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我國第24次南極科考:讓"南極精神"旗幟高高飄揚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4月15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上海4月15日電(記者張建松)南極,我們地球最南端神奇的大陸,她那徹骨的奇寒、壯美的冰山、亙古不化的荒原本色,使每一個踏上這塊聖潔土地的人,心靈為之震撼,思想為之凈化。

    但更令人刻骨銘心的,是我國南極考察隊員在這片遠離祖國萬里之遙的土地上,以自己頑強的意志、堅忍的毅力、沸騰的熱血和辛勤的汗水,共同鑄成的“南極精神”。

    3月3日晚,我國南極考察隊員在中山站熊貓碼頭緊張卸貨。3月3日,我國第24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圓滿完成最後一次卸貨任務,“雪龍”號極地科學考察船上的1000多噸物資和400噸油,全部順利由黃河艇和中山艇卸運到中山站。“雪龍”號將進入浮冰區備航檢修,計劃3月10日啟程回國。  新華社記者 張建松 攝

    在過去的150多個日日夜夜,記者跟隨我國第24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奔赴南極一線採訪,耳聞目睹、親身經歷,深深感受到這種“愛國、拼搏、求實、創新”的“南極精神”旗幟在考察隊員們心中高高飄揚。

    一艘遠航萬里、風雨同舟、甘苦與共的“海上蛟龍”

    第24次南極科學考察是我國“雪龍”號極地科學考察船歷史上航行時間最長、搭載人數最多、裝卸物資最重、運載危險品最多的一次南極考察。

    從2007年11月12日揚帆遠航到2008年4月15日回國係纜繩,“雪龍”號橫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四次穿越西風帶“鬼門關”,往返於以凶險著稱的德雷克海峽,多次遭遇西風帶強氣旋的“圍追堵截”,航程28450海裏,幾乎是環繞地球航行一週。

    156個日日夜夜,“雪龍”號40多名船員在船長沈權的帶領下,風雨同舟、甘苦與共。無論是航行在浩瀚無際、風急浪高的汪洋大海,還是穿梭在冰山林立、暗礁叢生的南極冰區,無論是夜以繼日的艱苦卸貨,還是靠港休整補給,“雪龍”號每一位船員都兢兢業業堅守崗位。他們齊心協力,像照顧自己的孩子一樣,一路精心看護和駕駛著“雪龍”號圓滿完成任務。

    第24次南極考察是“雪龍”號更新改造後的第一次遠航。由於改造時間短、工程量大,船上許多新裝的設備沒有來得及好好調試就匆匆起航。從上海到澳大利亞這一段最初的航程,“雪龍”號停船檢修多達十次,堪稱“雪龍”號歷史上最長的一次“試航”。

    船在大海中航行,機艙是船舶的“心臟”,是船上的動力源泉,一刻也不能“停止跳動”。為了保證所有機器正常運轉,輪機部船員分成了航行班和維修班。在輪機長趙勇的帶領下,一方面對所有新設備進行調試、檢查,另一方面晝夜加班加點,對改造遺留、遺漏工程和未完成的工程進行搶修。

    赤道是地球上最熱的區域,“雪龍”號穿越赤道前後,機艙裏溫度高達五六十攝氏度,各種各樣機器發出震耳的轟鳴聲,同時散發出巨大的熱量,人走進去幾分鐘就會全身濕透。輪機部船員在惡劣的工作環境中,有時一修就是幾個小時。他們在整個航行期間,共對船上設備進行了50多起的維修保養,解決了20多處改造遺留和遺漏的問題,為保證“雪龍”號“身體健康”、圓滿完成任務,立下了汗馬功勞。

    此次南極考察,“雪龍”號共在冰區航行800多海裏。由於冰區夜航,從雷達上無法分辨冰山和浮冰,只能依靠值班駕駛員和水手的眼睛來識別,航行難度之大、安全隱患之多可想而知。從長城站返回中山站途中,“雪龍”號簡直像穿梭在恐怖的“冰山叢林”,稍有不慎,可能就會重蹈“泰坦尼克”號的覆轍。

    每當駛進危險的冰區、每當遭遇惡劣的天氣,總能在“雪龍”號駕駛臺上看到船長沈權的身影,不是拿著望遠鏡緊緊地盯著海面,就是在昏黃的燈下研究氣象雲圖和航行路線。“雪龍”號在南大洋遭遇西風帶強氣旋“圍追堵截”那些日子,經常看到沈權就睡在駕駛臺沙發上,整個人瘦了一大圈。

    此次南極考察,“雪龍”號負載之重也是前所未有,共裝卸物資4252噸,此外還運回物資159噸。為了抓住南極稍縱即逝的好天氣,沈權指揮卸貨作業,有時一連幾天夜以繼日。海上的小艇卸貨,由於風和流變化無常,船舶機動範圍小,漂移速度快,既要保證“雪龍”號艙面平穩地裝卸貨,又要保證顛簸的小艇和駁船安全接運。在沈權指揮下,船員們謹慎操作,一次次化險為夷。

    一群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的“鋼人鐵馬”

    由於受歷史條件所限,長城站、中山站的基礎設施支撐體系已不能滿足我國極地科學考察的需求。第24次南極考察期間,中山站、長城站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擴建工程相繼動工。

    這次擴建,是嚴格按照現代工程管理模式,設計、施工、監理三方全部到位、各司其職。來自中鐵建工集團、上海寶鋼輕型房屋有限公司、解放軍理工大學等單位的考察隊員,克服了施工過程中種種意想不到的困難,圓滿完成中山站基礎設施建設、熊貓碼頭建設、高頻雷達場地平整、長城站主體建築結構安裝等工程。

    南極素有“風極、寒極、雪極”之稱,在這裡“蓋房子”講究甚多,尤其是對房子的地基要求極為嚴格,一般要建在基岩上。因為南極風大、積雪多,風吹雪往往在一夜之間就可以把一座房屋埋起來。為了給狂風讓出一條“通道”,南極的房屋底下一般先要建起兩三米高的基座。

    這種“頭重腳輕”的房屋結構,如果地基不牢,後果不堪設想。為了增加地基的牢固性,考察隊員還要在基岩上,用岩石鑽機鑽下1至1.5米深的孔,用鋼管扦入,並澆注水泥,以增加房屋的牢固性。

    第24次南極考察期間,中鐵建工考察隊員主要任務就是給中山站新建建築打地基。儘管他們有豐富的極地建設經驗和一系列現代化施工手段,但還是面臨成堆的挑戰。

    有的地方基岩埋得很深,考察隊員挖了近2米深的大坑,仍不見基岩露出來;有的基岩異常堅硬,鑽頭鑽得通紅通紅的,鑽機連續燒壞了幾次,都無法在上面打下一個孔;有的地方好不容易鑽了一個孔,卻遇到了孔腔內不停地積水,無法澆注水泥;有時遇到凍土層,挖掘機每天只能挖下200毫米,進展舉步維艱。

    面對超乎想像的困難、超乎預計的工程量,考察隊員們每天連續工作十五六個小時。累了,回來就倒在床上和衣而眠;換班的時候,揉揉眼睛臉都不擦就衝出去了。有時遇到南極天氣惡劣,為了趕進度,考察隊員們就在暴風雪中施工,頭髮、眉毛、鬍子上全都凍上一層厚厚的冰碴,懷裏揣的保溫杯也被凍成了冰疙瘩,但他們衣服後面,卻一次次被汗濕透。

    曾經,以為自己無論如何也完不成任務的中鐵建項目經理劉篤斌,在中山站給單位領導寫了一份彙報。寫著寫著,禁不住老淚縱橫,趴在桌子上嗚嗚地哭起來:他帶領的這幫兄弟們在南極施工太苦了、太累了!

    就在他們想放棄的時候,中山站的考察隊友們給予他們極大的支持和鼓勵。施工單位甲方代表糜文明經常到工地上,幫著幹這幹那;工程監理曹碩偉更是和所有的施工隊員吃在一起、住在一起,灌漿、鑽孔、混凝土澆注等樣樣搭手;錯過了集體吃飯的時間,中山站管理員程言峰就單獨給他們開小灶。

    老劉帶領10名施工隊員,就這麼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了,就這麼一天天堅持下來了。短短兩個多月,他們完成了中山站綜合庫、車庫、空間物理觀測棟、廢物處理棟、污水處理棟、綜合樓等六個單體建築的地基工程,按時拆除了科研棟等老建築,還利用多餘下來的水泥和鋼筋,修建了一個直升機停機坪,圓滿超額完成了建設任務。

    26歲的曹碩偉是中山站首位工程監理,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也從一介弱不禁風的書生鍛鍊成能扛100斤水泥的硬漢。他在日記中這樣寫道:“看著工程組的兄弟們在曠野的暴風雪中,戰風鬥雪,笑面南極惡劣天氣。到現在,我才終於明白,什麼叫‘鋼人鐵馬’的中鐵精神,什麼是奉獻內涵的南極精神!”

    不畏艱險、執著探索、創新求實的“科學勇士”

    第24次南極考察是“國際極地年”中國行動計劃開局年,考察隊共執行了46項科學考察任務,規模之大、範圍之廣,也是歷史罕見。無論是在西南極的喬治王島,還是在東南極的拉斯曼丘陵;無論是浩瀚無際的南大洋、還是艾默裏冰架前緣的普裏茲灣,在南極這座科學研究的聖殿,處處留下了我國科學工作者執著探索的身影。

    內陸冰蓋考察是此次南極考察的重中之重。17名“科學勇士”不畏艱險,于2008年1月12日在人類歷史上第二次成功登上南極內陸冰蓋最高點——海拔4093米的冰穹A,並系統開展了地球物理、冰川、地質、氣象、醫學和天文等多學科綜合考察,在科學前沿領域取得一批原創性成果,備受國際矚目。

    在白茫茫一望無際的南極冰蓋,科學考察與自然探險密不可分。內陸冰蓋考察之險,不僅在於沿途有深不可測的冰裂隙、令人望而生畏的暴風雪、危機四伏的白化天;內陸冰蓋考察之難,不僅是在極端的自然環境下征服人類的生理和心理極限,更多的是要隨時面對不可預知突發事件的挑戰。

    此次內陸冰蓋考察,我國5名隊員單車出征,在“冰蓋之巔”經歷的那場生死時速 “極地大營救”,至今令人慶倖有驚無險。來自黑龍江測繪局的考察隊員吳學峰是那次遇險的5名隊員之一,他這樣描述當時情景:

    “由於沒有電,車也沒有暖風,窗外溫度是零下36攝氏度。我們已經十分疲憊。開水已經沒有了,又冷又餓,大家擠在一起,互相靠呼吸取暖。我們不停地聊天,雖然十分困乏,可是不敢睡覺。因為太冷了,怕一睡就醒不過來了。

    “大家的心情都有些沉重,因為我們不知道救援何時到來,我們到底還能堅持多久,一切都是未知數。大家在無奈的等待中煎熬著。時間在一分一秒地度過著。我們互相鼓勵,共同抵抗著焦急、寒冷、饑餓和困乏。

    “在這次救援行動中,我經歷了生與死的考驗,深深震撼了我的內心世界。我深深感謝16名隊友,是他們用無私的奉獻、不顧自身安危把我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我將永遠記住中國南極考察歷史上的這支隊伍,他們團結拼搏、熱情奔放、不畏艱險、勇往直前!”

    來自浙江大學的考察隊員崔祥斌也經歷了那次冰蓋曆險。回顧這段難忘經歷,這位27歲的博士生説:“南極是地球的風極、寒極,是生命的禁區,各種條件都極為有限。在這裡,艱苦不言而喻,一切活動都危機四伏,你必須去拼搏。如果你對自己承擔的工作絕對負責,如果你對自己的事業抱有理想,你必須求實,必須創新。”

    在海拔4000多米的冰蓋高原,高寒缺氧、連續高強度的工作,考察隊員們體力嚴重透支。許多人頭痛、拉肚子、腿腳抽筋。老機械師崔鵬惠更是累得痔瘡嚴重復發,坐在顛簸的雪地車上,被折磨得陣陣哀叫。隊友們看在眼裏,疼在心裏。每天噓寒問暖,拿出自己知道的偏方讓老崔試試,可是情況沒有好轉的跡象。為了不影響大家的心情,老崔在病痛中依然展現笑容,常開玩笑説:“咳!這人和車啊差不多,底盤有問題就是不靈啊。”後來,在車隊的對講機中,經常聽到的早晨問候就是:“HELLO!今天的底盤怎麼樣?”

    整整50天單調、枯燥、艱苦的考察生活中,考察隊員們就這樣互相用樂觀和堅忍播撒著快樂、傳遞著力量。圓滿完成“冰蓋之巔”科學考察任務返程途中,正趕上了老崔的生日。那天,全體隊友為他過了一個暢快淋漓的生日。幾乎所有的人都喝醉了,17名隊員相抱著哭成一團。為事業的艱辛、為收穫的欣慰、為拼搏的友誼、為人生的理想、為祖國的富強……曠古奇寒的冰蓋荒原,又一次見證了我國南極考察健兒們揮灑的青春和熱血。

    作為我國首位登上“冰蓋之巔”的地方媒體記者,深圳電視臺記者陳壯茁戰勝種種困難,從冰蓋上發回了大量新聞報道,許多珍貴鏡頭被國內和香港的媒體競相轉播。他説:“這次南極內陸冰蓋之行,我收穫了激情、感悟了人生。在這次征途上,我感受到了中國人在探索中的執著和激情。也許正是有了這種精神的傳承,中國人在南極的腳步才會越走越堅定、自信而無悔;南極上空的五星紅旗才飄揚得那樣鮮艷奪目。”

    特別講團結、特別講奉獻的“和諧團隊”

    我國第24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啟程之時,正是黨的十七大勝利召開之際。考察隊臨時黨委組織全體考察隊員認真學習十七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在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在風雪南極建設一支具有凝聚力、戰鬥力的“和諧團隊”。

    150多個日日夜夜、28000多海裏的風風雨雨,在極端嚴酷的自然環境中,在與狂風、暴雪、嚴寒、海浪、冰山的搏鬥中,在繁重的科考、卸貨、站區建設任務面前,在生與死的考驗關頭,全體考察隊員講大局、講團結、講奉獻、講紀律、講安全,始終保持著高昂的鬥志和連續作戰的精神。

    一支好的隊伍離不開好的領導班子。在整個考察過程中,以魏文良領隊、秦為稼副領隊為代表的臨時黨委成員,個個身先士卒奮鬥在南極第一線。

    “雪龍”號抵達中山站開始海冰卸貨之時,考察隊遇到暴風雪,中山站最大風力達到11級。在零下十多攝氏度的風雪交加之夜,58歲的魏文良領隊連夜帶隊到海冰上,深一腳淺一腳地艱難行進,全程查探冰情。

    抓住低溫天氣的有利時機,考察隊決定將4輛自重22噸的雪地車通過海冰開上中山站。這是國際南極考察活動中都少有的重型車輛海冰運輸,也是我國南極考察歷史上最重的一次海冰運輸,堪稱一場真正的“如履薄冰”。冒著生命的危險,秦為稼副領隊開出第一輛重型雪地車,帶領考察隊員,在海冰上緩緩行駛了3個多小時,成功登陸中山站。

    在肝膽相照的南極冰雪天地,當考察隊員們看到患有糖尿病的魏領隊在吃飯前總是先吃一粒藥、經常給自己注射降血糖針的時候,當看到同樣患有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的秦副領隊有時因為忙於工作,而不得不向魏領隊“借藥”的時候,大家看在眼裏,怎能不感動在心裏?

    領導的模範帶頭勝過了千言萬語。在這支隊伍中,不分年齡、不分性別、不分職務、也不論學歷,當工作需要的時候,臨時黨委委員成了裝卸工,科學家成了帶纜的水手,女博士成了餐廳服務員。大家協同作戰、無私奉獻,只為一個共同的心願:圓滿完成任務,不負祖國重托。

    南極考察,是一項關係到中華民族韆鞦萬代長遠利益的戰略決策。20多年來,在鄧小平同志“為人類和平利用南極做出貢獻”的題詞精神指引下,我國科技人員在南極自然科學研究領域進行了不懈探索。隨著時代發展、國際政治風雲變化,在地球最南端,新一輪聲勢浩大的競爭正在拉開帷幕。

    在我國第24次南極科學考察期間,“雪龍”號曾與日本的“白瀨”號在澳大利亞弗裏曼特爾港不期而遇,曾與俄羅斯的“費德洛夫院士”號相逢在中山站附近的海冰,曾與印度建立第三個科學考察站的先遣隊員相會于南極的拉斯曼丘陵。

    置身於冰雪大陸國際競爭最前沿,我國許多極地考察工作者顧不上自己的身體健康、顧不上照顧自己的家人,一次次奔赴南極。第24次南極科學考察隊中,來自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的糜文明、汪海浪、徐霞興,中國氣象科學院的逯昌貴,國家海洋預報中心的任北期,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的張永山等許多隊員,均已是多次來南極。曾經6次參加南極內陸冰蓋考察的老機械師徐霞興,今年剛從艱苦的內陸冰蓋考察歸來,緊接著在中山站擔任站長,越冬一年。

    在第24次南極科學考察隊中,還有30多名上世紀80年代後出生的年輕人。惡劣的南極環境、艱苦的考察工作,都讓這一代“獨生子女”們吃到了前所未有的苦,但他們全都咬緊牙關經受住了考驗。中山站首位工程監理曹碩偉,越冬隊員張辛、王博、符志堅、于秋傑、牛小偉,度夏科考隊員王曉鵬,內陸冰蓋考察隊員丁明虎、雷兵權、崔祥斌、魏福海、曹建西等一批年輕隊員,均以自己優秀的素質交上了一份滿意答卷。

    “中山站的生活是疲憊艱苦的,更是快樂的。我們一起訴説心事,圍在老隊員周圍,聽他們講述中國人在南極的奇跡,聆聽他們對我們的教誨,感覺像一家人圍在火爐旁聆聽那傳奇的故事。”科考隊員王曉鵬説,“我們在故事中緩解了身體的疲乏,在故事中體會到南極精神,在歡笑聲中發現我們已經長大。我們要在先輩們開創的事業上不負使命,繼續鑄造屬於新時代的南極魂!”

 
 
 相關鏈結
· 南極科考:“雪龍”號回國途中安全穿越西風帶
· 南極科考"雪龍"號科考船回國途中在南極冰區受阻
· 南極科考:中國在南極中山站建立大氣本底監測站
· (南極科考)特寫:見證風口浪尖上的海上卸油
· 南極科考:中山站新建成的熊貓碼頭24日正式啟用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