實名博客在此“安家”。去年12月17日以來,江西省崇義縣縣長陸續在博客中就網友所提問題貼了9條細緻的“反饋”,一位網友在回復中説:“縣長真的看了我的留言,還回復了。謝謝。”

    但記者在瀏覽一些地方領導幹部的博客時也發現,“網絡問政”的渠道並沒有得到很好利用。有的留下一封類似開場白的信後便銷聲匿跡,有的地方政府網站設有“市長信箱”“縣長信箱”等,但群眾的意見和建議通常得不到回應。

    “因為各級政府認識程度和重視程度不一樣,確實有一些‘網絡問政’流於形式。”全國政協委員劉鳳之認為,這種狀況應引起重視。

    網絡問政未來如何發展?一些省份的做法和經驗給人以啟示。

    自去年7月廣東省信訪局設立網上信訪辦理處以來,網上信訪影響力不斷增強,成為群眾反映問題的新通道。去年9月在15個廳局建立“網絡發言人”制度後,廣東初步形成了與網民經常性、制度化的網上溝通機制,有效推動了一批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的解決。日前,廣東又有7個廳局加入其中。最近廣東舉辦第三屆網友集中反映問題暨網上信訪事項交辦會,政府部門承諾網上接到的20個問題將在3個月內辦結。

    在安徽亳州,政府專門下發了《關於開展2010年市政府網上在線訪談活動的通知》,要求主要領導和職能部門負責人參與在線訪談,每月舉行一兩期。安徽銅陵則對“網絡問政”進行了制度化規範,要求及時蒐集整理網絡輿情,建立網友留言辦理及回復督辦等制度。

    “使‘網絡問政’制度化、常態化,真正形成長效機制,是‘網絡問政’的發展方向。”劉鳳之委員説。

    姚玉舟代表認為,“網絡問政”不僅要問出實效,還要根據群眾需求的變化和技術手段的進步進行制度創新和形式創新,真正實現群眾“問事于政府”和政府“問政於人民”的良性互動。

 
 
 相關鏈結
· 代表委員:改革要向縱深推進 開放需拓深度廣度
· 代表委員點評解讀居民消費價格等三大關鍵數據
· 代表委員議教育規劃綱要:關係民族未來 順應期盼
· 代表委員談醫改:如何啃下公立醫院這塊"硬骨頭"
· 代表委員深盼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能儘早簽署
· 代表委員:農村環境整治刻不容緩 "以獎促治"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