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電影《雨人》講述了記憶力超強的自閉症哥哥與正常人弟弟之間的親情故事。之後,“雨人”成為了自閉症的一個別稱。自閉症患者通常的表現是癡傻、生活不能自理,但在國內外媒體的報道中常會出現一些有特殊能力的自閉症患者的身影,他們通常在某些領域展現出非同尋常的天分,常被稱為“白癡天才”。
最近,“打假鬥士”方舟子對周瑋的“天才”計算能力的質疑,讓廣大網友熱議,究竟超能力“雨人”存不存在?對此,專家表示,的確有部分自閉症患者展現出特殊能力,但具體成因尚不清楚。
智障天才的確存在
早前,中央電視臺曾多次報道號稱“人體照相機”的史蒂芬·威爾特希爾,他坐直升機在城市上空飛一圈,就可以把整個城市全貌畫出來。最早引起世界關注自閉症的美國電影《雨人》,也記錄了一個典型案例:一盒火柴掉在地下,患自閉症的男主人公可以不假思索地説出根數;他還可以背出有航空史以來所有的空難記錄;可以僅憑大腦記住四副撲克。而這些表現並非編導杜撰,他的原型名字叫金皮克。
鄭州瑞曼自閉症康復訓練中心專家劉文振諮詢師説:“自閉症是一個籠統的説法,全稱是自閉症譜系統障礙,包含低功能自閉症、高功能自閉症、阿斯伯格症、學者症候群、雷特綜合徵等。”周瑋是一個典型的智障學者綜合徵的例子。
“醫學上有一種病叫智障學者綜合徵。的確有孩子在生活上有障礙,但擁有特殊能力,這種現象是客觀存在的”,中山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兒科主任、自閉症診療權威專家鄒小兵告訴筆者,智障學者綜合徵中的大部分人是自閉症患者,也有其他智障患者。不過,據鄒小兵推斷,由於周瑋小時候常年有低血糖、癲癇,不能斷定他就患有自閉症,但屬於智障學者綜合徵。
北京安定醫院兒科主任崔永華致力於做自閉症的臨床與調查研究,他説,從醫學上講,周煒的計算天賦是可能存在的:“孤獨症(即自閉症)患者具有特殊技能是可以理解的。他們可以在某一領域、某一方面具有突出、超乎尋常的功能,這些人被稱為‘白癡學者’。他們的特殊能力多體現在記憶力上,可以過目不忘,另外還有不少人在音樂、邏輯推理上展示非凡的天賦。”
“智障學者”成因不確定
孤獨症患者的超能力是從哪來的?崔永華認為這是大腦先天發育的結果。“孤獨症是廣泛性障礙,目前孤獨症的病因還不清楚,很難具體説清這些孩子為什麼具有超能力”,他説,可能的解釋就是,孤獨症天才的大腦整體發育有障礙,但與這個特殊能力相應的腦區發育得比較突出。
鄒小兵給出了另一種解釋。他説,人腦的不同部位擔負著不同的功能,某一部位受損後,另一個地方的能力就可能突顯出來。“人的左腦負責的是理性思維,右腦負責的是情感思維。研究發現,當情感思維方面的能力出現問題時,另一側大腦的計算、機械記憶等能力會發生與眾不同的變化”。
據其他媒體報道,對於周瑋這一個案,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的專家們曾提出兩個假設。一個是“功能代償”假設。不過,利用“功能代償”理論解釋智障天才周瑋個例,必須滿足兩個條件:一、腦部某些區域的損傷影響了其相應的功能;二、該功能通過其他腦區實現。另一個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布魯斯·米勒的“天才區段”假設。他認為,在人的大腦右顳葉下的一個特別區域——叫“天才區段”,其作用是讓人在某些方面具備天分,成為天才。但這個區域通常被一些神經元壓制,一旦打開這個“按鈕”,人就會天才迸發。這種推論也同樣必須符合兩個條件:一、腦部受損;二、右顳葉活躍。
“雨人”的超能力有待發揮
專家稱,並不是所有的孤獨症患者都存在智力障礙,其中有1/4的人智力是正常的。據鄒小兵介紹,在國際上,自閉症患者中有10%(在某些方面)能力比較強,我國是7%。但是,由於缺乏與人共同溝通這一基本技能,他們難以適應社會、發揮才能。
“一般自閉症患兒的父母都能發現孩子在哪些方面有一些特殊能力。但是,目前家長、社會關注最多的還是孩子的缺陷,將注意力放在讓孩子健康起來,未必會去培養這些特殊才能。”崔永華指出,應該在努力糾正缺陷的同時,盡可能去發現他們的特長、超常能力。北京安定醫院就將要成立一個孤獨症康復訓練中心幫助自閉症患兒。
劉長振在為自閉症患者做康復訓練時,曾遇到過許多在某個方面有超出常人能力的苗子,但“往往家長和教育者,並不以這方面的發展為主要方向,還是想著好好康復,回到社會,長大能生活自理為主”。這種“方向性的導向,直接限制這類孩子的發展”。他建議,首先要發現、鼓勵、創造條件讓自閉症天才發揮自己的能力;另外,社會的接納能力也有待提高,因為“與其説利用好他們的才能,不如説除了特長外,(他們)其他不好的方面,我們能否接受。”
專家們稱,可以安排這些自閉症天才去做一些對社交能力要求低,又能發揮他們才能的工作。目前,國外在這些方面已經有所嘗試,一個比較有實踐性的是台灣的一個案例。他們安排一個刻板記憶能力非常好的孩子,做檔案管理員。常人找了好久都翻不到的資料,他能準確的説出在哪個區,哪個格。(實習生 范圓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