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中醫的飲食調理隨季節變換有所側重,如春天陽氣生發,不能過食辛熱動火食物;夏季盛暑炎熱,出汗多,可多補充清涼解暑飲料與瓜果,少食油膩與生冷;秋季乾燥轉涼,可進甘涼清潤的食物,如梨、藕、菱、荸薺等;冬季寒冷,萬物封藏,進補可食牛羊肉、桂圓、紅棗、赤豆湯等。
不僅如此,還十分重視人的體質狀況而有所區別。目前大致分五大類,一為正常健康型,二為氣虛型,三為陰虛型,四為血虛型,五為陽虛型。
氣虛型:表現為面色蒼白,疲倦乏力,自汗多汗,氣短不願言語,精力體力不足,稍加勞作便有疲勞感,舌淡紅,苔薄白,脈濡弱。
調養食物:可選糯米、粳米、燕麥、玉米、胡蘿蔔、香菇、馬鈴薯、紅薯和牛肉、雞肉、雞蛋、鰱魚、黃魚等,這些食物均有益氣健脾的作用。常用的補氣藥物可選人參、黃芪、黨參、茯苓、白術、山藥、紅棗等,可用以煮粥、煲湯調養身體。
血虛型:表現為面色萎黃無華,口唇淡紅,指甲淡白缺少血色,頭暈眼花,視物不清,皮膚乾燥,四肢麻木,血虛不能充養機體,舌質淡紅,脈細無力,婦女月經量少、延期。
調養食物:可選黑米、赤豆、糯米、龍眼肉、荔枝、桑椹、黑木耳、烏骨雞、羊肉、豬蹄、海參、甲魚、鵪鶉蛋等。具有補血的中藥可選當歸、阿膠、首烏、熟地、紫河車、白芍等,可用以煮粥、煲湯調補血虛型體質。
陰虛型:表現為手足心熱或五心煩熱,口乾咽燥,面紅潮熱,心煩少寐,盜汗遺精,舌質紅,少苔或剝苔,脈細小數。
調養食物:如小米、小麥、大麥、綠豆、玉米、黑木耳、銀耳、鴨肉、魚肉、甲魚、海參、蛤蜊、牡蠣、海蜇、鵝肉、鯽魚、黃魚等。滋陰生津藥可選首烏、麥冬、石斛、沙參、黃精、玉竹、枸杞、山萸肉、女貞子、旱蓮草、玄參、桑椹、決明子等。水果可選獼猴桃、百合、蓮子、柿子等。
陽虛型:表現為面色蒼白,怕冷,腰膝痠冷,大便溏薄,小便清長,手足不溫,喜暖怕冷,進食生冷易腹脹冷痛,舌胖舌淡,脈沉細。
調養食物:如牛羊肉、雞肉、狗肉、鹿肉、麻雀肉、黃鱔、蝦肉等。溫陽中藥可選鹿茸、蟲草、肉蓯蓉、杜仲、補骨脂、菟絲子等。水果宜選桂圓、荔枝、櫻桃、桃子、葡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