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12月10日電(記者郝方甲、季明)過去,上海有“上只角、下只角”的説法,一些處在偏遠或“下只角”地區的市民,常常感嘆好學校、好醫院、好的文化設施“看得見、夠不著”。這反映出城市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公共服務資源分佈不均。
現在,上海市政府把社會公共産品公平分配和共享程度作為衡量城市文明的重要標誌,全面規劃社區公共設施的整合與建設,到今年底做到社區公共服務設施的服務半徑在步行10分鐘到15分鐘之間。同時,讓優質的公共資源“動起來”,“流”到百姓身邊,讓百姓更平等、更便捷、更廉價地共享。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病人不動,醫生往來
“我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王醫生。您的血壓最近怎麼樣?……天氣冷了你自己多注意一點,有什麼不好就找我們。”一個星期六下午,上海市長寧區新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生王嬌嬌按照高血壓跟蹤干預病歷,打電話給街道居民郭阿姨進行定期查訪。
按照街道衛生服務站給轄區居民建立的健康檔案,患有高血壓的居民被分為“重點組”“好轉組”和“穩定組”3種,查訪時間分別是一個月、三個月和半年,如果需要還可以預約醫生上門診療。
新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潘堯生告訴記者,與二、三級醫院“醫生不動、病人往來”的工作方式不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核心概念是“病人不動、醫生往來”。這樣的主動服務尤其能給社區內老人、兒童、孕産婦、殘疾人群體帶來很大的方便。
長期以來,群眾有病就往大醫院跑,排長隊、高費用的矛盾十分突出。而分佈在各街道的社區衛生服務站點因為設施簡陋、醫療水平不高而乏人問津。公共資源分配不均衡造成了資源浪費和服務質量的下降。
為改變這種局面,長寧區在2005年啟動社區衛生服務綜合改革試點。長寧區衛生局局長張平介紹,政府加大了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投入力度,專門用於基層公共衛生的經費由過去的每年每萬人30萬元增加到了52萬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還通過考核來提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服務覆蓋率。一批業務水平過高的醫務人員有組織地流動到社區服務。被注入新鮮血液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終於開始真正發揮作用,接診率大大提高,人均處方費用也從200多元下降到100多元。
如今長寧區的成功經驗已在上海全市推廣,公共財政用於醫療衛生的投入大幅度向社區基層傾斜,全市228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679個社區衛生服務站和1789個村衛生室組成基本健全的社區衛生服務網絡。“在家看病”不再是一句空話。2006年,上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累計建立家庭病床6.09萬張次,醫生上門查床100余萬人次,醫務人員上門服務62萬人次。
師資流動“剛柔並濟”:辦好每一所學校
現任上海新光中學副校長李學芳去年還是延安初中的語文老師。今年夏天,他和另外23名新評高級教師一起,成為上海市第一批從示範性中學“剛性流動”到普通中學任教的老師之一——按照長寧區教育局的規定,新評中學高級教師必須到普通中學交流3年。
“我們不只引進了一個人才,更引進了一种先進的教育模式。”新光中學校長趙惠勤高興地説,“李學芳老師給我們帶來了‘延安效應’,在管理、教學方面都起到了非常好的帶動作用,現在的新光中學生氣勃勃。”
同樣參與師資流動的還有上海浦東高橋實驗學校常務副校長鞏清明。高橋實驗學校的前身是一所鎮屬中學,地處偏遠,優秀教師都不願去。2006年,浦東新區政府出資將這所學校委託給上海師範大學管理,原上師大附中的高級教師鞏清明於是通過“柔性流動”的方式被選派到了這裡。
從1993年起就在高橋實驗學校任教的張瓊對新舊管理機制下發生的變化深有感觸。她説:“過去高橋的老師很少有到外面學習觀摩的機會,現在要請個全上海知名的特級教師到這裡來上示範公開課也不難,這是原來我們想都不敢想的。”管理體制創新帶來學校面貌一新,今年高橋實驗學校的中考成績創下歷史新高。原來高橋鎮的家長想盡辦法讓自己孩子到示範性中學就讀,現在也放心地把子女託付給這所當地學校。
浦東新區社會發展局局長曹錫康説,現在由政府投錢讓一所郊區或農村學校在硬體上達到中心城區學校水平並不難,難的是管理、師資等軟體上的差距。除委託管理模式外,浦東過去3年選派了近50位城區學校教師到郊區擔任校長,大批郊區學校教師也被送到城區優質學校學習。這些統籌城鄉教育資源的政策取得明顯效果。根據最新一次的第三方評估報告,浦東農村居民對辦學質量的滿意度要高於城市居民近30個百分點。
文化産品“競標加配送”:不出社區享受高品質演出
今年上海閔行區邀請了上海京劇院、滬劇院、愛樂樂團、雜技團、木偶劇團等17家在上海頗具影響力的專業演出院團,在演出淡季進社區為居民表演。有意思的是,選擇哪些院團表演什麼節目並不是由政府説了算,而是由鎮或街道組織的居民問卷調查投票選出。
“最受歡迎的演出是滬劇。滑稽戲、越劇、雜技這些節目也很火。如果有名角登場就更不得了了!”莘莊街道文化站副站長吳英眉飛色舞地説。在一些人氣特別旺的演出場次,社區甚至要請警察來維持現場秩序。
浦東新區則在“百姓點單”的基礎上更進一步,通過文化産品“競標加配送”模式,吸引更多的優秀專業文化團體參與到社區文化建設之中。今年年初,來自上海市級和民間的30多家專業文藝演出單位帶著各自拿手劇目的宣傳材料,向浦東新區各街鎮的群眾文化幹部和市民代表推介,經過激烈的競標,最後12家專業文化團體中標,負責為浦東居民提供一年的“文化大餐”。
浦東新區洋涇社區(街道)辦事處主任柳亞華説,通過“競標加配送”,公共文化服務實現了項目化運作,政府的財力投入模式得以改變,由過去“花錢養人辦文化”轉變為“購買群眾需要的文化服務”。洋涇社區居民李蕾説:“以前是在電視裏看,現在我們可以‘零距離’地看這些高水平演出。小區裏搓麻將的人少了,哼著曲調、吊著嗓子的人明顯多了。”
按計劃,上海將在今年底建成100個標準化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各個中心的文化節目菜單也正在根據百姓喜好,在進一步的優化之中。一個生機勃勃的基層公共文化服務網絡正在上海浮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