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至8月1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在吉林省延吉市召開全國養老保險經辦管理工作座談會。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副部長胡曉義在講話中,從中國國情特點出發,闡述了建立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保障制度體系的基本原則,並對新時期推進社保體系建設和加強經辦工作提出要求。吉林省副省長金振吉到會並致辭。
胡曉義指出,今年上半年,全國地方各級勞動保障部門和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克服嚴重自然災害帶來的困難,紮實推進各項工作,養老保險業務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全國共發放參保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3724億元,確保發放成果得到繼續鞏固。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21029萬人,比2007年底增加891.8萬人,已經提前完成了全年的擴面計劃。全國已納入社區管理的企業退休人員共有3264萬人,佔企業退休人員總數的71.9%,社區管理率比上年底提高0.9個百分點。基本養老保險徵繳收入達到3632億元,完成全年徵繳計劃的52.7%。各地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試點和被徵地農民社會保障工作正在積極推進,全國已有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305個縣 (市、區)開展新農保試點,並在制度模式、籌資方式和長效機制建設等方面有所創新;有23個省級政府下發了做好被徵地農民社會保障工作的文件,約有1120萬被徵地農民納入社會保障體系。
胡曉義指出,黨中央和國務院領導高度重視社會保障工作,對改革完善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特別是建立覆蓋城鄉的養老保障體系作出了重要指示,為我們做好工作指明了方向。目前世界上近200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各種各樣的社會保障制度,但有一條共同規律,就是各國都依據本國國情——經濟社會發展條件、社會政治制度、歷史文化背景等來選擇和調整社會保障的模式和政策架構。我們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也要遵循同樣的規律,從中國國情特點出發,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保障制度體系。當前,各項數據指標顯示,我國經濟仍然保持平穩較快增長,但不可控因素增大,國家宏觀調控的難度加大,經濟形勢的變化對社會保障工作的影響變數也在加大。面對複雜的局面,我們必須保持憂患意識,再接再厲,全面完成全年各項目標任務,推動社會保險工作再上新臺階。
談到災區重建,胡曉義強調,要抓緊做好災區社會保險經辦業務管理和公共服務設施恢復重建工作。一是根據當地政府安排,建立相對固定的臨時辦公場所,配備必要的辦公設備,儘快恢復所有的社會保險經辦業務工作;二是在上級政府和勞動保障部門的幫助和指導下,及時籌集和調度資金,調整支付方式,按時足額支付各項社會保險待遇;三是在省和部的統一指導下,做好公共服務設施規劃編制工作,按照 “科學規劃,統一整合;統籌兼顧,突出重點;實事求是,適度超前;分類指導,有序推進;自力更生,創新發展”原則,做好規劃的組織編制和實施工作,力爭高水平、高標準地建設好經辦服務窗口;四是及時總結地震給社會保險經辦工作帶來的影響,研究改進和完善社會保險相關政策和管理服務措施的意見和建議。
談到保發放,胡曉義指出,經過10年多的努力,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的制度體系和工作機制已經確立,並且有了更好的物質基礎。但也面臨著一些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一是經濟發展速度放緩導致的企業效益下降和就業崗位減少等問題,可能給基金徵收帶來不利影響,基金增收的勢頭可能會放緩;二是養老金連續調整以及擴大個人賬戶做實試點會給基金支出帶來較大壓力;三是下半年一些不確定的自然和經濟、社會因素,仍然有可能給局部地區的確保發放工作帶來影響。各地特別是基金結余量少、發放壓力相對大的地區,要時刻保持警惕,對未來可能面臨的支付困難和風險要有更多的準備和考慮,及早制定工作預案,爭取主動。要按照中央要求加快推進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加大基金調劑力度,增強養老保險化解局部風險的能力,提高保障水平。
談到社會保險基金專項治理,胡曉義強調,黨中央、國務院始終對加強社會保險基金監管、維護基金安全工作高度重視,將其作為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的一項重要任務,擺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專項治理從今年7月份開始,為期1年半,涉及社會保險基金的徵收、支付、管理、運營等各個環節。各地一定要充分認識此次專項治理的重大意義,認真查找問題、改進工作,按照統一部署和要求,做好自查工作,並狠抓整改,力爭把問題解決在內部、解決在萌芽狀態。同時,要進一步建立健全經辦機構內部控制制度,做好社會保險信息披露工作。
此外,胡曉義還就加強擴面和基金徵繳、推進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做好各項基礎管理工作以及培育和弘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的職業精神等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來自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計劃單列市分管養老保險工作的廳(局)長和經辦機構負責人等160余人參加了座談會。(張春紅 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