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研究和臨床實踐早已證明,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常常與天氣條件及其變化有關。以冬春為例,1—3月的天氣特徵不同,常發的疾病也不一樣。
一月份天氣寒冷,常常是年最低氣溫的出現時段,同時由於北方冷空氣勢力強大,空氣乾燥,雨雪較少,我國大部分地區呈現出一種持續“晴冷”的態勢。本月最需要預防的是流行性脊髓膜炎(即“流腦”)。據觀察,在一些人口密集、交通方便、醫療水平一般的城鎮,每隔3—5年發生一次流腦小流行,8—10年發生一次大流行。近年來,隨著流腦疫苗的普遍應用,流腦的發病有了明顯下降,但其危害還並沒有徹底消除,尤其2歲以下的兒童,如果沒有使用疫苗,則在寒冷的一月,很容易感染流腦。當然,一月份也是風濕病、心腦血管病、肺氣腫、慢支以及流行性出血熱的高發季節,有這些病史的患者及其家屬要做到“心中有數”。
二月份氣溫緩慢回升,冷暖空氣勢均力敵,常常交匯並靜止,雲係較多,常有偏北大風,我國許多地區一年中的降雪日數以二月份最多。一月和二月是春節所在的時段,因而不可忽視腸胃疾病。節日期間飲食要有所節制,不可暴飲暴食,以避免胃擴張、腸炎、急性胰性炎等病的發生。同時,二月份又是甲肝的高發時段,飲食要注意衛生,不吃不潔不熟食物(尤其是半生不熟的水産品)。對於患有高血壓、冠心病以及疾病恢復期的人來説,二月份要特別注意休息和保暖,不可過分地沉醉於娛樂之中,室外活動也要盡可能減少。家庭取暖要掌握“適度”的原則,注意室內的空氣衛生,同時要通過灑水等方式,增大室內濕度,以減輕面部和嘴唇的不適。小孩要預防呼吸道疾病,盡可能地避免去商場、電影院等人多的場所。
三月份是一年中冷暖空氣最活躍的月份之一,天氣以“多變”為特徵,氣溫忽高忽低,降水時有時無。近幾年,隨著世界範圍內的“氣候異常”,我國許多地方“春寒”和“倒春寒”天氣的發生幾率也大大提高。這一時段是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腮腺炎、猩紅熱、風疹、水痘時常流行,小學、幼兒園尤其要做好兒童的集體預防工作。由於天氣“乍暖還寒”,因而三月份心肌梗塞的發病率也非常高。事實上,每一次“乍暖還寒”,幾乎都伴隨著大風、降水或氣壓的變化,這些氣象變化對心腦血管病患者都是非常不利的。美國海洋大氣局曾在一份關於天氣和健康的報告中指出:“在天氣由晴轉雨(雪)、氣壓由高轉低、風力由小變大的轉換期內,心腦血管病的發作頻率明顯提高,危重病人常常在淒風苦雨中與世長辭。” (霍雨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