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的中國經濟,亮點頻頻:宏觀調控取得階段性成果,國民經濟繼續保持較快增長,經濟運行的穩定性有所提高,經濟發展的協調性有所改善。當前的大好形勢,一方面來自宏觀調控的政策作用,另一方面得益於農村稅費、國企、金融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不斷取得突破。
經濟發展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造福百姓。盤點2005年改革攻堅年的成果,折射出中國經濟的走勢,更使人們對新的一年倍添信心。
宏觀調控:讓百姓分享發展成果
今年被認為是改革開放以來最好的時期之一。“平穩”、“協調”,是今年國民經濟發展的關鍵詞。
前三季度國內生産總值106275億元,同比增長9.4%;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高增長”、“低通脹”,這一經濟運行的理想狀態,在今年成為可喜的現實。樂業是民生之本,高增長為人們保住了更多的“飯碗”。低通脹,則意味著大家口袋裏的錢比較“值錢”,同樣的錢可以享受到與上一年相似的生活品質。
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糧價短期平穩,一度“瘋狂”上揚的房價漲幅也有所回落。一系列旨在穩定價格的調控政策出臺,有效抑制了房價漲幅,房地産市場正朝著遏制市場泡沫、引導合理消費、穩定房價的預期目標發展,更多人的“安居夢”可能早日實現。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人民生活繼續得到改善。前三季度,中國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實際增長9.8%,高於經濟增長率;農民人均現金收入同比增長更是高達11.5%。城鄉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長,促進了消費市場的進一步活躍,出現了多年少有的城鄉市場全面走旺的局面。
良好的經濟運行得益於正確的宏觀經濟政策。今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審時度勢,堅持實施“雙穩健”的財政貨幣政策,並根據形勢發展變化適時適度微調,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農村改革:稅費改革挺進縱深,新農村建設昂然起航
今年物價穩定,糧價穩定是主因。值得高度關注的是,農民為全年價格總水平穩定支付了相當的“代價”。生産資料價格不斷上漲,又吞噬了農民一大塊收入。對此,相關部門一直在尋找解決之道,以保證農民從農村稅費改革中獲得的利益不致“縮水”。
圍繞農民增收這條紅線,一系列強有力的政策措施,給農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據統計,今年以來,國家出臺了進一步促進糧食穩定增産、農民持續增收的政策,如加大農業稅、農業特産稅的減免力度,著力建立為農民減負的長效機制。僅減免農業稅、取消特産稅一項,就減輕農民負擔233億元。中央在29個省份實行對種糧農民直接補貼資金總額達112億元,6億農民因此受益。
來自國家統計局的統計報告顯示,今年農民收入穩定增加,農民工工資拖欠的問題,也得到較好的解決,農民務工收入呈現較快增長。前三季度,農民人均現金收入2450元,實際增長11.5%,高於城鎮居民收入增幅。
農民收入增幅的提高,促進了農村消費市場的活躍,城鄉消費市場增速差距進一步縮小。前幾年投資需求與消費需求一熱一冷的局面有所改觀,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今年以來我國經濟增長的協調性有所改善。
到目前為止,已經明確免徵農業稅的省份從去年的8個,擴大到今年的28個。河北、山東、雲南三省也有210個縣(市)免徵農業稅,享受免徵農業稅實惠的農民達到了8億人。全面取消農業稅後的縣、鄉兩級政府職能轉變已是一個需要解決和正在解決的重大問題。以鄉鎮機構、農村義務教育和縣鄉財政體制為主要內容的綜合改革試點正在穩步展開,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繼續推進,統一城鄉勞動力市場步伐加快。
破解中國糧食生産和糧農收入波動問題任務迫切。挑戰,來自於中國糧食生産穩定和農民收入持續增加的長效機制仍然“缺位”。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建設“生産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歷史任務。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只有從為農村提供公共服務出發,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當前農村社會發展最突出的問題有兩個:一是基礎設施嚴重不足,包括農村的交通、通訊、自來水、農田水利設施等;二是文化、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發展滯後。廣大農民迫切需要統籌城鄉發展,迫切需要公共財政“陽光”的普照。值得期待的是,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亮麗開篇,農民將切實感受到生活中令人驚喜的變化。
金融改革:“破冰之旅”啟程
今年金融領域一系列關係到廣大群眾切身利益、關係到市場和社會穩定的改革次第登場:股權分置改革將為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奠定重要基礎;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浮動匯率制度開始實行,並在國內外引起積極反應;四大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意義重大。
2005年,被稱為“中國股市改革年”。就在這一年,擱置已久的股權分置改革進入關鍵階段。以此為代表,管理層頻出“新政”,相關政策措施密集入市,意在重振市場信心。當前中國證券市場正處在重要的轉折中。儘管大盤頹勢依舊,廣大股民“解套”的迫切期望一時難以實現,但股市改革總體而言進展順利,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試點逐步展開,目前已推出10多批數百家上市公司進行試點,改革取得了積極成效。權威部門人士表示,目前“股改”正集中推進,將力促投資者對“股改”在總量、時間、價格等方面形成穩定預期。新修訂的證券法、公司法的頒布實行,高度重視對投資者的保護,明確了發展資本市場的具體框架。
國家的金融安全與每個百姓息息相關。距離中國銀行業全面開放的入世承諾還有僅僅一年的時間,銀行改革已經步入最後關口。這一年銀行改革緊鑼密鼓進行:中國建設銀行和中國銀行分別引入各自的戰略投資者,中國工商銀行股份制改革工作啟動,交通銀行成為中國首家在境外公開上市的商業銀行。
個稅改革:納稅人受益280億元
今年的個稅調整引起人們的極大關注。方案最終確定為將個人所得稅工薪費用扣除標準從現行的每月800元提高到1600元。扣除標準提高後,從納稅額的角度看,中低收入人群獲益較多。國家稅務總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説,政府財政每年將因此減收280億元人民幣,相當於國家讓利給了納稅人。
個人所得稅工薪所得減除費用標準,涉及國家對收入分配的合理調節,直接關係廣大工薪收入者的切身利益。預計,國家將分步實施個人所得稅改革,待稅收徵管條件成熟後,有望全面修訂個人所得稅法。這將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社會上反映比較強烈的低收入階層稅收負擔比較重的問題,有利於縮小貧富差距,維護社會公平與穩定。(記者 顏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