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地方政務
 
上海推出五項重要舉措大力發展郊區農村衛生事業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7月24日   來源:上海市人民政府網站

  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上海堅持公共性、公益性、公平性的原則,大力發展郊區農村衛生事業,不斷完善郊區農村醫療衛生服務網絡,有效提高農民醫療保障水平,努力為廣大農民提供經濟、便捷、有效的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目前,全市農村合作醫療覆蓋率達到100%,全市114所鄉鎮衛生院全部完成標準化建設,農民門診就醫70%在村衛生室。

  上海市推出五條舉措,加快發展郊區農村衛生事業:

  —— 構築郊區醫療衛生服務網絡。2003-2005年,上海市對114所鄉鎮衛生院分期分批全面實施標準化建設,共投資6.5億元,其中市財政補助0.65億、區(縣)財政投入1.08億、鄉鎮財政投入3.72億、鄉鎮衛生院自籌1.05億,郊區農民的就醫條件明顯改善。完善郊區急救網絡,縮短郊區醫療急救服務半徑和反應時間,2005年市區兩級財政共投入2100萬元,在郊區新建了10個急救分站,目前上海市郊區共有急救分站35個,救護車輛137輛,醫療急救服務半徑為20-30公里,平均反應時間21分鐘。積極推進鎮、村醫療機構一體化管理,由鄉鎮衛生院對村衛生室實行組織管理、機構設置、人員配備、財務管理及藥品採購“五個統一”管理,提高村衛生室的管理和服務水平。

  —— 鞏固和完善農村合作醫療。按照自願參加、民辦公助、以收定支、互助共濟、分級管理、因地制宜等原則,進一步健全完善合作醫療制度。到2005年底,上海市農村合作醫療覆蓋率達到100%,應保盡保率已達到了98.6%。合作醫療的資金採取個人、集體(企業)、政府共同籌措的機制,2005年郊區合作醫療人均籌資已達306元,其中參保農民個人繳納人均100.60元,集體(企業)扶持資金人均93.62元,市、區縣、鄉鎮政府扶持資金人均112.27元,基金總額為6.2億元。據統計資料顯示,農民的門診就醫70%在村衛生室(20%在鄉鎮衛生院,10%在區縣以上醫院),而費用只佔合作醫療總費用的32.3%。在合作醫療基金中,郊區各區縣均建立了“大病統籌風險基金”,對醫療費用5000元以上的大病、重病患者進行統籌補償。2005年,參保農民的大病風險基金補償總額為0.98億元,人均補償為4147.11元,有力有效地提高了農民抵禦大病風險的能力。

  —— 堅持開展衛生支農和“三下鄉”工作。建立城區優質醫療資源與郊區的對口支援制度,使市級大醫院與郊區醫療衛生機構結對挂鉤,實施對口支援。2005年,城市各大醫院向郊區支援了價值178.4萬元的藥品和器械,援建村衛生室131個,培訓郊區醫務人員23934人次,委派醫療隊437支,診治郊區居民49348人次。組建了瑞金-閔行區中心醫院、中山-青浦區中心醫院、曙光-南匯光明中醫醫院和松江方塔中醫醫院等8個跨城鄉的醫療集團(聯合體),實現對上海郊區的全覆蓋。郊區不少中心醫院院長已由三級醫院派人擔任;市一醫院與吳淞中心醫院建立託管關係後,已陸續委派55名管理人員和醫學專家到吳淞中心醫院工作;仁濟醫院託管崇明縣中心醫院後,已接納崇明縣中心醫院醫生、護士和管理人員50余人次來院進修。

  —— 不斷提高郊區基層醫務人員業務水平。上海市郊區現有在崗鄉村醫生4714名,其中3488名已完成了醫學學歷教育,取得執業助理醫師或執業醫師資格的佔總數的74%,餘下的1226名中,已有1020名經培訓考試合格,取得“鄉村醫生”執業資格;對鄉村醫生開放成人大專學歷教育並實行優惠政策。

  —— 推進中醫藥服務進郊區進農村。嘉定、奉賢、南匯3個區已成為全國農村中醫工作先進區;閔行區虹橋鎮衛生院等13個郊區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被評為“上海市中醫藥服務郊區示範點”建設單位。龍華醫院與嘉定區中醫醫院、奉賢區中醫醫院等組成醫院集團,通過專家定期查房、門診等形式,為郊區農民提供簡、便、廉、驗的中醫醫療、康復、保健服務。

 
 
 相關鏈結
· “十一五”期間河北省將進一步加強農村衛生工作
· 福建將改革農村衛生體制 全員聘用制院長權限重
· 北京市基本建成覆蓋郊區的1486個村級衛生站點
· 訪衛生部副部長:建設新農村須高度重視衛生事業
· 上海衛生系統排定2006年辦好5件便民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