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待費用成了“筐” 腐敗肆意往裏“裝”
新華社北京3月8日電(記者 李斌、李亞傑、熊言豪)不久前,全國政協常委、國務院參事任玉嶺到雲南玉龍縣一個村子去考察,全村2600人,共有5個民族。“村委會主任和書記幾次告訴我,村民的人均年收入只有200-300元,至今村裏連電話都沒有。該村所在鎮的一個中學裏,住著上百名學生的宿捨已經明顯傾斜,岌岌可危,僅靠後墻的十幾根木杠來支撐。”
對此,任玉嶺委員很是感慨,“我們需要花錢的地方還很多,醫療、教育和欠發達地區的發展都期盼更多的財政資金向他們傾斜和轉移。但是應該看到,我們不少黨政機關在用錢上的大手大腳和鋪張浪費是非常嚴重且令人怵目的,這不僅同‘節約型社會’格格不入,而且也因行政管理費用的增長過快和管理過寬、隨意性較大,導致腐敗的滋生。”
據悉,目前我國共有1.2億人口生活困難。而1978年至2003年25年間,我國的行政管理費用已增長87倍,高於同期財政收入增長和GDP增長。行政管理費用佔財政總支出的比重在1978年僅為4.71%,到2003年上升到19.03%。
“我國行政管理經費增長之快,行政成本之高,已經達到世界少有的地步。”任玉嶺委員説,“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行政管理費用的增長還在上升。將2003年行政管理費用同2000年相比,三年內增長1923億元,平均每年增長23%。”
任玉嶺委員特別指出:“很多行政單位,自己建了豪華辦公樓、豪華會議室往往閒置不用,卻要跑到郊外的培訓中心、招待所、溫泉城,以每人每天數百元上千元的消費去開會。這不僅存在極大的浪費,而且有腐敗的黑洞。”
記者近日參加了某部門的工作總結會,這個總結會竟然開到了五星級酒店。這家單位領導還説:“大家一年工作十分辛苦,一人一個標準間。”粗略估計一下,會期兩天,與會100多人,按每人一間標準間約需300元錢,算下來僅住宿費就6萬多元,這還不包括會議場地使用、會務用餐等各種費用。
“現在五花八門的調研考察,各種各樣的會議和論壇讓‘會議旅遊’、‘考察旅遊’統統穿上了合法外衣。此中浪費有多大,黑洞有多深,絕不可以低估。”任玉嶺委員説。
對此,洪可柱代表認為,這些不僅加大了財政負擔,影響了經濟發展環境,而且擠佔了教科文衛、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資金,損害了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洪可柱代表認為,造成政府行政成本過高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機構設置、人員配置未能真正體現精簡高效的原則。
洪可柱代表表示,控制行政成本,建立廉價政府,是堅持以人為本、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提高執政能力的重要方面。我們必須認真研究和改革我國行政體制中存在的弊端,並突出解決當前行政效率偏低、成本過高等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夠減輕各級財政負擔,將更多的財力用於增加社會公共産品的供給。
任玉嶺委員建議,要認真調整現有的財政配置結構,改變“近水樓臺先得月”的積習,減少行政管理經費在財政預算中所佔比例,同時要出臺相關政策和法規,禁止黨政機關設立“小金庫”、公款旅遊、公款讀書、私客公待等。對辦公樓建設用地,裝修標準及使用面積有所規定,禁止在辦公室設臥室,裝桑拿等。同時要管好接待費用,防止弄虛作假、虛報冒領,扭轉“上邊超標下面補、客家不報東家報”的混亂局面。
王雅安代表建議,要加快公車使用改革進程,要嚴格專車配備規定,減少車輛配置數量,並要通過制度建設,減少和杜絕公車私用現象,降低行政成本。
岳清友代表認為,隨著網絡科技的快速發展,推動公共管理改革的電子政務已經成為全球政府行政改革的必然趨勢。電子政務作為科學、簡單、實用的管理手段,有利於提高行政人員素質、優化行政管理結構,促進政府職能由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完)
中國政府網2006年“兩會”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