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交通運輸部將緊抓戰略機遇加快推進內河水運發展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11月25日   來源:交通運輸部網站

    圖為李盛霖(前中)在廣東省副省長佟星(前左一)等陪同下考察肇慶港三榕港區。記者 劉興增 攝

    11月23日至24日,交通運輸部部長李盛霖就加快推進內河水運發展赴廣西、廣東進行調研。他強調,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交通運輸行業進入了新的發展戰略期,不僅要深入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還要加大結構調整力度、加快發展方式轉變,內河水運的優勢和重要性日益顯現。交通運輸部將緊抓戰略機遇,加快推進內河水運發展,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更有效服務和強有力支撐。

    李盛霖指出,加快內河水運發展是新時期構建綜合運輸體系的重要內容。內河水運具有運能大、佔地少、污染少、效能高、成本低等比較優勢,是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運輸方式之一。加快內河水運發展對經濟結構調整、産業轉移、區域協調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楊道喜和廣東省副省長佟星等陪同下,李盛霖一行先後考察了梧州長洲水利樞紐、西江幹線航道梧州至肇慶段、華潤水泥封開項目碼頭工程和肇慶港三榕港區,分別與廣西和廣東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珠江航務管理局及梧州、肇慶地方政府有關負責同志就加快珠江水運發展進行了座談討論。

    李盛霖對近年來珠江水運發展取得的顯著成績給予充分肯定,對廣西和廣東兩省區黨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及大力支持交通事業、對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及珠江航務管理局廣大幹部職工的辛勤努力表示感謝。據統計,截至2008年,珠三角“三縱三橫三線”高等級航道網基本建成,廣州至南寧851公里1000噸級航道已經建成並正在加快建設2000噸級航道;珠江水系港口年通過能力達2.2億噸;西江幹線實現貨運量3.6億噸、貨物週轉量558.4億噸公里;珠江內河貨運船舶平均載重噸由2004年的249噸提高到了336.7噸。

    李盛霖指出,珠江水運在流域綜合運輸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加快珠江水運發展,充分發揮港口樞紐和水運大通道的支撐作用,實現與其他運輸方式的有機銜接,為區域經濟合作提供堅實的運輸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據統計,2008年,珠江的水運量約佔流域綜合運輸總貨運量的12.3%。特別是在珠三角地區,33%的調進煤炭、50%的調進油氣、66%的調進糧食都是通過內河運輸的。

    李盛霖強調,隨著泛珠三角區域特別是珠三角地區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産業轉移和對外開放的繼續擴大,加強流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成為區域可持續發展的重中之重,也對珠江水運發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目前,珠江沿江已經形成了建材、造紙、陶瓷等生産基地,要進一步把珠江水運作為區域發展戰略的重要抓手和産業沿江佈局的重要依託,充分發揮紐帶作用,滿足流域原材料、産品運輸需求,促進區域間的資源、技術、資金、人才、管理等有效互動和優勢互補,加快區域交流合作和開發開放。

    李盛霖表示,交通運輸部將加強與廣西、廣東兩省區以及珠江流域其他省份的聯絡與協調,加強政策扶持,正確處理好整體與局部、長遠與當前的利益關係,協調好航運與水利、水電的建設關係,統籌發展戰略、統一發展規劃,實現水資源的綜合利用。他特別強調,安全是行業發展的前提,要強化各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與合作,加強安全生産監管,完善安全管理體系,不斷提升珠江航運安全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在桂期間,李盛霖還與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郭聲琨,自治區主席馬飚等,就加快推進廣西交通運輸事業發展特別是西江航運發展交換了意見。

 
 
 相關鏈結
· 交通運輸部通知要求做好內河枯水期通航保障工作
· 交通運輸部通知要求加強內河集裝箱運輸安全管理
· 廣西最大規模的內河水上搜救演習在南寧舉行
· 我國唯一的內河火車輪渡日運送1300多車皮過長江
· 湖北省計劃投資百億元打造中國內河航運第二大港
· 上海防汛系統進入三級響應 已有效預降內河水位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