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國土資源廳、農業廳、審計廳、監察廳和統計局有關人員組成考核組,對全區各市耕地保護責任目標履行情況進行了考核,並實地抽查了100個補充耕地項目。考核結果表明:去年全區建設佔用耕地項目全部實行先補後佔,經依法批准的非農建設佔用耕地3279.66公頃,補充耕地3279.66公頃,實現了耕地佔補平衡。至今,廣西已連續九年實現耕地佔補平衡。
建立耕地保護共同責任機制。一是自治區與各市、各市與所轄縣(市、區)均簽訂《耕地保護責任狀》,政府主要領導為第一責任人;二是把耕地保護列入機關績效考評,督促各級政府機關落實耕地保護責任;三是自治區與各市簽訂糧食生産責任書,每年對各市糧食播種面積、單産和總産量進行考核;四是制定了《違反土地管理規定行為處分辦法》實施細則,落實行政機關領導及公務員依法行政、促進耕地保護責任落實。
加大投入提高耕地質量。去年自治區國土資源廳投入2.5億元專項資金,在桂西五縣開展以改造中低産田為主的土地整理重大工程;自治區及時啟動了廣西新增25億公斤糧食土地整理重大工程,各市均按照自治區的總體部署和安排,全面啟動了相關前期工作,目前已新建基本農田保護標誌牌183個,總投入約366萬元。
建立動態巡查機制。全區各市均建立了違法佔用耕地和基本農田動態巡查制度,通過多部門聯合執法和在每村聘請監管信息員,形成了完善的市、縣、鄉、村四級動態巡查網絡,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制止。如柳州市建立了由城管局牽頭,監察局、政府督察室、規劃局、國土資源局等單位組成的聯合動態巡查執法督察組,每季度定期對各城區落實聯合動態巡查工作進行一次專項督察;百色市與各村民委員會制定了《基本農田保護村規民約》,成立基本農田保護區監督協會和村鎮建設管理站,並配備相應的人員和資金,做到動態巡查常態化。(記者/唐廣生 通訊員/李欣松 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