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銀行業務預計年內將有“規”可循
——中國銀監會相關負責人談私人銀行業務監管
新華社北京8月14日電(記者劉詩平、白潔純)繼今年3月中國銀行成立私人銀行部以來,渣打、招商、中信等中外資銀行的私人銀行業務部門近期相繼開張,但目前我國對私人銀行業務尚無具體的法規約束。對此,中國銀監會相關人士表示,銀監會正在著手制定私人銀行業務規範,相關規範有望在年內推出。
“目前銀監會對私人銀行業務還沒有具體的法規上的要求。私人銀行業務在國外有較長的發展歷史,但在中國尚處於起步階段。作為監管者,我們希望在這個業務還處於起步階段就制定好規範,支持這項新業務的開展。”銀監會業務創新監管協作部投資者教育與理財業務監管負責人説。
該負責人認為,私人銀行業務目前在以下幾點非常有必要予以規範:
首先,市場準入方面,有必要對私人銀行業務制定統一的市場準入標準。
其次,風險管控方面,對於私人銀行業務來説,投資産品相對複雜,客戶對境外金融市場了解有限,為充分保護客戶投資者的利益,有必要對銀行的風險管理作出較為詳細的規範。
第三,從業人員資格管理方面,對於目前銀行理財業務的從業人員,監管部門正在制定從業資格的相關辦法。為保證私人銀行業務的順利開展,對從事私人銀行理財業務的從業人員,可能制定更高、更嚴格的標準。
目前,私人銀行業務正在成為中外資銀行爭相進入的領域。今年3月,中國銀行私人銀行部在北京和上海開業,服務對象為擁有800萬元人民幣以上個人金融資産的高端客戶。6月25日,渣打銀行宣佈在北京啟動私人銀行業務,服務對象須擁有100萬美元或800萬元人民幣;8月6日,招商銀行宣佈其私人銀行中心開業,目標客戶須擁有1000萬元人民幣;8月8日,中信銀行宣佈將在國內正式推出私人銀行服務,擁有對像是100萬美元資産以上的高端客戶。
4月23日,一位女士(左)在匯豐(中國)北京分行理財貴賓室諮詢人民幣開戶的有關事宜。從當日開始,匯豐銀行、花旗銀行、渣打銀行和東亞銀行北京分行正式向本地居民開辦人民幣業務。 新華社記者 薛東梅 攝
中國私人銀行業提速尚需跨過3道坎 專業人才緊缺
今年3月以來,中行、渣打、招行、中信銀行相繼推出以擁有100萬美元及以上個人金融資産者為服務對象的私人銀行業務,建行、光大、工行等紛紛表示正在著手私人銀行的前期籌備工作,花旗、匯豐等多家外資銀行同樣瞄準了龐大的中國私人銀行市場。
4月2日,渣打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員工在接受顧客諮詢。 新華社記者 張明 攝
中國銀行業逐漸打響“高端爭奪戰”
半年前,在普通中國人眼中,“私人銀行”還只是他國財富故事中的情節;半年後,這四個字已赫然登上國內諸多財經雜誌的封面。2007年,因中國銀行、招商銀行、中信銀行等機構中資私人銀行部的開業,被業界稱為私人銀行的“中國元年”。
如果説此前試探性進入中國的外資私人銀行,使中國銀行業在高端領域的競爭暗流涌動,那麼隨著中資私人銀行業務的高調開業,這一領域的爭奪戰已正式打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