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旅遊局副局長杜一力出席2009年北京市旅遊工作會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2月26日   來源:旅遊局網站

    2月25日上午,2009年北京市旅遊工作會議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召開。北京市副市長丁向陽、國家旅遊局副局長杜一力出席會議並作重要講話。北京市政府副秘書長安鋼主持會議。北京市旅遊局局長張慧光做了題為《迎接挑戰抓住機遇克服困難堅定信心 努力把北京旅遊産業發展成為首都經濟的支柱産業》的主報告。北京市政府相關委辦局的領導、各區縣主管旅遊工作的領導、各區縣旅遊局局長、旅遊行風評議員以及各飯店、景區(點)、社會旅館等旅遊行業的代表等共計2000余人參加了會議。

    附件:

杜一力在2009年北京市旅遊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尊敬的丁向陽副市長,各位領導,同志們:

    在去年的工作中,北京市旅遊業圓滿完成了舉世矚目的奧運會和殘奧會的服務接待工作,代表了中國的接待水平,也體現了中國旅遊的好形象,為北京的旅遊業和全國的旅遊業爭了光。去年一年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等諸多不利影響的形勢下,仍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為北京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在此,我代表國家旅遊局,向大力支持中國旅遊業發展的北京市和各區縣的各位領導、向大力支持旅遊工作的各有關部門、向辛勤工作的全市旅遊行業廣大幹部職工,致以敬意!

    2009年,北京市的旅遊工作很有難度,要在奧運會全球高度聚焦之後再續新篇再創輝煌;要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前所未有的壓力下,把旅遊業尤其是國際旅遊業的龍頭抬起來;廣大企業要在困難中生存奮進,還要努力實現整個産業的素質提升,實現進一步的科學發展。這無一不是嚴峻的挑戰。

    北京市旅遊局張慧光局長報告的核心是,迎接挑戰,抓住機遇,克服困難,堅定信心,努力把北京旅遊産業發展成為首都經濟的支柱産業;各位企業同志的發言,充滿信心。丁向陽副市長還將作重要講話,我相信,這次會議將有力地團結和鼓舞全市旅遊行業戰勝困難,取得2009年的好成績。北京市旅遊業取得好成績,就會對全國旅遊業産生極為重要的積極帶動作用。借此機會,我談四點認識。

    第一、北京旅遊業在奧運服務接待工作中創造的經驗,是中國旅遊業的財富,希望在中國旅遊業的轉型升級中發揮作用。

    中國旅遊業正處在一個轉型升級的歷史時期,這個時期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全面提升旅遊服務品質。能不能成為最具競爭力的國際旅遊目的地,能不能成為一個新型的現代服務産業,最重要的標準,就是服務質量,産業素質。我們三十年如一日地推動服務質量提升和産業素質提高,在座企業始終在追求的也是服務質量的提升。應該説,奧運接待服務的圓滿完成,使北京旅遊業的發展實現了一次歷史性跨越。奧運接待服務是對旅遊服務最大的一次促進,是歷史性的。北京奧運會、殘奧會的服務達到了“四零三滿意”,説明北京的旅遊業無論是在硬體建設和軟體建設上,無論是在企業規模和管理體制上,無論是在經營理念和實際運行上,都已經達到了一個新高度。這個新高度不僅應當成為北京旅遊産業發展的新起點,也應該成為中國旅遊服務的一個標桿。我希望奧運接待服務中確立的經營理念和管理模式以及服務質量和水平,能得到很好的總結和提升,能成為旅遊接待的標準和指南,希望在國際國內市場上,能像認定星級飯店標準一樣認同“奧運式接待”、“北京式接待”,為中國旅遊産業的歷史性提升做出貢獻。

    第二、希望北京旅遊業在國際金融危機中能抓住和發揮好奧後發展機遇,逆風起舞,做大做強。

    金融危機的衝擊是深刻的,前所未有,但是奧後發展機遇也是舉世難求,是獨特的、唯一的,這就是機遇挑戰並存。經過七年的奧運籌辦,北京的城市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城市運行功能、接待能力、交通秩序、服務質量和空氣、環境質量等得到大大提升,經濟也得到又好又快發展。奧運會和殘奧會的成功舉辦,使北京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大大提升,同時也使北京的旅遊資源更加豐富。如“鳥巢”、“水立方”等體育場館,由於北京奧運的成功和輝煌,被賦予了獨有的精神象徵和奧運文化內涵;國家大劇院、中央電視臺新址等現代建築,象徵著北京的現代精神和蓬勃活力。這些因舉辦奧運形成的新的旅遊資源,為北京旅遊市場的繁榮提供了持續的動力。根據往屆舉辦奧運會城市的經驗,如果工作做得好,奧運旅遊效應還會持續。奧後旅遊不僅是北京旅遊的新産品,也是相當長一個時間內,中國旅遊業的一個拳頭産品,必須做好。

    北京市旅遊業緊緊抓住了奧後旅遊發展機遇,全面實施奧後旅遊發展戰略,主動出擊,積極作為,全面謀劃,加大海內外奧後北京旅遊的促銷力度,加大奧運旅遊産品和商品的開發力度,已經收到了初步成效。北京正在抓住這一機遇,進一步開發奧運旅遊資源,加大以奧運旅遊産品為核心的營銷力度,協調開發好奧運場館的賽後利用,正在把奧林匹克公園打造成奧運旅遊文化集聚區。國家旅遊局也將繼續地宣傳奧運形象和産品。奧後旅遊還大有文章可做,需要創造,需要信心,要善做文章、做好文章、做大文章。

    第三、北京旅遊業在“拉動內需、刺激消費”方面工作積極主動,希望在“保發展、保民生、保穩定”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中央把擴大內需、促進消費確定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長期戰略方針和基本立足點。旅遊業是面向民生的服務業,金融危機對我國旅遊業造成了巨大衝擊,其影響還在逐次顯現。全國旅遊業都在積極應對金融危機,保持旅遊業平穩較快發展。我們按照中央擴大內需的方針,調整了三大市場發展方針,採取了一系列擴大旅遊消費的辦法措施。全國各地正在推動全國鄉村旅遊倍增計劃,部分地區正在試驗開展國民旅遊休閒計劃、全行業正在開展服務質量提升計劃、導遊人員培訓計劃、入境旅遊發展計劃、上海世博全球推廣計劃、地震災後旅遊業恢復重建計劃、藏區旅遊發展推進計劃以及發展旅遊促進就業等一系列行動計劃。北京旅遊業積極落實中央的方針,主動謀劃,富於創造性,辦法豐富多彩,産生了積極效果: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加深、國內經濟放緩的形勢,在去年的國慶黃金周和今年的春節黃金周,北京旅遊市場旅遊人數和旅遊收入仍然創同期歷史新高。北京市旅遊局對今年促進國內旅遊市場方面提出了許多很好的措施,啟發我們去尋求更多更好的辦法。辦法一定有,辦法定比困難多,大家都在想辦法,困難將加倍激發我們的能力和措施。十大計劃之外還應該有 “辦法倍增”、“能力倍增”,希望各區縣各企業發掘獨特的優勢,各自開發不同的市場,千方百計保增長,共克時艱,共度難關。

    旅遊業的就業容量大、就業層次多、就業成本和就業門檻相對較低,適合不同類群的勞動者參與就業。發展旅遊可以為北京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對於“保發展、保民生、保穩定”具有獨到的作用。僅以鄉村旅遊為例,到2008年底,北京的民俗旅遊戶已發展到2萬餘戶,從事鄉村民俗旅遊服務的人員達到6萬餘人;鄉村旅遊收入達到19億元,同比增長4.8%,實現了發展速度、發展規模的雙增長,在推進北京城鄉統籌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這個作用很值得重視,這個作用要充分發揮好。希望北京旅遊業在政府主導下,充分發揮市場主體作用,進一步整合旅遊資源,不斷吸引投資,推動旅遊新産品新業態形成;通過節慶旅遊拉動、區域旅遊合作、國民旅遊休閒市場的開發,通過加大境內外旅遊市場促銷力度,保持整體形象的生命力、活力。千方百計激發市場,刺激消費,使旅遊業在拉動內需、刺激消費、進一步增強經濟發展信心方面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取得更加明顯的成效。

    第四、北京旅遊業制定了新的發展目標,希望北京旅遊業在新的起點上儘快實現這個目標,早日把北京建設成為國際一流旅遊城市。

    近期,北京市委、市政府首次出臺了《關於全面推進北京旅遊産業發展的意見》,並首次召開了北京市旅遊産業發展大會,明確提出,要努力把北京旅遊産業發展成為首都經濟的支柱産業,努力把北京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的旅遊城市。並在政策、資金等方面的投入上給予了很大的優惠和扶持,這是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遠見卓識和統籌兼顧,為北京旅遊業的發展提供了非常好的良機。北京市旅遊局提出,按照市政府《關於全面推進北京市旅遊産業發展的意見》的要求,經過3到5年的努力,力爭實現“一、十、百、千、億”的目標,即:創建世界一流旅遊城市,旅遊增加值佔全市GDP的10%以上,年旅遊外匯收入達100億美元以上,海外遊客達1000萬人次以上,國內遊客達2億人次以上。這個目標有挑戰性。在目前的形勢下提出這樣的目標,顯示出北京對旅遊産業的信心,對市場的信心,對在座區縣和企業的信心。這個目標的實現將極大提升中國旅遊業的國際競爭力。我們衷心期待著北京這一目標的早日實現。

    確實,北京市發展旅遊具有經濟、文化、交通、人才、基礎設施等多方面的獨特優勢,全市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旅遊業,這是大旅遊發展的堅實基礎。北京旅遊發展氛圍濃厚,旅遊意識強,旅遊市場需求旺,這是我們發展大旅遊的最佳環境。北京市旅遊局和各級旅遊管理部門主動把旅遊産業放到首都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總體把握,統籌推進。主動統籌旅遊産業的整體發展,主動促進與其他産業的協作與互動,這是落實科學發展的戰略思維,按照這樣的要求,不僅要把旅遊經濟做大做強,而且要推動其他相關産業的全面發展。按照這樣的發展思路,一定能實現旅遊産業發展速度和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統一,不斷提升首都旅遊産業發展的質量和水平,真正把旅遊産業培育成為首都國民經濟的支柱産業,把北京建設成為國際一流旅遊城市。

 
 
 相關鏈結
· 旅遊局匯總顯示:旅行社仍是旅遊投訴主要對象
· 旅遊局發佈2008年各地旅遊突發公共事件年報信息
· 旅遊局長邵琪偉在浙江省旅遊産業發展大會上講話
· 旅遊局下發緊急通知要求切實保證旅遊質量和安全
· 旅遊局批准什剎海風景區等147家景區為4A級景區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