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目前有1200萬超重肥胖少年兒童,佔全球1/3。” 中國抗癌協會秘書長、小兒腫瘤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張廣超指出,目前已經證實食道癌、胃癌、結直腸癌、乳腺癌、宮頸癌、腎癌等6種癌症與肥胖有直接關係,另外,惡性淋巴瘤與肥胖也有一定關聯性。
“胖娃”15年增長28倍
《2009中國兒童少年營養與健康報告》顯示,城市兒童膳食中脂肪提供的能量佔總能量攝入的比例已從24.4%增加到35.9%,超過了中國營養學會建議的30%的上限。
在中國越來越多的兒童開始悄然加入肥胖者的行列,並以驚人的速度遞增。相關調查數據表明,中國的肥胖兒童在15年裏增加了28倍,其中7歲以下的兒童中,有近1/5超重,7%是肥胖兒童。近10年來,我國兒童肥胖症的發病率較以前升高了50%。
與此同時,中國兒童的營養不良率卻同樣居高不下。由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和中國兒童中心聯合發佈的“中國十城市0—6歲兒童健康狀況調查”表明,0—6歲兒童營養不良患病率為10.6%,嚴重營養不良患病率為5.36%。
孩子越胖患腫瘤幾率越高
5月19日,來自東北的小男孩強強被確診為腎母細胞瘤,剛剛過完1歲生日的強強體重已達近30斤。據天津市腫瘤醫院兒童腫瘤科主任閆傑介紹,近年來兒童腫瘤患者明顯增多,僅去年,該科就完成兒童腫瘤手術150例,約有600名全國各地的小患者在此接受治療。除遺傳、環境等因素外,飲食結構不合理、“小胖墩”長腫瘤也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問題。
“我們曾接診了一名患神經母細胞瘤的5歲孩子,當時孩子體重已接近100斤。”閆傑告訴記者,小胖墩在兒童腫瘤病房很常見,如今病房裏三成患兒是小胖子。
“六一”兒童節前夕,天津市腫瘤醫院對近5年住院患者資料進行檢索時發現,該院收治的最小腫瘤患者才出生9天。“兒童腫瘤發病的高峰年齡為5歲以下,常見腫瘤有惡性淋巴瘤、神經母細胞瘤、腎母細胞瘤、肝母細胞瘤等。”閆傑透露。
“腫瘤的魔爪這些年的確越來越多地伸向了孩子。”張廣超痛心地説,5歲前是兒童腫瘤的發病高峰,但和成人一樣,兒童身體的各系統都能患癌。“按照發病率由高到低的次序,依次是白血病、腦瘤、淋巴瘤等。”張廣超説。
還有一些引發兒童腫瘤因素
“兒童腫瘤發病率上升的原因很多。”張廣超指出,遺傳、病毒、化學物質、放射性核素、電離輻射和免疫缺陷等因素都可能促使個體發生惡性腫瘤,生活方式與環境也是重要原因。“這些年兒童腫瘤表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和‘小胖墩’越來越多有很大關係。小胖墩不僅為心腦血管病準備了大量的後備軍,更為患上腫瘤埋下了隱患。”
“長時間暴露于煙草煙霧污染下,也會造成兒童腫瘤發病率的上升。”張廣超指出,平時,一些孩子不可避免地受著二手煙的危害,煙草本就是多種腫瘤的重要誘因,而兒童的支氣管比較直,煙霧更容易直接進入肺泡,再加上兒童自身免疫功能不健全,毒素容易積蓄在體內,因此更容易導致癌症。
此外,一些兒童腫瘤跟父母從事的職業有關,如經常接觸汽油,父親是汽車司機的,患肺癌的幾率就高;父母如果長期接觸金屬、印刷、焦炭、石油化工等行業,其子女發病率也會變高;“如果兒童長期生活在受到污染的空氣中,也可能增加白血病的患病幾率,這也是為何剛裝修完的房子千萬不要急於入住的原因。”閆傑再三強調。
兒童腫瘤絕對可防可治
來自河北省的兩歲男孩小坤,一直沒有斷奶。小坤的媽媽説,小坤只要吃一點輔食就會吐,甚至喝奶粉也會吐,而且伴有低燒,但家長一直沒有往腫瘤這方面想:“這麼小的孩子,誰會想到得腫瘤啊!”隨著孩子的腹部逐漸鼓起來,家長才帶小坤來醫院就診,經醫生診斷,小坤患的是肝母細胞瘤。
閆傑提醒:孩子出現長時間不明原因發燒或體溫忽高忽低、肚子痛或肚子發脹、身體出現腫塊,都應儘早到醫院進行檢查。
閆傑説,有的家長對疾病存在認識誤區,認為新生兒不適合做手術,其實,兒童腫瘤在一歲以內治療效果最好,因此一定要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許多家長髮現孩子患了惡性腫瘤,一時間難以接受現實,往往自己的精神先垮了,其實兒童惡性腫瘤的平均治愈率接近70%,遠遠高於成人,家長千萬不要輕易放棄。” 閆傑反復呼籲。
張廣超也指出,兒童腫瘤絕對可防可治。“最重要的,還是要有一個健康安全的生長環境和良好的生活習慣。”一方面,孕婦和幼兒不要長期暴露于有致癌物污染的環境中,應儘量避免接觸電離輻射、重金屬和裝修材料中的苯、甲醛等有毒氣體;孕婦孕期應避免不必要的藥物治療、放射檢查。另一方面,更要注意合理膳食,孕婦要吃得營養,保證必需氨基酸和維生素的攝入;家長要注意不可讓孩子食用霉變食品,少食腌制、燒烤食品,少吃膨化食品,少飲碳酸飲料;多食用新鮮蔬菜、水果,多吃豆製品、鮮奶等,主食要粗細搭配。(記者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