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屆三中全會決定解讀:
如何擴大農村免費公共衛生服務和免費免疫範圍?
新華社北京1月5日電 公共衛生服務是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中最能牽動全局、公益性最強的事業,與廣大農民群眾乃至城鎮居民的健康狀況息息相關。《決定》堅持預防為主和以農村為重點的衛生工作方針,從統籌城鄉全局出發,對“擴大農村免費公共衛生服務和免費免疫範圍”作出新的部署,為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明確了重點。
當前,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迫切需要在農村擴大免費服務範圍。我國農村人口占總人口比例為55.1%,農村公共衛生狀況與城鎮地區關係極為密切,特別是防控重大疫病尤其需要城鄉聯動。近年來我國先後奪取抗擊非典重大勝利,有效遏制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蔓延,才保護了城鄉居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維護了社會穩定和經濟持續快速發展。
因此,我國始終堅持預防為主、以農村為重點的衛生工作方針,國家近5年來共投入276億元,進行了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功能比較完善的疾病預防控制和應急醫療救治體系基本覆蓋城鄉。重大疾病防治工作繼續加強,國家對部分重大傳染病患者實施免費藥物治療,國家免費免疫傳染病從7種擴大到15種,全國兒童免疫接種率超過98%。農村婦幼保健有了新進展,中西部地區農村開始實行免費住院分娩政策,農村孕産婦住院分娩率有所提高,孕産婦死亡率由1990年的112.5/10萬下降到2007年的41.3/10萬。同期嬰兒死亡率從58‰下降到15.3‰,這兩項指標均處於發展中國家較好水平。但是,我國城鄉二元結構矛盾還很突出,農民享有公共衛生服務程度遠低於城鎮居民。今後我國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迫切需要加強農村公共衛生服務,擴大農村免費服務範圍,進而逐步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貫徹《決定》的精神,在加強農村公共衛生服務方面需要重點落實的政策要點,一是通過中央和地方財政支持,建設農村公共衛生服務體系。二是“堅持預防為主,擴大農村免費公共衛生服務和免費免疫範圍”,分類確定免費的重點和優先領域。特別是有效預防碘缺乏病、氟和砷中毒,加大對艾滋病、結核病、血吸蟲病等疾病患者免費治療力度。三是強化政府健全農村公共衛生服務機構的責任。政府全額安排縣域內專業公共衛生服務機構的人員經費、發展建設和業務經費,按規定取得服務收入上繳財政專戶或納入預算管理。政府合理確定人員編制、工資水平和經費標準,嚴格人員準入,加強隊伍建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繼續深化衛生監督體制改革,促進監管工作向農村基層下移。