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瀋陽6月18日電(記者 王瑩)106所薄弱中小學綜合改造、2055名中小學教師帶著關係易校交流、35所民辦公助校全部退回公辦、省重點高中60%的公費招生指標分給初中……在瀋陽,這是每一個關注擇校的學生家長都十分熟悉的數字,正是這些數字,讓瀋陽的義務教育在短短4年時間內“脫胎換骨”,讓曾經鼎沸的擇校逐年降溫。
瀋陽“禁擇”始於2003年。當“有書念”不再成為問題後,人們紛紛要求“上好學校”,瀋陽市城區內初中擇校生的比例最多時達到30%以上,群眾對此反應強烈,2002年行風評比中,教育名列倒數第一。
“擇校是形成教育高收費、加劇教育不公的主要原因,一定要堅決杜絕。”本著這個共識,2003年,瀋陽市從改造城區薄弱學校入手,先後將46所薄弱初中和60所薄弱小學納入改造,通過加大投入、校長競聘、教師培訓等多種手段提升學校質量。如今首批22所改革校已經摘掉了“薄弱校”的帽子。
隨後,瀋陽市教育局于2006年6月出臺政策,規定全市民辦公助中小學全部恢復公辦性質,實行按學區招生,就近入學。此舉徹底結束了瀋陽十餘年的擇校歷史。對中小學因此帶來的減少學費收入問題,市區兩級財政投入3億元進行補充。目前,全市35所民辦公助學校全部恢復公辦性質,共接收146個社區8281名學生入學,改變了過去學生住在附近卻不能就近入學的狀況,贏得了學生、家長的廣泛認同和社會的一致讚許。
當年8月,瀋陽教育再出重錘:校長、教師在一校任職6年,必須易校交流。秋季開學前,瀋陽市城區254所中小學2055名中小學教師、校長完成了瀋陽教育史上從未有過的大規模易校交流,且其中95%以上是“人走關係動”的實質性交流。
“均衡發展大局面,心底無私天地寬。”從區內名校轉至較薄弱學校的數學教師王宏志概括自己交流一年的感受時説:“一年來,我深深地體會到了從一個單位人向一位職業人的轉變,教師不再屬於哪一所學校,而是屬於教育事業,這種想法讓我們淡化了學校硬體的好壞,更專心於教學,更愛自己的工作和學生。”
此外,4年間,79所農村九年一貫制學校拔地而起、76所城區中小學與農村學校結成幫扶合作體、117名校長教師到農村支教、每年1000萬元專項用於農村教師培訓……這些舉措也滿足了農村家庭對子女成才的願望,讓城鄉教育差距逐年縮小。
2006年,瀋陽教育在行風評比中進入先進行列,教育投訴從2004年的545件下降到2006年的46件。
“瀋陽教育的變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漸進的。瀋陽能做到的,別的省也一樣能做到!”瀋陽市教育局局長李夢玲表示,只要政府及教育部門能夠正視擇校問題,不斷增強責任心和使命感,義務教育的均衡和公平絕對可以逐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