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2002年10年間,我國中青年男女肥胖患病率分別增加了3倍和2倍,與營養相關的慢性疾病患病率增長迅速;而另一方面目前我國貧血的患病率為15.2%……這些數據,讓我們這個以美食聞名於世的民族,似乎與“吃出健康”漸行漸遠。
在“以營養科學發展與國民健康”為主題的第352次香山科學會議上,專家呼籲整合我國優勢科研力量,加強營養科學研究,提供符合中國人遺傳和生活方式特點的營養需求指導,才可能採取有效措施預防和控制營養相關疾病,提高全體國民的健康水平。
中國居民營養問題面臨雙重挑戰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陳君石研究員指出,最近十年中國居民的膳食、營養狀況有了明顯改善,但是貧困農村地區的營養缺乏依然存在,另外城鎮居民膳食失衡也引起一系列的健康問題。總體而言,中國居民營養目前同時面臨著營養缺乏與營養結構失衡的雙重挑戰。
陳君石介紹説,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發佈的數據:2002年全國營養調查發現,我國居民中有21400萬人超重,6700萬人肥胖;糖尿病患者為2000萬,另有2000萬人空腹血糖損害(糖尿病前期)。與營養相關的慢性疾病如肥胖、癌症、代謝綜合徵、心血管病等發病率急劇上升。目前我國與營養相關的慢性疾病患病率的增長速度甚至超過歐美等發達國家。
這些營養相關慢性疾病不僅嚴重地危害國民健康,而且消耗大量社會資源。據世界衛生組織預測,如果不採取有效措施,預計在未來10年中僅心臟病、中風和糖尿病就將給中國帶來至少550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
此外,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營養不良在我國的一些窮困和邊遠地區仍然是主要的公共健康問題,就全國而言,營養缺乏性疾病仍然比較突出,主要是微量營養素,如鐵、鈣、鋅、維生素A、維生素D、葉酸等的缺乏,特別是在農村地區、貧困地區。
營養失衡將增大患腫瘤風險
根據最近我國第三次全國人口健康調查的數據顯示,腫瘤死亡分別列為我國城市和農村死因的第一位和第二位。胃,肝、肺、食管、結腸、乳腺、宮頸癌等為我國最多發的惡性腫瘤。我國現有癌症病人450萬人,每年死於惡性腫瘤的患者約為130萬人,每年有160萬到200萬新發的惡性腫瘤病例,並以3%的速度遞增。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營養科學研究所謝東研究員指出,腫瘤的發病機制十分複雜,有一個較長的發展時期並經歷幾個不同的階段。營養或許是與腫瘤最為密切的因素,因為它密切伴隨腫瘤發生的每個時期和階段。
研究表明,癌症中5%是由於遺傳起因,吸煙等因素佔30%左右,而營養因素則佔到了35%,其中能量不平衡、肥胖以及運動缺乏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除此之外,微量元素也與腫瘤的發生有關,如鋅缺乏是腫瘤發生發展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鋅是機體最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是機體的抗氧化防禦、電子傳遞及DNA修復等諸多生物過程重要輔助因素。目前國際有關鋅與腫瘤關係方面的研究還不是很深入,主要集中在鋅與前列腺惡性腫瘤的相關性的研究。
營養的失衡或缺乏會導致腫瘤的發生風險大大提高。同樣,營養也可以降低腫瘤的發病率,起到對腫瘤的預防和干預作用。
當前,在全世界範圍內都在高度關注利用蔬菜、水果進行腫瘤的預防,並引起人們越來越大的興趣。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佈,經常和多吃水果及蔬菜有助於降低癌症及其他慢性疾病的發生。蔬菜水果中除了含有纖維物質外,還含有大量的多酚類化合物,如類黃酮、木酚素等。大量研究表明,這些物質具有抑制腫瘤的作用。
“吃出健康”需要科學研究做支撐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楊勝利研究員認為,通過改變膳食結構和生活方式預防和控制與營養相關的慢性疾病,關口前移,是目前國際上公認的最有效的方法,而良好的營養和健康狀況既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也是發展的重要目標。
據介紹,上個世紀70年代,芬蘭的心血管病的發病率也非常高,之後,他們進行了長期艱苦的調查研究,政府在此基礎上採取了科學合理的引導干預政策。現在其心血管病的發病率大幅下降。
“我國在營養科學方面的研究投入是非常不夠的,許多基礎數據都很缺乏!沒有專家學者相應的研究工作和科學數據做支撐,政府就無法提出科學合理的國家應對策略。”近年來國家日益重視營養科學對人民健康的重要作用,我國在營養科學研究的投入也有了相應的增加,但與國民經濟的發展速度和國家在人口與健康方面的重大需求相比仍有相當大的差距。
專家呼籲,應整合我國優勢科研力量,優先開展一些領域的研究:建立全國性營養監測體系,數據共享;加強與營養相關的慢性病研究,尤其是肥胖、糖尿病等;研究營養在兒童早期發展中的作用,併為政府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學依據;對於微量營養素缺乏問題提出解決之道;建立個體營養狀況的快速評估方法等等。“主要是要研究出符合中國人遺傳和生活方式特點的營養需求,採取有效措施預防和控制營養相關的疾病,從而為我國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和十三億人民與子孫後代的健康提供重要保障。”(遊雪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