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氣象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2006-2010年)》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9月25日   來源:中國氣象報

    《氣象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2006-2010年)》是國家專項規劃中重要的公共事業和公共服務規劃,是落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簡稱《綱要》)、《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簡稱《科技發展綱要》)和《國務院關於加快氣象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簡稱國務院三號文件)的相關部署,全面貫徹中國氣象事業發展戰略和全國氣象科技大會精神,確定今後五年氣象事業發展、改革與創新工作的指導性文件。

第一章 加快氣象事業發展的關鍵時期

    第一節 發展的新起點

    “十五”時期,在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和正確領導下,氣象事業長足發展,在防災減災、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國防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作出了重大貢獻。

    氣象服務效益顯著。五年間,面對日趨複雜的全球氣候變暖形勢,以及各類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嚴重威脅,我國天氣預報準確率不斷提高,氣候預測、氣候變化預估、大氣成分、人工影響天氣等業務服務全面發展,氣象服務領域不斷拓寬,服務時效性逐漸增強,國家防禦和減輕氣象災害的能力顯著增強。

    氣象科技水平大幅提升。氣象現代化建設成績顯著,大氣監測自動化、新一代天氣雷達組網、風雲氣象衛星和短期氣候預測業務系統等重點工程順利實施,氣象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加強,業務現代化總體水平大幅度提升,中央和地方的財政投入分別是“九五”的2.26和1.97倍。氣象科技創新不斷加強,重大科技成果不斷涌現,創新體系改革取得顯著成效,氣象科技人才隊伍不斷壯大,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氣象事業發展方向更加明確。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確立了率先基本實現氣象現代化的奮鬥目標,進一步明確了科技型、基礎性社會公益事業的戰略定位,與時俱進地提出了公共氣象、安全氣象、資源氣象的發展新理念;以改革促發展,適時啟動了構建新型業務技術體制和加強國家氣象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的戰略任務;牢牢將創新作為發展與改革的靈魂,提出了建設創新型氣象事業的戰略部署。通過以上實踐,新時期氣象事業發展、改革、創新的思路和理論正在逐步形成。

    我國在國際氣象領域的影響力和地位日益提高。通過不懈努力,我國氣象科學技術總體水平在發展中國家處於領先地位,某些領域已達到發達國家水平,為世界氣象事業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這些成就為“十一五”時期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面向未來,中國氣象事業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

    第二節 發展的新機遇

    “十一五”期間,在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重大戰略思想指引下,我國將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進程,《綱要》、《科技發展綱要》和國務院三號文件對氣象事業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作出了新的部署,氣象事業已經迎來重要的戰略機遇期。

    ——我國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必將為全面推進氣象現代化建設提供有力支持。國家將氣象列入中央重點支持的公共服務領域,提出建設先進氣象業務服務系統的緊迫要求,公共氣象發展方向和科技型、基礎性社會公益事業的定位將得到進一步強化。

    ——國家大力推進和諧社會建設,對加強氣象災害預警,積極促進氣候系統、自然生態和人類社會的和諧發展提出了新要求,不斷強化公共服務職能,推進氣象災害應急體系建設,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充分發揮氣象基礎保障和綜合保障的作用,是氣象事業發展的必然選擇。

    ——國家加快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提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戰略任務,並對合理開發利用氣候資源做出重要部署。氣象事業在大力開發利用風能、太陽能以及空中雲水資源,做好氣候資源普查、規劃以及氣候可行性論證等領域將面臨巨大發展空間。

    ——國家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作為提升核心競爭力的決定因素,可持續發展、地球系統科學以及相關高新技術領域的創新和跨越,必將推進氣象事業在關鍵科學技術領域的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把加快建設國家氣象科技創新體系、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發展的戰略基點。

    ——國家推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農村防災減災和農業氣象服務必將進入歷史發展的新階段,氣象工作將繼續堅持以農為重,不斷深化為“三農”服務的內涵,增強氣象為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服務能力。

    ——國家將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通過建立更具活力更加開放的體制環境不斷提升發展的能力。新的形勢必將加快氣象事業以改革促發展的步伐,積極推進以氣象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和業務技術體制改革為重點的各項改革,在氣象科技、業務、服務、管理的關鍵環節取得突破。

    第三節 發展的新挑戰

    面對新的發展需求,必須清醒地看到,我國氣象事業在較長時期內仍將面對發達國家在科學和技術上繼續佔據優勢的嚴峻挑戰,氣象科技業務服務水平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生産生活日益增長的需求不相適應這一根本矛盾將長期存在。未來氣象事業面臨的壓力突出表現在: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對氣象發揮基礎保障和綜合保障作用提出了更高的標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對重大氣象災害和突發性事件,賦予了氣象工作更大的責任;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對氣象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國際氣象科技的日新月異,綜合實力的競爭日趨激烈,對加快我國氣象科技創新提出了更加艱巨的任務;國家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深化事業單位改革等舉措,對加強氣象行業管理,實現氣象事業集約化發展提出了新的課題。

    同時,氣象事業在發展道路上還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氣象精細化預報和服務水平不高,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業務領域發展緩慢,氣象公共服務能力亟待增強;氣象災害監測預警體系還不健全,特別是農村、近海、主要江河流域等災害防禦仍較薄弱;全國綜合氣象觀測體系尚未形成,信息應用及共享能力亟待提高;氣象整體科技自主創新能力不強,關鍵領域的創新性科研成果嚴重不足;隊伍整體科技素質不高、結構不合理,高層次領軍人才缺乏;氣象基礎設施與事業蓬勃發展的要求不適應,尤其是西部臺站亟待擺脫落後局面。

    在戰略機遇和矛盾問題並存的關鍵時期,我們要立足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謀劃氣象事業發展,加速推進氣象現代化建設,加強氣象保障能力建設,著力自主創新,完善體制機制,實現氣象事業又快又好發展,為後十年實現氣象大國向氣象強國跨越打下堅實基礎。

第二章 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

    第一節 指導思想

    未來五年,中國氣象事業發展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事業發展全局,積極落實《綱要》、國務院三號文件和全國氣象科技大會以及業務技術體制改革的有關精神,全面推進新時期氣象事業發展、改革和創新。堅持公共氣象的發展方向,按照一流裝備、一流技術、一流人才、一流臺站的要求,進一步強化觀測基礎,提高預報預測水平,加強自主創新,建設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氣象現代化體系,提升氣象事業對經濟社會發展、國家安全和可持續發展的保障與支撐能力,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一流氣象服務。

    ——必須樹立公共氣象理念,堅持公共氣象發展方向,緊緊依託氣象現代化建設,充分發揮氣象事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前瞻性和現實性作用。

    ——必須樹立安全氣象理念,緊緊圍繞國土、生態、環境、能源、食物、空間和水資源安全,大力提升氣象信息對國家安全的保障能力。

    ——必須樹立資源氣象理念,緊緊圍繞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開展氣候資源普查,加強風能、太陽能和雲水資源的開發利用,提升氣象資源為可持續發展的服務能力。

    ——必須堅持以改革促發展,加快建立國家氣象科技創新體系和多軌道、集約化、研究型、開放式氣象業務技術體制,不斷增強氣象事業發展的動力和活力。

    ——必須大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深入實施科技興氣象和人才強業戰略,不斷增強氣象事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提高氣象隊伍整體科技素質作為實現由氣象大國向氣象強國跨越的核心環節。

    第二節 總體目標

    “十一五”期間氣象事業發展的總體目標是:初步建成結構合理、佈局適當、功能齊備的綜合氣象觀測系統、氣象預報預測系統、公共氣象服務系統和科技支撐保障系統,使氣象整體實力達到20世紀末世界先進水平。

    ——實現農業氣象業務服務新突破。明顯提高氣象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保障能力,提升農村防災減災、農業生産和國家糧食安全的氣象服務能力。

    ——實現災害性天氣監測預報新突破。氣象災害監測率達到85%,突發氣象災害預警時效半小時以上,準確率達70%,颱風、暴雨等短期預報質量在現有基礎上提高5%—10%。

    ——實現氣候預測和氣候變化影響評估新突破。年季旱澇、冷暖氣候預測水平在現有基礎上提高3%-5%,提出氣候變化對敏感區域和敏感行業的影響評價和適應對策,提供適應和減緩氣候變化、保障國家安全的科學支撐。

    ——實現氣候資源開發利用新突破。全國人工增雨年均達到500億噸,防雹面積達到45萬平方公里,完成全國5公里分辨率的風資源評估,顯著提高風能、太陽能開發利用量佔總能源消費的比重。

    ——實現氣象服務的新突破。氣象災害對GDP的影響率在現有基礎上減少25%,氣象預報警報公眾覆蓋率達到90%,氣象服務公眾滿意率達85%以上,初步實現對農業、水利、海洋、交通、航空等行業的專業化、精細化服務。

第三章 加強氣象現代化建設,完善氣象業務服務體系

    第一節 健全綜合觀測體系

    按照集約化和一站多能的原則,在提高觀測質量基礎上,逐步建立天基、空基、地基相結合,自動化遙感、遙測一體化,現代化、立體化綜合觀測體系,實現高時空分辨率、全方位和高精度觀測。

    推進靜止、極軌氣象衛星和降水測量雷達衛星工程建設,實現高、低軌道衛星相結合的星座和多遙感儀器觀測,建立全球、全天候、多光譜天基綜合觀測系統和全國衛星遙感應用體系。建立由氣球、飛機、火箭合理配置的空基遙感遙測系統,全面提高高空探測精度,適時調整敏感區觀測密度、頻次和內容,推進綜合飛機探測體系建設,開展火箭探測業務,建立我國標準大氣廓線。加快天氣雷達、加密自動站、風廓線儀、閃電監測、地基全球定位系統(GPS/MET)的建設步伐,完善城市、農村和重點林區、重點江河流域和水旱災害頻發區、高速公路以及海域氣象監測站網的建設。加強重點區域中小尺度氣象觀測系統,在經濟較發達地區再加密布設部分新一代天氣雷達。加強移動應急觀測系統建設。

    大力加強中國氣候觀測系統建設。調整站網佈局,建設260個左右國家氣候觀象臺,2400個左右國家氣象觀測站,3萬個左右區域氣象觀測站,逐步構建國家氣候監測網、國家天氣觀測網、國家專業氣象觀測網和區域氣象觀測網(以下簡稱“三站四網”)。

    第二節 完善預報預測體系

    以提高天氣、氣候預報預測準確率為核心,構建無縫隙、精細化氣象預報預測體系,做好災害性、關鍵性、轉折性重大天氣預報警報和旱澇趨勢氣候預測。

    重點發展和完善我國全球數值天氣預報模式、氣候系統模式和相應的業務系統,建立和完善中尺度天氣模式、區域氣候模式和各類專業模式體系。加強資料同化技術研究,衛星、雷達、風廓線儀和全球定位系統(GPS)等資料在數值預報同化資料中所佔比例達到85%以上。發展和建立集合預報系統。完善數值模式産品的檢驗評估及其解釋應用系統。

    完善精細化預報、短時臨近預報和農業氣象、城市氣象、水文氣象、海洋氣象、交通氣象、航空氣象等專業氣象預報業務系統。加強氣象災害預報能力,建立災害性天氣和農林業病蟲害、地質災害、沙塵暴災害、森林草原火災等自然災害和有毒有害氣體及核泄漏擴散、區域環境污染、生態破壞、公共衛生等突發公共事件的氣象預警和應急體系。建立滾動氣候預測業務系統,提高氣候變化預估水平,加強氣候應用服務能力建設。

    第三節 構建公共氣象服務體系

    通過改善服務手段、拓展服務領域、增加服務産品、提高服務質量,構建現代化的公共氣象服務體系。

    加強各級政府組織協調、各部門分工負責,建立氣象災害應急響應機制,完善氣象災害預警和應急氣象服務保障體系。完善政府決策氣象服務體系,推進決策服務向直接提供決策建議轉變,形成以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為政府啟動應急等級標準的氣象防災減災體系。加強為國家安全、可持續發展以及重點工程建設、重大社會活動等的決策氣象服務,積極作好北京奧運會和上海世博會的氣象保障服務。加強氣象災害普查、調查和影響評估工作。

    擴大氣象信息的公眾覆蓋面,建設氣象信息發佈系統,特別要加強對沿海以及農村、社區、企業的氣象信息發佈與服務,引導有關部門積極配合氣象主管機構做好氣象信息的播發工作,進一步完善氣象影視服務系統、手機短信氣象服務系統建設。構建面向各行業需求、針對性強的專業氣象服務系統,構建軍民一體化的氣象保障體系。堅持氣象科技服務的科技型、集約化發展方向,不斷開拓新的增長點,建立健全氣象科技服務投入機制、運行機制和財務監管制度。

    第四節 強化技術支撐保障體系

    綜合應用先進的數據處理、數據通信、信息網格等技術和方法,依託高性能計算機、寬帶通信、標準數據庫等,建立資源共享、保障有力的技術支撐保障體系。

    依託國家公共通信網建成聯通全國、高速可靠的氣象寬帶廣域通信網,國家到省的傳輸帶寬達到34Mbps以上,省到地達到8Mbps以上,地到縣達到2Mbps以上。國家、區域級計算機局域網由千兆位升級至萬兆位以太網。升級北京國際氣象通信系統,使之成為世界氣象組織(WMO)全球信息系統中心之一。

    建立健全適應各種觀測系統的數據處理業務流程、標準和質量控制體系。建立高度共享的數據庫和國家級海量存儲系統。構建國家級與省級之間和省際之間的信息共享系統。推進氣象及水文、海洋、環境、生態等行業探測資料的共享建設與信息應用。

    加強高性能計算機能力建設。建立國家級和區域級高性能計算共享系統,國家級計算機峰值總量達到120萬億次以上、區域級達到5萬億次以上,總體氣象網格計算能力達到200萬億次以上。

    加強各級保障中心能力建設,增強及時有效的維護維修與技術支持保障。建立國家級、省級氣象計量基(標準)組與現代化檢定和標校設施,完善標準傳遞體系。加快國家和省級探測設備實時運行監控系統建設。加強國家級綜合探測試驗基礎條件建設,提高各種氣象技術裝備的綜合試驗考核能力。

    第五節 大力推進重點工程建設

    “十一五”期間重點實施國家級六個重大氣象工程建設,積極推進、協調地方經濟發展緊迫需求的配套工程。

    ——實施氣象災害監測預警與應急工程。在國家應急體系建設統一規劃下,建立由指揮、監測、傳輸、預警、保障、備份等系統組成的氣象監測預警和應急系統,形成與各級政府應急體系相適應的氣象應急響應體系,達到實時監測,提前預警,及時發佈,快速響應,進一步增強對氣象災害和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的氣象服務能力,最大限度減少人民生命和財産損失,為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提供有力的氣象保障服務。

    ——推進氣候變化應對(一期)工程。加強氣候變化綜合影響評估與應對業務服務能力建設,建設和完善我國大氣成分觀測與預報服務系統,建成世界氣象組織亞洲區域氣候中心(WMO-RCC),完善風能、太陽能開發保障業務系統,開展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的開發利用,支持我國政府參與氣候變化環境外交談判提供依據。

    ——加快空中雲水資源化工程建設。建立國家人工影響天氣指導業務系統,健全和完善以地方為主的飛機和高炮、火箭相結合的增雨防雹作業系統和省、市、縣三級協同指揮業務系統。加強重點區域、流域的人工增雨作業,實現全國年均人工增雨量500億噸。

    ——完成新一代天氣雷達工程。完成158套新一代多普勒天氣雷達系統建設,同期建設國家級和區域級雷達技術保障中心、高速實時傳輸系統、雷達資料海量存儲檢索和共享服務系統和國家級天氣雷達培訓系統。大力推進各部門天氣雷達組網拼圖,實現資料共享。在氣象服務重點地區和突發性天氣災害頻發的經濟發達地區再增加一批天氣雷達補充站點,並根據人工影響天氣等需求開展X波段雷達建設。

    ——繼續實施氣象衛星工程。加快發展具有我國知識産權的氣象衛星體系,建立滿足業務需求的氣象衛星遙感應用體系,實施風雲二號D、E、F三顆氣象衛星工程建設,完成風雲二號02批應用系統擴建工程、風雲三號01和02兩顆衛星及其應用系統建設,開展風雲二號03批、風雲三號02批、風雲四號綜合探測衛星和降水測量雷達衛星研製及應用系統建設。開展微波遙感輻射校正場的建設。

    ——實施北京高性能計算機應用中心建設工程。引進、購置國內外高性能計算機,實施主機系統、外圍系統、監控系統和軟體系統以及配套基礎設施與環境建設,全面提高北京高性能計算機應用中心計算能力,實現軍工、氣象、石油、航空航天、生物醫藥、材料研究等經濟建設和研究領域的共享使用。

    積極推進各地與國家重大項目配套的項目建設,統籌區域共建與共享,緊密結合地方需求,協調推進省級重點工程建設,重點實施災害預警與應急、重點區域人工增雨、防災減災安全保障、氣象資源開發利用、海洋等專業氣象監測預警、城市氣象監測與災害應急預警、農村氣象警報系統、奧運會氣象保障等地方氣象工程建設。

第四章 發展現代氣象業務,發揮綜合保障作用

    第一節 顯著提高天氣預報準確率

    發展資料同化技術,加快數值模式發展並提高其應用水平。發展集合預報技術,建立多模式産品集成方法。加強數值模式釋用技術研發,製作多要素精細化預報産品。完善以雷達等監測為基礎的短時臨近預報系統和以數值預報為基礎的短期預報系統,提高中期預報技術水平,發展延伸期預報業務。開展中國的觀測系統研究和可預報性試驗(THORPEX-China),提高重要天氣事件數值預報的準確率。加強災害性天氣預報警報系統建設,促進氣象災害預報和定量降水預報的突破,提高突發性天氣預報時效。大力發展農業氣象、城市氣象、水文氣象、海洋氣象、交通氣象、航空氣象預報警報系統,建立城市氣象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和氣象環境變化對疾病發生發展影響的業務服務系統。

    第二節 提升氣候業務和氣候資源開發利用能力

    加強氣候系統各圈層監測,建立地球/氣候系統模式和多模式超級集合預測系統,開展月、季、年的氣候預測和年代際乃至世紀尺度的氣候變化預估,實現針對氣候系統的無縫隙預測預估,開發更有針對性的業務産品,爭取建立地球系統聯合觀測預測計劃(COPES)亞洲中心,全面推動該計劃在中國乃至亞洲區域的實施。開展乾旱監測影響評價和預警業務。開發氣候定量化評估模式,建立定量化氣候影響評價系統。拓寬氣候應用服務領域,組織對城市規劃編制、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大型工程建設、重大區域性經濟開發項目進行氣候可行性論證,確保項目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相協調。

    加強氣候區劃和氣候資源開發利用的服務工作。開展氣候和農業氣候區劃,更新中國氣候圖集。開展氣候資源普查工作,形成完整的氣候資源數據集,重新進行氣候資源區劃。組建太陽輻射、風力強度監測網,在全國範圍內開展風能、太陽能資源的多層次普查和可利用資源的評估,積極參與制訂和修訂風能、太陽能資源開發利用規劃,開展大型風電場和太陽能電站勘察、選址技術支持,為風電場、太陽能電站的建設、運行、調度提供實時氣象監測和預報服務。開展城市氣候環境調控及城市氣候資源開發利用服務。建立氣候資源開發利用示範基地。

    第三節 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聯合各部門力量,建立並完善以國家和區域兩級為主,集氣候變化預估、評估、應對和技術支持于一體的氣候變化業務體系,不斷提高適應與減緩氣候變化的能力。建設氣候變化基礎信息數據庫及共享系統。開展當前和歷史氣候變化事實的檢測和原因分析,重點發展多圈層耦合的氣候系統模式,預估中國氣候變化趨勢。深入開展氣候變化對經濟、社會、國防和能源、水資源、農業、生態環境等的影響評估以及人類活動對氣候系統的影響研究,制定科學應對的政策措施。進行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對策分析,評估《京都議定書》生效後對我國政治、經濟、社會和外交的影響,為氣候變化國際外交談判和重大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和對策建議。

    第四節 強化為新農村建設的氣象服務

    建立和完善農村氣象監測體系,調整農業氣象觀測站網,加強生態與農業氣象試驗站建設。以縣級為單位建立農村公共氣象服務體系,完善重大農業氣象災害預報警報、評價系統,建立暢通的農村氣象信息發佈渠道,開發推廣農業氣象適用技術,開展新型農民氣象科技培訓。根據新的氣候區劃指導農業科學調整種植結構。加強天氣、氣候和氣候變化對我國糧食安全的影響研究和應對工作,建立糧食安全氣象預警系統。開展特色農業和設施農業氣象保障服務。積極開發空中雲水資源,加強農業抗旱增雨、人工防雹作業服務。

    逐步建立以衛星遙感為主、地面監測為輔的典型生態系統監測體系,完善相應預測和評估業務服務系統,重點開展對土地利用、植被覆蓋、荒漠化程度、水土流失、沙塵暴、酸雨等重大生態問題的監測分析,開展退耕還林(草)等生態工程建設、重大工程和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區域開發對生態系統的影響評估,發佈“生態狀況分析預測報告”,為制訂生態建設與保護規劃提供依據。

    第五節 發展大氣成分業務

    建立由大氣氣溶膠、溫室氣體及相關微量成分、反應性氣體、臭氧和紫外輻射UV-B觀測、乾濕沉降、長波和短波輻射等構成的大氣成分觀測網,積極推進相關研究工作,建立和完善各類大氣成分分析系統。建立以數值模式為基礎的大氣成分數值預報業務,完善全球大氣結構和成分的綜合預報系統和中國區域大氣環境質量預報業務系統,開展相關大氣成分的監測分析、預報和評估,形成多樣化産品和服務,為最大限度減緩與大氣成分有關的各種直接和間接的污染與災害的影響提供科學建議。建立以數值模式為基礎的沙塵暴綜合預報方法和相應預報業務流程,開展酸雨監測公報、預報業務服務。

    第六節 提高人工影響天氣科技水平和效益

    加快建設國家和地方四級人影業務體系,建設空中水資源立體監測網,建立科學作業指揮和效果評估系統,改進催化技術,提高作業科技水平。開展人工增雨抗旱、河流和水庫增水、防雹減災、機場和公路消霧、森林草原防火服務、軍事活動和重大社會活動的保障工作。建設人工影響天氣重點作業區域。加大城市供水和工農業用水緊缺地區的水源地及其上遊地區人工增雨作業力度。建立應對撲滅大規模森林草原火災、嚴重空氣污染、城市高溫天氣等事件的人工影響天氣應急作業機制。

    第七節 增強空間天氣監測預警能力

    針對航天、國防、通訊、石油、電力、航運等重點領域國家戰略需求,建立和完善空間天氣監測預警業務服務體系,開展空間天氣監測、分析研究、預報警報和服務。加強空間天氣地基和天基觀測,制定空間天氣警報和預報業務的標準,逐步完善空間環境變化預警業務,開展太陽、地磁活動的短期預報、警報、現報服務,電離層背景狀態的趨勢預報,耀斑電離層擾動和電離層暴的預報服務,中高層大氣密度的中期、短期預報和警報,以及空間碎片、衛星環境和特殊空間活動的預報警報和專報服務。

    第八節 加強雷電災害防禦

    逐步完善由雷電監測、預警預報、研究與技術開發、防雷檢測與防護技術服務組成的業務體系。新建或改建閃電探測站點和資料處理中心,在重點區域建設大氣電場監測網,建立全國雷電預報預警平臺,逐步開展高精度雷電的監測分析及雷電強度、落區和危害等級的預報警報業務。依法加強雷電管理工作,加強各類檢測設備管理、檢定和標定工作。重點提高國家級雷電預報、防護技術開發和指導能力,大力加強省級雷電業務、科研和服務的有機結合和業務體系建設。不斷提升各級氣象臺站雷電天氣預警預報水平,積極推進雷電業務機構的科技服務和其他業務工作。

第五章 深入實施科技興氣象戰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科技發展方針,以全國氣象科技大會精神為指導,深化氣象科技體制改革,建立國家氣象科技創新體系,突出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通過重點領域的突破,帶動氣象科學技術水平整體的躍升。

    第一節 加快建設國家氣象科技創新體系

    以社會公益類氣象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國家重點實驗室、部門開放實驗室、各級氣象業務單位以及相關企業為主體,建設國家、區域和省三級氣象科技創新體系,重點加強氣象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科技成果轉化與應用體系建設,不斷完善氣象科技管理體系。國家級氣象科技創新體系瞄準國際前沿和未來業務發展方向,著重解決影響氣象事業發展的重大科技問題,為業務發展提供科技支撐,重點培養一批創新型領軍人才;區域級氣象科技創新體系重點加強本區域天氣氣候關鍵技術研究和業務轉化,培養一批創新型科研業務帶頭人;省級氣象科技創新體系以科研與應用技術開發項目為牽引,為省級業務發展提供科技支撐,培養省級科技創新人才。

    第二節 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和跨越

    鼓勵原始創新,強化集成創新,加快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對一些涉及國家安全戰略的關鍵和核心技術,增強原始創新能力。對我國具有技術優勢的領域,要堅持“以我為主”,對國內外差距較大又有可能引進的先進技術,要在引進的基礎上加大消化吸收再創新的力度。

    圍繞重大氣象裝備、關鍵傳感器件及觀測技術方法、氣象信息技術及應用、現代氣象業務和服務等領域的瓶頸問題落實重大科技創新任務,切實加強氣象基礎性研究工作,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積極推進應用研究與開發工作,開展新的大氣科學試驗。建立氣象科技成果知識産權保護制度。切實加大對氣象領域技術研究、開發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穩定增長的投入機制,在實施國家重大科技計劃中要重視氣象領域的科學研究,在國家重大氣象工程建設中要設立氣象科技研發專項資金。

    第三節 加強科研能力建設

    整合全行業資源,大力建設氣象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加快科研儀器、設備、數據等資源共享工作。有重點、有步驟地建設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開放實驗室、研究試驗基地和研究中心。加強科研機構、重點實驗室、重點野外科學臺站專用研究和試驗儀器、設備、設施、數據庫等建設。加強災害天氣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積極改善部門重點實驗室基礎條件。推進大氣綜合探測飛機實驗室工程的建設進展。建立中國天氣雷達試驗基地,並開展相應的試驗研究。整合中國氣象局與相關高校的地球科學信息資源,共同搭建地球科學信息資源平臺。積極改善科研及局校合作的基礎條件,聯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教育部爭取設立聯合研究基金。

第六章 著力推進人才強業戰略,全面提高隊伍素質

    第一節 加強人才資源能力建設

    把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擺到重要戰略位置,加大高層次人才和一線高級專門人才的引進和培養。針對事業發展的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加大“323人才工程”中第一層次人才選拔培養力度,每年引進3-5名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科技領軍型人才。抓緊選拔培養業務科技帶頭人以及“百名首席預報員”和“百名優秀專家”等重要和關鍵崗位上的業務科技骨幹。在國家級和部分省級業務和科研單位建立15個左右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每年選送30名左右管理和業務骨幹到國外學習進修。重點支持、培育若干有創新能力的氣象科技創新團隊。培養造就一支能夠高質量完成北京奧運會和上海世博會氣象服務的團隊。

    狠抓基層、青年和西部氣象人才隊伍建設,加強基層臺站一線高級專門人才的培養、選拔工作,抓好青年人才的引進和培養,重點選派一批青年骨幹到國家氣候觀象臺承擔重要崗位工作。繼續推行西部優秀人才項目,加大對西部地區人才訪問進修的支持力度。深入做好吸引氣象相關專業優秀畢業生的工作。

    通過幹部教育培訓和實踐鍛鍊兩個主要環節,努力造就一批具有世界眼光和戰略思維能力、能夠不斷開創新局面的高素質領導人才。建立司處級主要負責人定期培訓制度,推進領導幹部挂職鍛鍊制度化。

    第二節 建立健全氣象教育培訓體系

    加快構建由氣象教育培訓機構、有關高等院校、社會培訓機構、國際教育培訓機構共同組成的開放的氣象教育培訓體系。建立健全國家、區域、省三級氣象培訓體系,重點建設國家級培訓機構和若干少而精的區域級培訓機構。大力發展氣象遠程教育培訓。把氣象部門一院八所、國家級業務單位、區域氣象中心等作為高層次人才培養的重要實踐基地,選擇有條件的氣候觀象臺和新一代天氣雷達站等建成一線高級專門人才培養的重要實習基地。推進國家級培訓機構現代化基礎設施、師資力量和教育培訓教材建設。搭建氣候系統監測和氣象預報預測培訓共享平臺、氣象遠程教育培訓與資源共享平臺、氣象科技信息與情報共享平臺等教育培訓平臺。

    切實開展大規模全員培訓,逐步推行持證上崗制度。實施臺站基本業務崗位人員的新知識、新技術更新輪訓,每5年輪訓一次全國業務技術和業務管理人員。用3年左右時間,完成對預報預測業務和服務專業技術崗位人員的新一代天氣雷達、衛星和數值模式等産品應用的輪訓。做好新拓展業務和水文氣象、海洋氣象等專業培訓。積極開展面向氣象行業的培訓。引導科研機構和相關院校重視加強氣候系統相關專業的研究生教育培養。

    第三節 改善人才成長機制和政策環境

    積極營造鼓勵人才幹事業、支持人才幹成事業、幫助人才幹好事業的良好環境。重點完善通過創新實踐造就人才的培養方式和機制,建立科研開發和業務建設帶動人才培養和流動的機制,在多崗位實踐和聯合科技攻關中培養造就科技人才。促進氣象現代化建設、教育培訓和人才使用相結合,強化大中型現代化建設項目中硬體建設、軟體開發和人才培訓的有機結合。用創新的思路推進人才隊伍建設,針對缺乏領軍人才的領域,建立人才引進、培養“特區”,根據不同情況分類制定和落實人才培養、引進等特殊政策。建立健全人才標準、評價、選拔任用和激勵機制。

第七章 推進法制、體制和機制建設,增強事業發展活力

    第一節 健全氣象法規與標準化體系

    建立和完善以《氣象法》為主體的氣象法律法規體系,抓緊制定《氣候資源法》、《氣象災害防禦條例》、《防雷管理條例》、《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完善配套規章,出臺氣候系統資料共享以及促進多軌道研究型業務發展的相關部門規章和規範性文件。積極推動地方氣象立法。建立健全以氣象儀器與觀測方法、氣象信息、氣象預測預報與氣象服務、氣象防災減災與應急管理等為重點的氣象技術標準體系。加快國家、行業、地方和企業氣象標準制定步伐。建立和完善標準化管理體系。加大國際標準的採標率,加強氣象標準的自主創新,力爭在3-5年內有一批氣象標準上升為國際標準,在某些領域佔領國際標準的主導地位。

    第二節 加強氣象社會管理職能

    健全專兼結合、以專為主的氣象行政執法體系,減少行政執法層次,切實加強地(市)級氣象法制工作機構和執法隊伍的建設。全面推行氣象行政執法責任制,加強氣象執法監督。切實履行氣象及相關法律、法規賦予的社會管理職能,實現部門管理向社會管理的轉變。全面推進依法行政,保護好氣象設施及探測環境,依法管理和規範氣象探測、氣象災害監測預警、人工影響天氣、雷電災害防護、氣候資源開發利用和氣象信息發佈等活動,加強對施放氣球的管理,維護社會公共安全。

    強化規劃引導,統籌編制氣象行業重要氣象設施建設和佈局規劃,推進資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共享。加強行業臺站建設,積極支持民航、兵團、農墾、森工、鹽業等行業氣象工作,創新氣象行業管理體制。

    第三節 深化各項改革

    大力推進氣象業務技術體制改革,力爭在3年內,建立一個基本滿足國家需求、功能先進、結構優化的“多軌道、集約化、研究型、開放式”業務技術體制。完善軌道運行機制,提升軌道的科技含量和業務水平。建立資源高度共享、相互支撐的綜合觀測、預報預測、公共服務、科技支撐保障體系,優化各級業務佈局、分工,實現集約化發展。“十一五”後期,不斷豐富業務內涵,提升環境氣象、航空氣象、海洋氣象、水文氣象、交通氣象等業務水平,積極探索區域中心的發展模式和運行機制,進一步發揮區域中心的功能和作用。

    以強化公共服務職能為目標,積極探索事業單位改革思路。推進全員聘用,實現由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的轉變。進一步深化氣象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實現部門行政向公共行政的轉變。配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及相關配套政策的實施,加強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相關工作。積極推進財政體制改革,逐步推行部門預算、非稅收入、國庫集中支付、政府採購等為重點的各項改革。

    第四節 擴大合作與開放

    積極推進區域間、部門間、部門和地方、部門和企業、科研機構和高校間的合作,不斷深化和提升氣象與國防、地質、海洋、交通、水利、農業、衛生、環保、航空、體育、安監、林業、旅遊等部門的合作領域和層次,充分發揮氣象的綜合保障作用。集中相關領域的人員、技術、資源優勢,加快多部門相互配合的綜合觀測、預報預測以及共享平臺建設,聯合組織相關重大工程、科研計劃和人才培養。積極參加氣候系統及其相關領域國際組織的有關科研、業務計劃,發起和參與全球性、區域性氣象科學、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等領域的國際合作計劃,在國際多災害早期預警系統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廣泛開發利用國際氣象科技資源,完善雙邊科技合作機制,加強智力引進和人才送外培養力度。

第八章 加強領導,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第一節 加強組織領導和協調配合

    氣象行業各部門要充分認識發展氣象事業、加快氣象科技創新的重大意義,按照《綱要》、《科技發展綱要》和國務院三號文件的有關要求,推進本規劃各項任務的落實。加快制定氣象事業現代化建設、科技創新、人才培養、投資保障等相關政策措施的出臺,形成支持氣象事業發展的合力。

    建立本規劃與國家級、省級和行業相關規劃之間的銜接和協調互動機制,統籌規劃探測站網、信息資源共享、專業預警服務系統等現代化建設。從實際出發,細化加快氣象事業發展的目標和任務,分層次、有側重地將氣象事業發展納入各類規劃以及投資計劃中。

    第二節 增強投資保障能力

    逐步完善以政府投入為主、社會和單位自籌等多元化投資渠道,完善氣象科技服務對事業的反哺機制,增強自我發展能力。調配好“十一五”重點支撐項目的配套投資及其它投資。通過政策傾斜、財政保障等措施統籌東中西部地區氣象事業的協調發展。繼續加大對“三站四網”建設和改善基層臺站條件的投入,形成長效、穩定的投入機制。選擇有代表性的基層臺站推進綜合現代化臺站建設,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逐步改善艱苦臺站,尤其是西部艱苦臺站職工工作生活條件。

    第三節 強化綜合管理

    健全和完善科學民主決策工作機制,實施氣象行政管理創新工程。建立健全應急管理指揮體系,建設國家及省級氣象應急管理指揮平臺。加快推進氣象電子政務系統建設步伐。建立目標管理信息平臺。

    推行綜合財政預算管理,規範支出行為,加強項目、財務控制、監督和績效考核,完善對企業實體和經營活動的財務監督和規範管理。建立國家、省、地、縣四級國有資産管理體系,完善管理制度,促進國有資産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

    第四節 加強黨風廉政和精神文明建設

    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全面推行政務公開制度。以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為重點,對重大經濟活動進行實時審計和整改落實情況的督促檢查。建設學習型部門,豐富職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斷創新氣象文化,積極推進精神文明和廉政文化建設,加強理論和職業道德教育,增強全部門凝聚力。強化現代化宣傳手段建設,構建“大宣教”工作新格局。關心離退休職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和身體健康。制定並實施全國氣象“五五”普法規劃,加強各級科普基地建設,強化氣象法律法規和科學知識宣傳教育工作。建設一批高質量的“全國文明單位”和“全國氣象部門文明臺站標兵”。

 
 
 相關鏈結
· 氣象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2006-2010年)出臺
· 《國務院關於氣象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06]3號)
· 黑龍江召開常務會議審議關於氣象事業發展的意見
· 吉林確定“十一五”期間氣象事業發展目標和重點
· 回良玉強調:加快氣象科技創新 促進氣象事業發展
· 我國確定“十一五”時期氣象事業發展四大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