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農田到餐桌的食品檢測,一直是保障食品安全所強調的。然而,目前在我國主要的檢測方法還是市場銷售例行終端的抽樣檢測,有關專家提出:從源頭抓起,做好土壤選擇與分工是有效、高效保障食品安全的首要舉措。
多年前,上海有一家園藝場,因土質中的有害物質指數偏高,導致生産的小包裝蔬菜幾次質量檢測不合格。後來,上海通過農田“地毯式”調查之後,將其400多萬畝耕地進行合理佈局,使得良田、劣田都得到了充分利用。
為了保證奧運食品安全以及我國食品安全的可持續發展,北京農産品質量檢測與農田環境監測技術研究中心研製出了一種土壤重金屬分析儀器,利用GPS定位系統和相關模型,將農田環境、土壤肥料、動植物産品的檢測與信息化技術進行了有機結合,從而能夠追溯土地污染源頭,保障了食品在源頭上的安全。首席專家王紀華説,好田用於種植果蔬,劣田用於種植花木,這樣可以使土地資源得到充分利用。
缺少土壤檢測隱患大
王紀華向記者舉了上海園藝場的例子:園藝場希望出口果蔬到國外,經過檢測時卻不合格,查明了所有種植程序都沒問題,結果發現是園藝場內種蔬菜的農田在“作怪”,土質中的有害物質指數偏高。
王紀華説,如果農産品出了這樣的問題,損失是最大的。企業家既然買了這塊地用於種植,如果土壤出現問題,無法從根源上解決,那將會一直影響到農作物以後的生長成熟。所以,農産品種在什麼地方好,需要經過預先的測定,不然再怎麼後天努力也是不行的。
“其實,只要從源頭檢測治理,農産品的安全還是可以得到保障的。”王紀華説。如今,他們在重度污染的北京市房山區進行了檢測,“雖然房山的農田污染嚴重,但是還是有一些良田可以種植果蔬的。”
食品安全檢測仍不足
目前,我國農産品與農田環境的安全形勢正日趨嚴峻,農副産品安全檢測指標超標事件屢屢發生。目前,北京市農産品質量安全方面仍存在著許多技術上的問題,包括檢測技術方法手段落後;檢測時間長,費用高,市場接受程度低;環境污染監測力度不夠;缺乏從農田到餐桌的全程安全管理系統,農産品安全檢測與産地農田環境監測相脫節等等問題。
“由於檢測數據挖掘管理與評價技術方法欠缺,一方面導致對已有檢測數據挖掘利用不夠,難以通過數據管理髮現規律及查找隱患;另一方面由於農産品安全檢測的結果往往沒能與産地農田環境監測相關聯,只重視檢測有害因子,忽視了分析和查找造成危害的原因。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便成立了北京農産品質量檢測與農田環境監測技術研究中心。”王紀華説。
通過GPS定位系統和用這一技術建立的相關模型,北京農産品質量檢測與農田環境監測技術研究中心運用土壤重金屬分析儀器將農田環境、土壤肥料、動植物産品的檢測與信息化技術進行有機結合,並用統計學技術建立了田間地理環境可視化電子地圖數學模型。“我們利用這一技術,既可以分析被污染的土地狀態,又可以得到宏觀、整體的一個土地質量狀況,對於不好的土地,我們能夠通過分析整個區域及周邊的土地狀況,比如整個一片地區的供水情況,從而追溯土地污染根源,對農業面源污染進行預警與治理。”
王紀華説,通過農産品安全信息管理和種植規劃決策,由點到面的反饋農産品質量信息,對於把握農産品生産的整體質量狀況,輔助農業決策,指導農業生産、引導農産品消費有著積極的意義。
保障食品安全從土壤抓起
類似手槍的土壤重金屬分析儀器像手電筒一樣照射土壤,土壤中有害物質含量等多種信息便反饋到了分析儀器中,並直接傳輸至電腦軟體,反饋到電腦地圖上的相應位置,進而儲存起來,以後所有的土壤信息都將會有一個形象的、全面的分析存儲,從而對農業種植作出參考依據。這就是整個土壤檢測的過程。
幾年前的上海“地毯式”普查,根據普查結果,將上海農田進行了四個等級的質量分類。一類、二類農田屬較為安全的農田,可生産高等級的優質農産品和出口農産品。三類農田屬需改造的農田,將對農田基本成份結構進行“平衡式”和“糾偏式”的調整,使土質中超標的重金屬和有機物控制在安全水平以內,以保證農産品的食用安全。四類農田屬不安全農田,不再生産食用農産品,可供林地和花卉基地之用。
如今,北京農産品質量檢測與農田環境監測技術研究中心已經應用這一技術,建立了北京地區農業面源污染的信息系統,累積了部分區縣的土壤養分、污染元素積累以及地下井水質的數據。“通過分析儀器對土地情況進行檢測,目前對於大多數的普通農民用戶來説,承擔能力還很有限,這就需要政府和領導機構牽頭做好指導和技術供應。將來我們會設法將産品設計得大眾化、普及化,爭取讓大多數的農民都能通過科學實現安全、優質産品的大豐收。”王紀華表示。(記者 蔣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