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第17個國際減災日:民政部救災救濟司司長談減災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10月12日   來源:光明日報

    10月11日是第17個“國際減災日”,今年減災日的主題是“減災始於學校”。作為一項標誌性活動,由民政部、教育部共建的減災與應急管理研究院揭牌儀式當日下午在北京師範大學舉行。記者現場採訪了民政部救災救濟司司長王振耀。

    政府如何應對自然災害

    我國自然災害比 較頻繁。以今年為例,災害來得早、強度大、頻率高,受災區域相對集中,部分地區重復受災,災害種類多,極端性氣候事件發生頻繁。尤以颱風、洪澇和旱災的損失最為嚴重。據民政部權威統計,截至2006年10月10日16時,全國各類自然災害共造成2331人死亡,567人失蹤,緊急轉移安置人口1320.8萬人,倒塌房屋156.3萬間,因災直接經濟損失1981億元。

    面對災害,如何應對?王振耀説,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抗災救災工作,減災委各成員單位按照《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和專項預案要求,及時了解、分析和判斷災情,建立健全災情會商機制;及時啟動應急救助預案;及時下撥中央救災款物。今年以來,民政部會同財政部共向災區下撥中央特大自然災害救濟補助費32.21億元,調撥救災帳篷4.41萬頂,幫助受災省份做好災害應急救助和災民生活安排。

    我國是世界上較早成立減災委員會的國家之一。目前,全國災害監測預警系統水平有較大提高。全國93%的地(市)、82%的縣(市)制定了救災應急預案,初步建成了國家、省、地、縣四級自然災害應急預案體系。

    重視減災教育與科研

    王振耀司長説,今年我們把減災宣傳重點定在了學校,目的就是通過對學生的減災教育,增強他們應對各種災害的能力。印度洋海嘯時,一個小女孩救了幾百人,就是因為學校曾經教過她有關知識。他説,減災救災的演練也非常重要,民政部每年都組織演練。那年黃河決口災害演練,恰逢渭河洪峰到來,演練變成了真正的實戰,群眾有組織地轉移,沒有造成任何人員傷亡。減災知識的普及是一個大工程。今後民政部要大力普及減災知識,讓減災知識進入社會,進入村莊,進入家庭,進入每個人的頭腦。

    “減災始於學校”的另一重點是高校科研的支持。新成立的減災與應急管理研究院,將重點選擇典型地區,建立減災與應急管理綜合示範區;建設自然災害應急預案倣真系統;建設自然災害監測、災害風險評估系統;建設自然災害監測與模擬實驗室及巨災應急管理系統。截至2005年底,在城市減災防災、海岸災害及防護、礦山災害預防控制等方向,我國高校已經建立了6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和16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記者 白英 劉茜) 

 
 
 相關鏈結
· 回良玉強調加強綜合減災能力 民政部八方面工作
· 民政部教育部聯合建立“減災與應急管理研究院”
· "十一五"末全國學校減災應急預案制定率將達85%
· 我國高校在減災防災領域已建6個國家重點實驗室
· 民政部等聯合舉辦全國"社區減災平安行"知識大賽
· 中國努力加強綜合減災能力建設應對嚴峻災害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