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陳竺:加快推進醫療衛生系統災後恢復重建工作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8月31日   來源:衛生部網站

團結協作共同努力
加快推進醫療衛生系統災後恢復重建工作
——在汶川地震災區醫療衛生系統恢復
重建對口支援工作協調會上的講話

衛生部部長 陳竺
(2009年7月29日) 

    今天的協調會,在嘯宏同志主持下,時間安排得很緊湊、內容很充實、效果很好。四川、甘肅、陜西3省衛生廳彙報了災後醫療衛生系統恢復重建進展情況,江蘇、浙江、河北3省做了經驗介紹,其他對口支援省(市)也都全面介紹了對口支援工作開展情況。會議還請四川省綿陽市和阿壩州2個市(州),以及四川省北川縣、青川縣、彭州市,甘肅康縣和陜西寧強縣5個受援縣(市)彙報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恢復重建進展、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也提出了一些具體建議。同志們講真話、講實話,言語之間無處不展現著“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偉大民族精神,體現了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剛才,四川省人民政府陳文華副省長代表災區3個省對對口支援省(市)表示了真誠的感謝,也對災區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做好下一階段恢復重建工作提出了要求、希望和重要意見,我和嘯宏同志都贊同。下面,我談幾點意見。

    一、醫療衛生系統恢復重建對口支援工作成效顯著

    對口支援是黨中央、國務院集全國之力支援汶川地震災區恢復重建工作的重大部署,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越性,是黨的先進性和執政能力的具體體現。為貫徹落實中央精神、推動醫療衛生恢復重建工作,衛生部相繼下發了《關於醫療衛生對口支援地震災區工作方案》、《關於開展2009年醫療衛生對口支援地震災區工作的指導意見》等文件,指導有關省(市)努力做好對口支援工作。

    根據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恢復重建對口支援總體安排和我部工作要求,各對口支援省(市)衛生廳(局)以高度的責任感、緊迫感和使命感,從大局出發,全力以赴,積極為災區衛生系統提供人力、物力、財力、智力等各種形式的支援,受援省各級衛生行政部門的同志們也全力以赴與支援省(市)密切協作,1年多來對口支援工作已經取得了重要進展和明顯成效。

    (一)組織協調機制日趨完善。

    對口支援省(市)衛生廳(局)把對口支援工作作為一項政治任務,按照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於醫療衛生對口支援地震災區工作方案》的具體要求,成立對口支援領導小組,遵循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科學防控、省外與省內對口支援相結合的原則,加強組織領導,探索完善機制。各受援災區衛生行政部門在地方人民政府領導和對口支援省(市)的支持幫助下,積極主動整合當地醫療資源,統一部署,統籌規劃,基本建立了協調暢通、運轉有效、責任明確的工作機制,已經形成上下對口、分工合作、協同推進的對口支援工作格局。

    (二)基礎設施建設進展順利。

    各對口支援省(市)主動與受援縣(市)就醫療衛生機構重建項目進行接洽,積極籌措並優先安排衛生建設資金,開展基礎設施建設,購置醫療設備,絕大部分項目已經開工建設,部分項目已經竣工,總體進展良好。國家發展改革委、衛生部等11個部委印發的《公共服務體系災後恢復重建專項規劃》確定了51個重災縣恢復重建衛生項目1,671個(不含村衛生室),總建築面積420.57萬平方米,規劃總投資117.71億元。其中,四川99.51億元,甘肅12.68億元,陜西5.52億元。截止今年7月20日,開工建設項目1443個,其中已經竣工231個,已經投入資金87.05億元,分別佔規劃總數的86.36%、13.81%、73.95%。其中,四川省開工建設1,190個佔該省規劃項目數的88.54%,已竣工198個佔14.73%,已投入76.95億元佔該省規劃投資的77.32%;甘肅省開工建設166個佔77%,竣工18個佔8%,投入資金7.71億元佔60%;陜西省開工建設87個佔78%,已竣工15個佔13%,投入資金2.39億元佔44%。

    根據3個災區省上報的數據匯總,24個受援縣(市)規劃建設項目676個,投資54.1億元,建設規模176.52萬平方米。到目前為止,已經落實投資的項目597個,佔規劃項目數88.31%。已開工建設566個,佔規劃項目數83.73%。

    (三)業務支援有序進行。

    根據受援災區需要,各地衛生行政部門組織選派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實踐經驗豐富的臨床醫療、疾病防控、衛生監督和衛生管理人員趕赴災區,積極開展醫療衛生業務對口支援工作。據不完全統計,從對口支援工作啟動到2009年7月20日止,19個對口支援省(市)共派出80余批約7,300人(次)醫療衛生人員赴災區開展診療服務、疾病預防控制、衛生監督、人員培訓及衛生機構重建等工作。高峰時,省外、省內派駐受援縣(市)援助人員超過3,500人,達到受援地區原有衛生技術人員數的15%,是因災衛生技術人員減員數的14倍。派出省(市)不僅對派出人員數量,而且對專業結構、相關管理等方面也做出了明確規定,切實滿足受援地區醫療衛生工作需要。同時還研究制定了援助人員的職稱晉陞和福利待遇等相關政策,努力解決派出人員工作、生活困難和後顧之憂,使他們能夠全身心地投入災區醫療衛生服務工作。

    (四)醫療衛生服務逐步恢復。

    對口支援人員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對災區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克服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實際困難,積極創造條件,努力為災區生産生活和人民群眾提供優質便捷的醫療衛生服務,贏得災區各級政府和廣大群眾的普遍讚譽。一是與抗震救災衛生緊急救援階段工作實現了平穩交接,迅速恢復了醫療服務秩序。二是拓寬診療項目,幫助當地醫院開展了一批醫療新技術、新項目,及時滿足群眾醫療救治需求。截至目前,各級醫療隊診治災區病人超過120萬人次。三是免費培訓災區醫療、防疫、衛生執法和衛生行政管理人員,提高當地醫療衛生人員技術水平。四是積極開展康復醫療和心理援助工作。幫助建立和完善災後心理衛生服務網絡,開展大眾心理康復宣傳以及高危人員健康教育和心理輔導工作。五是大力開展疾病防控與衛生監督工作。工作人員深入村、組、社區、居民點,現場指導實施消殺工作,組織疫苗接種,開展飲用水、食品以及環境衛生等監督監測,提高應對重大突發疫情的處置能力,受災地區始終沒有發生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圓滿實現了大災之後無大疫的階段性目標,受到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肯定。

    上述成績的取得是黨中央、國務院正確領導的結果,是援建方和受援方各級政府高度重視、各級衛生行政部門紮實工作的結果,更是對口支援人員和災區醫療衛生人員團結協作、艱苦奮鬥的結果。在這裡,我代表衛生部向你們表示衷心的感謝!也請各位廳局長轉達對工作在一線的對口支援同志們親切的慰問,請陳副省長、沈驥廳長轉達對災區衛生人員親切的慰問!

    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雖然恢復重建取得了重大進展和突出成績,但距離中央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歸納起來主要存在以下一些問題和困難。

    (一)醫療衛生機構重建工作認識還需進一步加強。

    一是個別對口援建省(市)及災區地方政府對醫療衛生工作重要性認識不到位,沒有認真落實中央要求,優先安排醫療衛生機構恢復重建工作,致使項目相對滯後。二是部分災區政府和衛生行政部門片面地把恢復重建視為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契機,盲目追求規模和檔次,業務用房建設存在超規模超標準現象,資源浪費和投資缺口問題並存。三是恢復重建工作進展不平衡。個別對口支援省(市)片面追求形象工程建設,造成縣(市)醫院等大項目建設進展快,鄉鎮衛生院等小項目重視程度不夠,進度明顯滯後,甚至還有一些建設項目投資不能落實。四是建設管理上雙方協調不夠,信息不暢通。五是個別地方還存在違規收費情況。

    (二)醫療衛生人員支援機制有待完善。

    醫療衛生技術人員支援組織協調機制尚需進一步健全,部分支援省(市)與受援省的協調溝通力度不夠,影響對口支援效果。一是對災區醫療衛生人員需求數量、技術層次、專業結構及工作條件缺乏科學評估。一些省(市)派出支援人員隊伍層次偏高、設備先進,但因災區條件限制無法開展工作,造成人才和資源的浪費。二是對支援人員選派標準、工作授權、管理措施、福利補助等缺乏統一明晰的政策,支援人員開展工作的經費多未落實。三是各支援省(市)及災區省都積極開展醫療衛生人才培訓工作,但缺乏統一協調,且由於基層人員基礎水平低等原因,短期出省培訓難以達到預期效果。

    (三)醫療衛生工作全面開展仍面臨困難。

    一是永久性醫療衛生用房尚在建設之中,板房醫院缺乏完善的醫療基礎設施設備,只能進行簡單的醫療服務,很多常規醫療技術無法開展,且存在院內感染隱患。二是因職工傷亡、災後心理創傷及災後業務收入較低等原因,災區部分醫務人員情緒不穩定,致使醫療工作受到影響。三是災區傷員康復治療費用不足,專業人員和技術設備缺乏,影響傷員康復治療。四是開展心理衛生工作面臨特殊困難。災區群眾心理衛生方面的需求很大,但災區精神衛生網絡不健全、力量薄弱、治療經費不足。五是災區衛生防疫和衛生監督形勢仍不容樂觀,環境衛生整治、疫苗接種、傳染病監測、食品安全、飲用水衛生監督監測等工作任務依然繁重。

    (四)地震災區不斷新發的自然災害和國際金融危機給災區疾病預防控制、衛生監督和災後恢復重建等工作帶來了新的壓力,增加了新的困難。

    三、下一步工作重點

    針對以上困難和問題,結合大家討論意見,對下一步工作重點我提出幾點要求。

    (一)進一步提高認識。

    醫療衛生系統是公共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儘快完成這一重大民生工程,恢復醫療衛生服務功能,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對保障災區群眾身體健康,維護正常生産生活秩序和社會穩定具有重要意義。加快醫療衛生基礎設施重建進展,還有利於拉動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近期,胡錦濤總書記在紀念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一週年大會上又明確提出“力爭用兩年時間基本完成原定3年的目標任務”。醫療衛生作為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恢復重建內容,要從投資落實和實施安排等方面重點、優先予以保障,更要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建設進展,確保按照中央確定的統一時間要求完成重建任務。為順利實現目標,對口支援和受援地區都要加強學習,提高認識,積極工作,切實做到思想認識到位、組織領導到位、工作措施到位、工作任務和責任到位、協調配合到位、監督檢查和責任追究到位。

    (二)加大協調工作力度。

    衛生對口支援恢復重建涉及人、財、物、技術、管理等各個方面,在組織好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更需要同步恢復和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支援省(市)衛生行政部門要充分與受援縣(市)溝通協調,按照衛生部印發的有關文件要求,結合實際認真分析研究,進一步細化制定對口支援工作計劃和年度工作目標,落實工作責任,安排配備人力、物力、財力,有計劃、分階段紮實推進,保質保量、不折不扣地完成各項支援任務。受援地區衛生行政部門要樹立主體意識、主動意識、主導意識,積極做好對口支援有關準備工作、基礎工作和服務工作;要統籌區域內醫療衛生資源,實事求是地提出恢復重建需求,杜絕盲目攀比心理;要在利用對口支援力量基礎上,充分挖掘自身潛力,內外結合,使災後恢復重建成為衛生事業發展的新起點、新機遇,確保醫療衛生服務能力達到或超過震前水平。雙方要進一步完善工作協調機制,健全信息通報制度,做到工作及時協商、情況及時溝通、信息及時通報。四川、甘肅、陜西3省衛生廳要主動加強與支援省(市)衛生廳(局)的溝通協調,及時掌握兩方面的情況和信息,加強對受援縣(市)恢復重建工作指導,保證對口支援工作的高質、高效。

    (三)加快恢復重建進度。

    三年建設任務兩年完成,醫療衛生恢復重建作為優先領域,必須加快進度。對口支援省(市)衛生行政部門要積極協調發改、財政等相關部門和本省(市)派駐災區的援建機構,對醫療衛生系統恢復重建工作給予重點支持,在分配安排恢復重建財力時,優先滿足醫療衛生恢復重建需要,幫助災區解決投資缺口困難。受援省、地(市)、縣(市)衛生行政部門也要繼續堅持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積極主動地通過各種方式、多種渠道爭取投入支持,確保恢復重建投資不留缺口,推進恢復重建工作有力、有序、有效開展。

    加快進度絕不能忽視建設質量,要把醫療建築作為生命線工程看待,要嚴格執行抗震設防要求,提高抗震設防標準。要從規劃選址、設計、施工和管理等各方面嚴格要求,嚴把設計、施工、材料質量關,做到監控有力,確保工程質量,保證建築安全。各地要抓典型,推廣先進縣(市)的經驗,以指導恢復重建工作。

    (四)堅持科學重建。

    醫療衛生工作最講究科學,必須遵循科學規律,其恢復重建絕不能脫離科學。尤其是在規劃執行和項目建設中,必須遵從醫學科學規律,要根據當地經濟發展實際、醫療衛生服務需求和國家相關建設標準,合理確定建設規模、建設內容和功能佈局。絕不能脫離中國國情、省情、市情、縣情,要量力而行、因地制宜,切忌貪大求全、盲目擴大規模、提高標準。中央領導同志在災區調研時多次強調,醫院等公共服務設施重建要嚴格按照標準建設,防止超規模、追求奢華。恢復重建也要考慮今後的長遠發展需求,可遵循一次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在確保達標基礎上逐步完善。

    對口支援省(市)和受援省、地(市)、縣(市)衛生行政部門要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衛生部等部門印發的《公共服務體系災後恢復重建專項規劃》,以及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衛生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聯合印發的《關於切實做好學校醫院等公共服務設施災後恢復重建工作的通知》要求,積極協調參建各方按照國家規劃確定的建設規模和內容組織實施。個別規劃項目確實需要調整的,要在嚴格控制建設規模和標準的前提下,報災區省人民政府嚴格論證批准,並報衛生部和國家發展改革委備案,中央有關部門將結合即將開展的災後恢復重建中期評估工作研究確認。

    (五)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對口支援省(市)和災區衛生行政部門要深刻認識災區醫療衛生人員對口支援和能力建設的重要性、緊迫性和長期性。一方面,要根據災區實際需求,科學安排對口支援人員、調整隊伍規模和結構,提高對口支援的針對性。另一方面,要採取多種措施進一步加強災區醫療衛生技術人員培訓,結合住院醫師培訓、繼續醫學教育和康復醫學培訓項目,幫助災區做好人才隊伍建設,增強自身“造血”功能,提高自我發展能力,提升技術水平,為當地醫療衛生人員最終承擔群眾防病治病主體責任奠定基礎。要大力宣傳對口支援工作中涌現出的先進人物和他們的事跡以及彰顯的優秀精神和品質,同時要做好後勤保障工作,努力解決醫療衛生人員的後顧之憂。

    (六)勇於改革創新。

    災區各級政府和衛生行政部門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汶川地震災區恢復重建有關文件精神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近期五項工作重點要求,一手抓重建,一手抓改革,在全面完成災區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恢復重建任務的同時,加快落實基本醫療保障制度、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等工作。要在改革管理體制、轉換運行機制、完善監管機制、加強內部管理和制度建設等方面勇於探索,積極落實經費補助政策,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質量和效率,全面提升災區人民群眾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水平,最大限度地發揮恢復重建效益。要與醫改近期重點工作相銜接,以醫改為動力和契機,解決農村衛生技術人員缺乏問題。

    (七)加強心理康復和心理衛生工作。

    災區心理康復和心理衛生工作問題突出,中央領導和地方政府領導都很關注。各對口支援省(市)要將災後心理援助工作作為對口支援整體工作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派遣專業人員、舉辦師資培訓等方式,加強災區心理康復能力建設。

    (八)全面推進醫療衛生服務。

    一是災區要根據新的人口分佈、服務半徑和醫療衛生需求,調整並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網絡,滿足群眾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需求,確保無重大疫情發生。二是對口支援省(市)要幫助受援縣(市)制定醫療衛生專項規劃,完善診療護理工作規範、臨時醫療機構醫療流程、院內感染控制等業務制度,進一步改善板房醫院基礎條件、補充必要醫療設備,同時建立與省內、外定點醫院協同服務機制,在專家指導下,開展必要的醫療服務項目。三是要加強與有關部門協作,整合康復資源,加強基層康復人才培訓和指導,切實發揮家庭、社區和醫院不同康復功能,實現分類指導,促進傷員康復工作。四是大力整治災區環境衛生,加強傳染病監測與防控,開展健康教育。五是繼續加強食品、藥品安全工作,主動監測食品、藥品安全風險並通報相關部門,保證藥品安全,提高飲用水衛生檢測能力和水平,嚴格衛生監督執法,提升災區人民群眾的健康保障水平。

    做好災後恢復重建醫療衛生對口支援工作是黨中央、國務院和各省(市)黨委政府賦予我們的光榮使命,是災區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是促進我國醫療衛生事業持續協調健康發展的客觀要求。我們要繼續發揚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險、百折不撓,以人為本、尊重科學的偉大抗震救災精神,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在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以及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團結衛生系統廣大幹部職工,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和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為契機,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團結協作、共同努力,確保衛生對口支援各項任務圓滿完成,為災區人民再建美好新家園做出不懈努力,為黨和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相關鏈結
· 衛生部部長陳竺:紮實推進醫療改革 務求惠民實效
· 陳竺與墨衛生部長就甲型H1N1流感防控等交換意見
· 衛生部部長陳竺:切實推進城鄉醫院對口支援工作
· 衛生部:將充分聽取各方意見修訂食品安全標準
· 衛生部醫政司關於15個病種臨床路徑徵求意見的函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