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衛生部明確提出“十二五”衛生發展的總體目標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1月06日   來源:衛生部網站

衛生部明確提出“十二五”衛生發展的總體目標

    在1月6日召開的2011年全國衛生工作會議上,衛生部部長陳竺提出“十二五”衛生發展的總體目標:到2015年,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初步建立,基本醫療保障制度更加健全,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和醫療服務體系更加完善,藥品供應保障體系更加規範,醫療衛生機構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更加科學,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可及性顯著增強,居民個人就醫費用負擔明顯減輕,人民群眾健康水平進一步提高。地區間資源配置和人群健康狀況差異明顯縮小,國民健康水平達到發展中國家前列,人均期望壽命達到74.5歲,嬰兒死亡率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分別降低至12‰和14‰,孕産婦死亡率降至22/10萬。提高政府和社會衛生支出佔衛生總費用的比例,個人衛生支出比例降至30%以下。

    陳竺指出,“十二五”衛生發展的基本思路是: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各項衛生工作,以轉變發展方式帶動衛生事業協調發展,堅持公共醫療衛生的公益性質,堅持預防為主、以農村為重點、中西醫並重的方針,把改善公共衛生和城鄉基本醫療服務作為突出重點,協調推進公立醫院、保障制度、藥品保障供應體系建設。加快衛生人才培養、信息化和衛生法制建設。落實政府責任,加大衛生投入,強化監督管理,全面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

    “十二五”期間衛生發展的主要任務有:一是加強醫療衛生機構能力建設,提高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強化區域衛生規劃和醫療機構設置規劃,明確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的功能和職責,優化規模、結構和佈局,形成防治結合、中西醫並重、功能互補、信息互通、上下互動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加強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重點改善疾病預防控制、精神衛生、婦幼衛生、衛生監督、衛生應急、職業病防治、採供血、健康教育等專業公共衛生機構的設施條件。繼續加強農村急救體系、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為中西部地區鄉鎮衛生院職工建設週轉房;全面推進縣級醫院標準化建設,使其總體達到二級甲等水平;整合縣域醫療衛生資源,推進綜合改革,轉變運行機制,完善績效工資,實現服務功能和模式轉變。積極穩妥推進公立醫院改革,完善公立醫院服務體系,改革管理體制、治理機制、運行機制和補償機制,加強醫療安全質量監管,促進科學化、精細化、專業化管理,改善服務,提高效率。初步建立國家醫學中心體系,加強區域醫療中心和臨床重點專科建設;繼續加強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設,力爭每個街道辦事處範圍設置一所政府辦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形成以社區衛生服務為基礎、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與醫院和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分工合理、協作密切的新型城市衛生服務體系。繼承創新中醫藥,建立比較完善的中醫醫療預防保健服務體系、科研創新體系,加強中醫藥隊伍建設,發揮傳統醫學在保護國民健康中的作用。加快衛生法制建設,實施醫療衛生人才培養基地建設和醫藥衛生信息化建設,為衛生改革發展提供有力支撐。鼓勵支持社會資本舉辦非營利性和營利性醫療機構,積極參與健康管理、老年護理、口腔保健和康復健身等健康服務業的發展,形成多元化辦醫格局,滿足多樣化、多層次醫療、預防、保健、養老、康復服務需求。

    二是健全醫療保障制度,提高疾病經濟風險分擔能力。提高基本醫療保障制度覆蓋面和保障水平,縮小城鄉醫療保障差距。新農合人均籌資水平爭取達到300元以上。門診統籌覆蓋所有地區。進一步提高政策範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完善城鄉醫療救助制度,提高貧困家庭覆蓋率,擴大重大疾病保障範圍,報銷比例不低於90%。完善基金管理,防範基金風險。

    三是防治重大疾病,控制健康危險因素。完善重大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基本控制瘧疾,爭取實現消除麻疹目標,遏制結核病、性病、艾滋病的蔓延,降低乙肝患病率,主要地方病和寄生蟲病達到國家控制標準。顯著擴大慢性病防控覆蓋面,提高糖尿病、高血壓、腦卒中等慢性疾病的知曉率和控制率。繼續加強疾病預防控制能力建設。提高精神衛生和心理疾病防治能力。加強重點職業病防治,切實減輕職業危害對人民健康的威脅。

    逐步提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水平。大幅提高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經費標準,逐步擴大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內容並確保覆蓋全體居民。將干預有效的重大疾病和危險因素的控制措施納入國家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解決好流動人口特別是農民工的公共衛生服務問題。

    四是切實加強各級政府對公共衛生的社會管理職責,保障居民生命健康安全。建立和完善以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為基礎的藥品供應保障體系。嚴格藥品和醫療器械質量監管,提高藥品監測覆蓋率,實行基本藥物全覆蓋抽驗和全品種電子監管。在二、三級醫院建立健全規範用藥管理制度,加強合理用藥的監測和評價,降低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建立藥品安全責任體系,保障人民群眾藥品和醫療器械使用安全。

    同時,要健全並不斷完善疾病防控、食品安全、飲用水衛生、職業衛生、學校衛生、衛生應急等公共財政投入和監督管理體制機制,建立健全監測體系,完善監管機構,提升監管能力。開展風險監測、評估和預警,加強餐飲、保健食品、化粧品等監管執法,大幅減少不安全事件的發生。提高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點覆蓋面、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勞動者的職業健康監護率、城市飲用水水質衛生合格率和農村集中式供水水質衛生合格率。

陳竺:2010年醫改五項重點工作進展順利

    在1月6日召開的2011年全國衛生工作會議上,衛生部部長陳竺指出,在過去一年,全國衛生系統根據國務院2010年度醫改工作安排,以醫改五項重點工作為核心,強化責任,加大力度,突出重點,穩步實施,五項重點改革總體進展順利,衛生部門牽頭負責的40項工作任務正按進度要求推進。

    一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進一步完善。新農合覆蓋面持續穩固擴大,參合率保持在90%以上。籌資和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人均籌資達到155.3元,其中政府補助達到人均126.1元。60%以上的統籌地區實行門診統籌。統籌地區政策範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比前一年提高5個百分點,最高支付限額提高到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的6倍左右。提高農村兒童重大疾病醫療保障水平試點有序開展,安徽、江西、湖南、內蒙古等地試點範圍擴大到全省,農村兒童白血病和先心病的補償比已超過70%,符合民政醫療救助條件的家庭可再獲20%的補助。新農合管理運行水平不斷提高。近90%的統籌地區實現縣域內定點醫療機構醫療費用即時結報,一半以上統籌地區實現了與域外定點醫療機構直接結算。三分之一以上的縣(市、區)開展了按人頭付費、按病種付費和總額預付等支付方式改革。一半以上統籌地區建立了新農合與農村醫療救助統一服務平臺。江蘇、河南、福建、廣東等省一些地區探索商業保險機構參與新農合經辦管理。

    二是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在基層穩步推進。一年來,各地大力推進基本藥物規範採購、控制價格、組織配送、合理使用以及落實零差率銷售等政策,並在基層綜合改革方面開展了積極探索。據最新監測結果,基本藥物制度已經在57.2%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面實施。安徽、天津、寧夏、吉林、江西、陜西、甘肅、海南等地初步實現了基層全覆蓋。安徽採用“雙信封”招標、單一貨源承諾、統一支付貨款等方式,降低基本藥物價格,保證質量和供應。各地積極推行基本藥物臨床應用指南和基本藥物處方集,確保臨床合理使用。在基本藥物制度實施地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出現了門診和住院費用下降、門診人次和住院人數上升的可喜現象,群眾醫藥費用負擔明顯減輕,制度實施效果初步顯現。

    三是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2010年,中央繼續安排專項投資200億元,支持891個縣級醫院、1620個中心鄉鎮衛生院、1.12萬個村衛生室和1228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業務用房建設。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硬體設施普遍提高基礎上,著力加強以全科醫生為重點的基層醫療衛生隊伍建設。公共衛生與基層醫療衛生事業單位績效工資政策加快落實。當年招錄農村訂單定向免費培養醫學生5000名,為鄉鎮衛生院招聘執業醫師8938名。2381 所縣級醫院與三級醫院、1.53萬所鄉鎮衛生院與二級醫院建立長期對口協作關係。繼續實施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程,並組織1.75萬名縣級醫院骨幹人員到三級醫院進修學習。全國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在崗培訓人數分別為47.5萬人次、97.7萬人次和21.4萬人次。安排全科醫生轉崗培訓1.6萬人次。上海、天津、深圳等地探索住院醫師、全科醫生規範化培訓。全國30個省(區、市)進一步落實鄉村醫生補助政策,寧夏、新疆、福建等16個省(區)提高了補助標準。以安徽為代表的一部分省(區),積極推進包括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定性、定崗、定編、人事分配、績效考核、多渠道補償、醫保支付改革、鄉村一體化管理等綜合改革,全面落實了改革任務,顯著提高了群眾受益程度。

    四是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工作取得新進展。9類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在城鄉基層廣泛開展。最近監測數據顯示,城鎮、農村居民健康檔案累計建檔率分別為48.7%、38.1%,提前完成年度任務指標。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檢查人數5714.2萬人,3553.8萬高血壓病人、918.9萬糖尿病人和170.6萬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納入慢性病規範管理。上海、杭州等地結合本地實際,擴大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範圍。2010年,全國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標準達到17.4元。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穩步推進。全國完成貧困白內障復明手術35.1萬例,免費為15歲以下兒童接種乙肝疫苗2962.9萬人,提前完成全年任務。884.7萬農村孕産婦享受住院分娩補助,農村住院分娩率為95.7%;為農村生育婦女補服葉酸830.7萬人,完成年度任務85.1%;農村婦女乳腺癌檢查47.3萬例,完成年度任務的118.2%;農村婦女宮頸癌檢查489.2萬例,完成年度任務的122.3%;在農村建設783.3萬戶無害化衛生廁所,燃煤型氟中毒改灶143.9萬戶,提前完成全年任務。各地區普遍開展了艾滋病母嬰阻斷等新的公共衛生專項。湖北、吉林、四川、河南、河北、重慶等地進一步完善績效考核制度,規範項目資金管理、工作程序、獎罰措施,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

    五是加快公立醫院改革試點,醫療服務安全質量進一步提升。16個國家級聯絡試點城市和31個省級試點城市陸續開展試點工作,遼寧鞍山、山東濰坊等試點城市在公立醫院規劃佈局、管理體制、補償運行機制、支付制度、內部管理、改善服務、支持基層和鼓勵社會辦醫方面開展全面探索,試點已經取得了初步經驗。在全國範圍內,公立醫院以強化服務為抓手,推行一批見效快、易操作的改革和管理措施。全國1200所三級醫院實行預約診療和分時段就診,3828所醫院開展優質護理服務,1300多所醫院開展100個病種的臨床路徑試點,22個省(區、市)近100所醫院開展電子病歷試點,5個省(市)開展執業醫師多點執業試點。各地改革探索為加快公立醫院改革步伐奠定了基礎。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相關鏈結
· 衛生部決定在全國開展試點工作病例信息登記工作
· 衛生部印發院前急救機構和人員績效考核方案
· 衛生部辦公廳關於加強醫療美容服務監管的通知
· 衛生部召開全國臨床路徑管理試點中期總結會議
· 衛生部獲聯合國頒發"衛生發展南南合作榮譽獎牌"
· 衛生部印發醫院實施優質護理服務工作標準(試行)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