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新華時評:高價農資影響農民夏收夏種的積極性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6月05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6月5日電(記者 董峻)芒種一到,“三夏大忙”就開始了。“春爭日,夏爭時”,無論是夏收還是夏種,都講一個“搶”字,延誤不得。但記者日前在黃淮海小麥主産區採訪時,不少種糧農民反映,雖然夏糧喜獲豐收,但化肥等農資價格漲得厲害,種糧賺頭太少。這種心態勢必影響農民夏收夏種的積極性,值得高度重視。

    谷賤傷農,農業生産資料貴了也會傷農。有關部門的統計測算表明,今年以來,僅化肥漲價一項,就使糧食生産成本每畝增加了40元至50元。而且,今年化肥等農資價格從淡季就開始大幅上漲,逐月攀升,部分品種還出現短缺。這種現象往年比較少見。據統計分析,今年前4個月全國化肥總消費量有所下降,主要原因就是化肥價格上漲,農民購肥積極性下降。儘管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已經採取了一系列措施穩定化肥價格,但上漲的趨勢仍在持續。

    保持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有效抑制通貨膨脹,重中之重是農業,而農業的重中之重是糧食。當前,確保糧食安全還有與以往不同的含義。隨著國際石油價格持續攀升,一些國家不斷推動糧食能源化步伐,加上世界糧食消費增長、投機炒作等多種因素影響,國際糧食市場供求關係日趨緊張,推動國際糧食等農産品價格普遍持續上漲。因此必須高度重視國家糧食安全,確保糧食等主要農産品基本自給。

    確保農資價格持續穩定,對實現全年糧食生産穩定發展的目標至關重要。對此,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落實扶持和促進化肥等農資生産供應和流通的各項優惠政策,保障重點化肥企業用煤、用電、用氣及原材料供應,組織好農資生産和運輸。同時,要進一步整頓和規範化肥市場秩序,減少流通環節,降低流通成本,加強價格和質量監管,嚴厲打擊各種價格違法和生産經營假冒偽劣農資等行為。

    在確保農資充足供應、農資價格基本穩定的同時,還應高度重視引導農民科學施肥。實踐證明,通過加大以測土配方施肥為主要內容的科學施肥技術推廣力度,能夠提高肥料利用率,緩解肥料供應緊張和價格上漲的矛盾。各地農業部門要結合當前夏種夏管,抓住作物施肥關鍵時期,幫助農民選擇適宜肥料品種、確定合理施肥數量和科學施肥方法。

    新華時評:“限塑”變“收費”是商家在搗鬼

    新華社北京6月5日電(林紅梅、朱一彬)眼下正是“限塑令”實施的關鍵時期。記者在一些小型超市、農貿市場看到,超薄塑料袋仍然在使用,但商家要求消費者花費1角或2角錢購買。有消費者抱怨:“限塑令”怎麼變成了“收費令”?

    政府的“限塑令”當然不是“收費令”,消費者抱怨,是因為有商家在搗鬼。

    國務院辦公廳2007年12月31日下發的《關於限制生産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中規定:禁止生産、銷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在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

    不難看出,“限塑令”有兩層意思:一是禁止生産、銷售、使用容易污染環境的超薄塑料購物袋;二是符合規定的環保型塑料袋,消費者可以花錢使用。絕不是指商家原來免費向顧客贈送購物塑料袋,如今只要顧客花錢購買,就等於執行了“限塑令”。

    國家實施“限塑令”,是為了治理“白色污染”,保護環境,而不是為了讓塑料袋“有償使用”,增加消費者的支出負擔。超薄塑料購物袋容易破損,大多使用一次便被丟棄,成為“白色污染”的主要來源。在大街上、在公路旁、在鐵路沿線,隨處可見丟棄的塑料袋。尤其是颳風季節,塑料袋迎風“飄揚”,嚴重污染了環境。

    國家規定“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目的在於以收費為手段,減少塑料袋的使用,喚醒人們的環保意識。把原來的超薄塑料袋改為收費使用,不僅不符合“限塑令”的規定,而且誤導消費者抵觸政令,應當立即糾正。

    針對執行“限塑令”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有關部門應及時深入生産廠家、經營商家進行全面檢查監督,維護政令暢通,確保“限塑令”在治理“白色污染”中發揮作用。

 
 
 相關鏈結
· 新華時評:關鍵在於抓住四個堅持 搞好重建規劃
· 新華時評:高考分數"隱私化"有助改變教育無序競爭
· 新華時評:災後重建要有長效、靈活的政策機制
· 新華時評:從救災中汲取構建社會和諧的力量
· 新華時評:做好心理救助工作 重建“精神家園”
· 新華時評:做好本職工作 支援抗震救災有序進行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