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十七屆三中全會決定解讀:如何健全村民自治機制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12月04日   來源:新華社

十七屆三中全會決定解讀
如何健全村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村民自治機制?

    新華社北京12月4日電 目前全國農村(不含港澳臺地區)有61.3萬個村民委員會,466.9萬個村民小組。村民自治是廣大農民群眾在農村基層直接行使民主權利,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一項政治制度。

    《決定》指出,健全村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村民自治機制,是一項重大任務,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在村民自治工作中的內在要求,內涵深刻、涉及面廣,其中黨的領導是關鍵,發揚民主是基礎,依法辦事是保證,融入大局是動力。

    因此,健全村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村民自治機制,要在以下4個方面下功夫。

    第一,要在加強和改善村黨組織的領導上下功夫。要發揮村黨組織在村級民主選舉中的領導核心作用。村黨組織要在選舉前做好選舉動員工作,在選舉中把握正確方向。黨組織成員應通過合法程序,進入村民選舉委員會,主持選舉委員會工作。黨組織班子成員和全體黨員要積極參加村委會選舉、村民代表選舉、村民小組長選舉,帶頭抵制各種違法違紀行為。要發揮村黨組織在村級重大事務民主決策中的領導核心作用。村黨組織要和村委會一道組織村民依法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保障村民當家作主的權利。要建立和完善民主決策程序,召集黨內會議和支部委員會、黨組織和村委會聯席會議,在民主協商基礎上對村級重大事務進行決策。要在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履行村民義務,執行村民會議和村民代表會議決定上,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要發揮村黨組織在日常村務管理和民主監督中的領導核心作用。村黨組織要經常聽取群眾意見,在涉及群眾切身利益問題上按大多數群眾的意見辦理。要組織黨員和群眾監督村委會實施村民會議和村民代表會議決定貫徹落實情況。

    第二,要在保障村民當家作主上下功夫。要落實好法律法規賦予村民群眾的各項自治權利。在民主選舉中,要尊重和保障村民的推選權、選舉權、提名權、投票權和罷免權;在村級重大事務民主決策和民主管理中,要落實村民群眾的知情權、決策權、管理權和監督權。黨的政策要交給群眾,重大事情要告知村民;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事情必須通過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由群眾民主決策;日常村務要讓村民參與;村務運作過程要向村民公開,接受監督。要尊重村民群眾的首創精神,及時總結和推廣有利於村民當家作主的好經驗,及時把成功的經驗固定為政策,把成熟的政策上升為法律法規。

    第三,要在堅持依法辦事上下功夫。要加強法制宣傳,增強農村幹部群眾的法制觀念,提高依法辦事能力。村級組織和全體村民都要在法律許可的範圍內活動,不允許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村級組織及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所作的每一項決定、決議,都不得與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相抵觸;村民自治章程、村規民約等規約,不得有侵犯村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合法財産權利的內容。要推進農村依法治理,不斷提高法制化管理水平。村民既應享有民主權利,也應履行應盡的義務,不斷增強公民意識。堅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堅決查處破壞農村基層民主法制建設的行為。

    第四,要在堅持服務農村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上下功夫。建設現代農業,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村和諧,是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任務。農村的一切工作都要圍繞加快發展農村社會生産力這個中心,為農村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服務。村民自治也要不例外地服務這個大局,依法規範農村各種利益關係,正確處理各種矛盾糾紛,加強農民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相關鏈結
· 十七屆三中全會《決定》解讀:完善鄉鎮治理機制
· 十七屆三中全會決定解讀:如何推進農村綜合改革
· 十七屆三中全會解讀:規範發展新型農村金融機構
· 十七屆三中全會決定解讀:如何健全農業補貼制度
· 十七屆三中全會決定解讀:如何推進徵地制度改革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